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练五学一得”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2023-01-21连年辉
连年辉
(福州市台江第三中心小学,福建 台江 350004)
混合式教学是指线上学习与线下教学相互协作的教学模式,是契合当前“互联网+”趋势的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混合式教学融合线上和线下优势,有利于促进资源共享、增强学习兴趣、降低学业压力、提升教育质量。课前,学生在线上充分预习和互动,课堂上就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用于探索、互动研究和实践总结,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把握知识点,从而培养探索学习与实践的意识。所以,推进混合式教学正当其时。
本文在总结线上学习和线下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初步构建“三练五学一得”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围绕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维度,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探索。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教育理念,又称为成果导向教育、能力导向教育、目标导向教育。它是一种以成果为目标导向,以学生为本,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进行的课程体系的建设理念,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1]OBE 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成果为导向,以持续改进为重点(见图1)。
图1 OBE 教育理念关系图
笔者根据这一框架结构,聚焦教学目标,运用多种教学平台资源,借助平台进行学情分析,以“网络学习空间”应用连接线上自主学习和线下合作探究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理念贯彻落实到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中,通过成果导向,不断评价反馈和迭代改进,推进课程目标达成。在OBE 教育理念指导下,逐步探索出适合教师深入研究和实践的“三练五学一得”混合式教学模式(见图2)。
图2 “三练五学一得”教学模式流程图
(一)“三练”:课前、课中、课后练习
“三练”是指课前练习、课中练习和课后练习。上课前,教师分析教材、研究资源,将学习单和资源包上传班级空间。学习单将教学目标转化成学习任务,成为学生思维外显的可视化工具。[2]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并在空间上传预习结果。课前,依靠网络在线检测功能进行测试,了解学情;课中,学生探究完新知后,教师及时布置巩固性练习和变式性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课后,教师将课件上传到空间,供学生复习和巩固,并布置拓展性练习,让学生在学习空间中提交家庭作业。
(二)“五学”:自学、测学、研学、助学、拓学
“五学”即自学、测学、研学、助学、拓学。1.自学,即自主学习。课前,学生根据学习单的要求进行预学。2.测学,即测试学情。课前,教师运用线上平台,对学生自学情况进行学情检测,基于数据诊断,教师调整教学策略。3.研学,即研究性学习。课中,教师创设情境,提出具有挑战性的学习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性的研学。4.助学,即同伴互助学习。课中,教师组织学生围绕学习问题,展开同桌互学、小组助学,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5.拓学,即拓展性学习。课后,教师反思,及时跟踪指导、延伸教学,并鼓励学生通过线上平台,展开拓展性学习。
(三)“一得”:一课一得
“一得”,即一课一得。每节课后,学生在自己的线上空间中分享学习心得,提炼归纳所学知识,同时积极参与线上拓展性学习,将知识内化升华。其他同学可在空间中给予点评和帮助。教师可在班级空间中反馈学生学习情况、作出鼓励性的评价,并同步在班级空间分享教学设计,为后续的教学提出合理的建议。通过空间班级圈、话题讨论等功能,家长也能实时参与学习活动,随时查看自家孩子在校的学习成长情况。依托人人通、教学助手等,构建多维网络学习空间,实现“教师—学生—家长”三级互联互通。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课前:学情检测,自主预学
在“三练五学一得”的教学模式中,上课前,学生根据“人人通”里教师上传的学习单,在家里通过阅读课本或是观看教师录制的微课,初步掌握新课的主要知识,完成一些基于学习目标设计安排的练习,巩固掌握的新知识。在教学前,教师可以通过在线检测功能,了解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水平,并对学生在课堂上常见的问题进行集中反馈,从而真正实现“以学定教”的目标。[3]因此,“三练五学一得”的课堂教学环节,首先从学情检测、自主预学开始。
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中,采用“三练五学一得”教学模式,以核心问题为突破点,启发学生科学有效地学习。教师针对“长方体的表面积”这一知识点,精心准备学习单、微课等相关的资源学习包,课前通过学习平台传给家长和学生。学生根据学习单的要求进行预学,思考学习单上的学习任务,研究长方体的六个面和长方体展开图中对应的六个面的位置关系,并在平台软件上完成学情检测。教师还建议学生自己动手,用卡纸做一个长方体纸模,以直观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即长方体展开图中对应的六个面的位置关系。有些家长还把学生创作的作品拍成照片或视频,共享到班级空间,学生们在空间中互动并点赞评论。课前线上简单有趣的动手实践作业,为学生之后的课堂学习积累宝贵经验。
