“双减”背景下小学高年段数学课堂作业设计策略
2022-02-14郑丁惠
郑丁惠
(福安市韩城第一中心小学,福建 宁德 355000)
“双减”背景下,深化作业改革,不仅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面向,而且是推进现代教育升级转型的现实诉求。作业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载体,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指向性,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双减”不是单纯减少作业量,而是在课业数量、内容和结构上进行优化组合,总体上减轻学生负担。教师要在吃透“双减”政策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小学高年段数学特点与教学实际,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全面梳理新的作业质量观,加强作业形式、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创新,真正发挥课堂作业的优势作用,切实达到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目的。
一、小学高年段数学课堂作业设计的新趋势
2021 年“双减”政策落地,进一步明确课堂作业设计的新方向,也促进课堂作业的范式转型。对于小学高年段数学课堂作业设计而言,主要出现以下四个新趋势:
(一)丰富性。近年来,小学高年段数学课堂作业设计在类型上呈现由单一向组合转向的趋势,并形成以本体性作业为主、以拓展性作业为辅的格局。本体性作业主要包括倾听类、合作类、阅读类、计算类等传统数学课堂作业;拓展性作业主要包括主题拓展、形式拓展、生活拓展、综合拓展等作业,强调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整体来讲,数学课堂作业设计的内核正在发生转变,通过类型延展拓展价值边界,这也是“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改革的根本方向。[1]
(二)趣味性。趣味性始终是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力求富有创意、形式新颖、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趣味性,以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助推学生体验寻觅真知的成功与乐趣。
(三)实效性。减轻学业负担的主要路径是减少课外作业,提高课内作业的实效性。当前小学高年段数学课堂作业设计,正在逐步形成“课外减负、课内提效”的基本方针,作业内容、作业完成的实效性成为作业设计合理与否的核心评判标准,这也是当前层次性作业越来越流行的主要原因。
(四)均衡性。“双减”背景下,作业正在成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与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逻辑关系越来越紧密,形成均衡性发展的趋势。具体而言,当前数学作业设计开始强调学科整合,通过数学、历史、文化、审美等元素的有机结合,实现数学作业育人功能的延展,跳出以往单一数学学科的价值束缚,从知识技能培养转向核心素养养成,开始强调数学作业在思维训练、审美教育、人文提升方面的功能作用。[2]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高年段数学课堂作业设计原则
(一)开放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作业类型多元、作业内容启迪上,强调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激活学生开放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想,积累学习经验,提高学习效率。具体而言,在小学高年段数学课堂作业设计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对比、变式、铺垫等方法,设计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题目,引导学生广泛讨论、探究学习,启迪数学思维,增强作业的趣味性。
(二)生本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学生的主体性上。首先强调教师的引导价值。学生要在做好准备的基础上高效完成作业,强调学生参与的有效性,避免陷入以往机械作业、被动作业的不利局面。尤其要善于借助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让学生在自主设计、自主完成、自主评价、自主批改等活动中强化成就感。这是确保课堂作业高效实施、长效推进的关键。
(三)目的性原则。主要是指课堂作业设计必须具有明确的方向和法度,要契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价值诉求。在小学高年段数学课堂作业设计中,只有明确目的,才能对作业效果进行精准评价,并通过评价反馈,实现课堂作业设计的持续优化。整体而言,目的性原则要求教师在课堂作业设计中,打破单一知识技能培养的目标局限,立足学生发展,进行多元生成。
(四)整合性原则。主要是指课堂作业设计应该体现数学知识之间,以及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凸显数学的应用价值。通过整合,促进学科融合,为实现学生的综合提升夯实基础。同时,做好课内外的整合,以凸显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真正让数学课堂作业承载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桥梁作用,促进数学学习环境的内在优化。小学高年段数学课堂作业设计中,教师既要注重数学知识的前后衔接,又要做好不同学科之间的元素整合,同时要增强与生活的贴合度,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高年段数学课堂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
在明确“双减”背景下小学高年段数学课堂作业设计的新趋势与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教师要立足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积极创新探索作业设计的优化路径,确保课堂作业与“双减”政策的内在贴合,为进一步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重要支撑。
(一)创新作业类型,强化作业的延展性
小学高年段数学课堂作业设计要坚持开放性原则,积极融入游戏、绘画、实践等活动,进行创造性改编,同时强化作业内容边界与价值边界的延展性,以丰富作业内容。
1.设计活动型作业。活动型作业指教师组织学生围绕学习内容,通过小型活动来完成的作业,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的重要学习形式。活动型作业可通过生活元素的融入,消除抽象数学知识的隔阂感,提高数学作业的亲和力,旨在让作业回归生活,让学生自主选择练习的内容,自由参与多种活动。如在《这月我当家》教学中,教师可创设“年货节购物”的生活情境,要求学生采用有效方法对所购物品进行统计,然后利用实际数据,编制四道混合运算应用题。在情境活动中,既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3]
2.设计探究型作业。探究型作业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现行教材或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或合作讨论为学习形式,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鼓励学生探究学习、动手实践,以此深化学习印象、提升综合素养的一种作业形式。探究型作业强调立足学生认知能力和认知经验,整合题型与内容,通过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在独立思考中促进思维进阶。如在完成《容积与体积》的学习后,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土豆、量杯、硬纸板等材料,并设计如下探究型作业:“你能用杯子和量杯测量出土豆的实际体积吗?你能利用硬纸板,帮助包装箱生产企业制作纸盒样板吗?所需包装纸的面积是多少?”探究型作业能够增强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是开拓学生思维空间的重要手段。
除了作业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外,教师还要注重作业完成方式的创新。如通过独立完成与合作完成的巧妙搭配,利用开放题、实操题、调查题、探讨题等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二)瞄准主体建构,提升作业的驱动性
在小学高年段数学课堂作业设计中,教师既要坚持生本性原则,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瞄准课堂作业中学生的主体建构,也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挖掘数学知识背后的趣味元素,从而全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课堂作业的驱动性。例如,在《因数与倍数》教学中,首先,教师利用实物图形,通过具体的摆拍操作,让学生根据乘法算式、长方形等认知经验,自主获取因数与倍数的概念知识;其次,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找因数的方法,列举20 的所有因数,并对代表性作业进行总结评价和全班展示;最后,通过猜数游戏,即根据给出的因数限定条件进行猜数,在趣味参与中,完成知识的巩固与内化。[4]
在课堂作业的设计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创造,自己设计作业,最大程度地发挥主体作用。如在《图形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利用学具盒中的各种图形拼出既定组合图形,然后计算出图形面积。在此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各展所思、大胆创新,充分发挥创造力,在科学态度养成的同时,强化创新意识。
在小学高年段数学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活动,均体现在课堂讨论、课堂探究、巩固练习等作业中,而问题的解决又离不开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堂作业设计中,必须以学生的好奇心为驱动力,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主体建构,将课堂打造为动态开放、双向交互的平台。
(三)立足学生差异,关照作业的层次性
“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的目的是“提质、增效”,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坚持目的性原则。每个学生的水平存在差异,作业要尽可能关注学生的差异和不同学生的需求,让每个学生都有练习机会和成功体验,将学习目标分层,让作业设计有梯度。教师可以从量和度两方面入手,进行合理地层次性设计。
例如,在《组合图形的面积》课堂作业设计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差异,将作业分为基础层、拓展层和创新层。基础层强调基本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掌握,可设计“写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长方形长宽分别为5cm、4cm,请问其面积是多少”“三角形底和高分别为12cm、15cm,请问其面积是多少”等作业练习。拓展层强调利用已学面积计算公式求组合图形面积,更多的是对学生数学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可设计“如果将下面图形分割为基本图形,请问有几种分法”“根据具体的分法算出图形实际面积”等作业练习。创新层强调学生潜能的挖掘及思维的拓展,更多的是促进学生数学高阶思维的提升,可设计“假如边长10cm 的正方形是由一副七巧板拼凑而成的,那么请问每个七巧板的面积是多少”“要求从长和宽分别为40cm、25cm 的长方形上剪裁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请问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等作业练习。
层次性作业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所有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所得、有所长,在课堂作业中有自主选择权。它打破“一刀切”的作业格局,让学生切实体验数学课堂作业的参与乐趣,并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自信心。[5]
(四)注重横纵整合,达成作业的平衡性
学科融合、内容整合已经成为当下教育的新趋势。在课堂作业设计时,教师应注重数学学科内部及其与其他学科的要素融合,注重内容之间的整合,树立大作业观,才能跳出以往单一性的作业形式,追求多样性,从而达到课堂作业的均衡性发展。
一方面,纵向挖掘数学史中的作业元素。既要让学生了解相关概念的形成历史、发展脉络、研究现状等信息,又要让学生借助数学史,触碰数学思想,创造数学的文化价值,彰显数学的文化意蕴,促使学生真正爱上数学。如在《分数》教学中,可设计“分数的出现”阅读型课堂作业。通过课堂之外的素材整合,让学生了解分数的形成与发展史,在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培养学生数学阅读、信息理解的能力。[6]
另一方面,横向整合学科之间的作业元素。既可以是内容上的整合,也可以是形式上的整合,如口头交流、书面练习、动手操作、阅读判断等。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本质上是共通的,都是为了进一步实现人的价值,提高综合素养,确保在生活中遇到实际问题时,能够利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为此,教师在课堂作业设计中,要结合实际,大胆创新,不断拓展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作业创造园地,如与美术结合,利用数学图形创造性设计个性图案;与音乐结合,围绕具体知识点设计独特的编唱作业等。通过整合设计,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