在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节课时,首先让学生就线上预习作业谈谈自己的感受。经过学情检测分析,教师详细了解到,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理解比较到位,但是对本节课难点的认识还存在较大的偏差,对长方体图形与其平面展开图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的理解还模糊不清。基于此,教师重新调整探究的方向,优化教学设计。这样的混合式教学,既切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又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学生能够较快突破原有认知,建立新的认知体系。
(二)课中:问题探究,交流研学
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学生们纷纷提出自己线上学习时遇到的无法解决的问题,并展开交流讨论,集思广益,突破知识难点,营造积极探究的浓厚学习氛围。“三练五学一得”的教学模式特点是学生带着已经学会的新知和问题步入课堂。如何以问题为纽带,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自主学习和积极建构呢?教师在学习任务单中,重点设计“问题银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后,主动提出问题,以便回到课堂中研究探讨、深化理解。
例如,在《分数的认识》学习任务单中,设计“问题银行”:“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教师通过在线批阅学习任务单,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将共性的有意义的问题在课堂上呈现,从而激发学生认真思考问题。在探究环节,给予学生充分的机会与时间,要求紧扣需要讨论的问题,用自己的话来表达想法,自由开放地参与探究分数产生的过程,最大限度地开放学生的思维。
在线批阅学习单时,如果发现学生的问题没有提到点子上,也可以由教师提出核心问题。例如,在《分数的认识》这节课中,教师请学生玩“猜一猜”的游戏:两位学生分别从两个彩色粉笔盒子里取出粉笔的二分之一。先猜猜他们手中的彩色粉笔根数一样吗?然后仔细看两位学生手中的彩色粉笔数。教师提问:“为什么都是取出二分之一,而他们拿到的彩色粉笔的根数不一样?”这个揭示分数本质的核心数学问题,充满挑战性,激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引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内驱力。这时,以小组为单位,安排学生在“从笔袋中取出二分之一的笔”,开展探究分数意义的数学活动。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为什么都是二分之一,取出的根数却不一样呢?”在小组中,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探究,进而准确理解分数的意义。
(三)课后:反思内化,线上拓学
课后,学生在自己的空间中分享本课学习心得,反思提炼归纳所学知识,将知识内化升华,同时积极参与线上拓展性学习。在课后线上拓学环节中,教师鼓励学生在完成练习后,可在线交流说理,并由学生自愿申请担任“小老师”,录制说理短视频。“小老师”分享短视频到班级空间或学习群后,其他学生可观摩学习或质疑。这时,由学生个人的单向学习方式转变为多人在线互动的多向学习方式。学生在线共享知识与互动生成,有助于拓展思路、激发思维,培养解决问题与创新实践能力。[4]
例如,在学习完三角形的面积后,教师可设计具有探究性、拓展性、开放性的练习,并发送到班级空间中,供学生思考探究。
已知小正方形边长2 厘米,大正方形边长4 厘米,求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见图3)。
图3
这个问题是以课本为依据,灵活运用图形的形态,为学生提供一个间接的已知条件。要求学生根据阴影部分的图形与两个正方形之间的关系,获得自己需要的已知条件。由于思考的角度不同,学生可以获得不同的计算方法。第一小题(上四图)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常规题,因为大正方形边长是三角形的底,小正方形边长是三角形的高,只要将底乘高再除以二,就可以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第二小题(下四图)是变式题,小正方形边长是三角形的底,高是形外高,找到形外高的学生可直接求阴影部分面积;部分学生可能找不到形外高,也可以通过大正方形面积减去两个小三角形面积,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这样设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参与答题。学生可以在学习空间或班级群中以文字或图片的形式提交自己的解法,也可以提交解题的短视频。同学在空间中给予点评或质疑,进行在线互动,人人都能参与,人人都有收获。
“三练五学一得”教学模式的特点在于融合线上线下的优势,先学后教,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课堂上教师引领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混合式教学不但具备课堂教学的互动性,而且具备时间、空间的便利性与独立性。构建混合式教学课堂,是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有待成为未来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流模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