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实践性作业设计研究

2023-01-21王玉萍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实践性道德法治

王玉萍

(泉州市丰泽区实验小学,福建 泉州 362008)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在作业设计上,存在随意性强,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反馈等问题,难以有效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价值。2021 年4 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这为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提供方向。在“双减”政策下,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应立足教材、尊重差异、以生为本、紧扣时代,注重作业的实践性、层次性、主体性、生活性,创新作业形式,以减轻小学生作业量大的压力,提升其学习效率。[1]

一、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原则

作业有助于延伸、拓展教学价值,其设计和实施质量,“从某种角度上会直接影响课程目标的达成,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与学生的完满发展”。[2]因此,道德与法治课程不能为了作业而作业,而要将其视为本课程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课堂学习实现有机联系,通过作业促进学习体验与探究,推动学生的道德成长。“双减”背景下,可依据小学道德与法治实践性作业的特征,遵循以下四项原则实施设计:

(一)立足教材,凸显实践性

生活是落实素养的平台,实践是提升素养的关键。教师应立足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走进生活情境,将教材知识学习融入实践情境中。一方面,从生活情境中挖掘实践情境元素;另一方面,将实践情境元素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性元素,创新性设计实践性作业。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迁移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将知识内化为素养。总之,教师要以课标教材为根基,立足学生的实际能力,对作业进行实践性创新,让学生在具体生活中提升认知,通过对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综合运用,发展核心素养。

(二)尊重差异,体现层次性

每个学生的能力水平与生活经验不尽相同,因此,实践性作业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尽可能面向全体学生,因生而定,注重作业的可行性。在作业评价方面,教师要以“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为出发点,看到不同学生的不同表现,以及同一个学生在不同评价维度的不同表现。精心设计反馈环节,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功能。在作业形式方面,不应单纯拘泥于书面形式,而应设计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的作业,在注重共性的同时,体现对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关注学生的差异性,旨在准确把握学生的发展水平,以分层进阶的设计思路,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使其真正参与道德学习,实现道德成长。

(三)以生为本,关注主体性

每个学生主体的知识水平、学习习惯、认知风格、学习动机各不相同,因而实践性作业设计必须顺应学情,以生为本,兼顾学生主体的不同需求。道德与法治课程倡导设计“自定义”作业,给予学生自由选择作业的权利。教师要让实践性作业更具针对性和弹性,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不同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如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引导其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飞得更快,飞得更高;学习能力弱的学生,也能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跳一跳摘到桃子,树立学习信心。因此,教师要设计一些开放性作业,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表达。学生主体完成的“自定义”作业就是学生的“作品”,每个学生都可以运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完成作业,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四)紧扣时代,联结生活性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空间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可以整合时代主题教育活动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脱离时代和生活气息的作业,常常是一成不变的,难以让学生提起兴趣、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选择时代热点话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社会现象;选择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发展新的情感和觉悟。如设计时代或生活情感体验型作业,让学生体悟英雄人物的精神,感受父母、教师的辛苦;或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布置学生观看航天航展,参与义务植树、家庭劳动,进行参观访问、调查研究等,让学生走出书本,融入生活,在实践体验中提升道德素养,锻炼关键能力。

二、实践性作业的设计策略

(一)挖掘教材实践性元素,创新作业形式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许多形式多样的实践性元素(见表1),分布在“阅读角”“活动园”“知识窗”“小贴士”“教材留白”等活动栏目以及“小主持人”的话语中。教师需要认真研读教材,挖掘教材中的道德认知因素,创造性地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实践性作业,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作业形式必须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认知规律而定,如“填一填、连一连、写一写、判断对错、亲身体验、调查访问、动手实践、积累与收集、分组合作探究与展示、分析题、填表、绘图、表演、办简报”等。这样的实践性作业,既体现课程特点,又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在生活中参与实践活动,从而激发道德情感。

表1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各年段实践性作业设计

(二)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精研作业分层设计

教师要根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要求,尊重学生个体发展差异,适应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特点,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精心设计、布置、实施实践性作业。作业内容要搭配合理,由易到难,难易适中;作业设计尽量面向全体学生,设计梯级作业,分层布置,既满足优生的求知欲望,又兼顾学困生的接受能力,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本着“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思路,可以把作业设置为必做题、选做题:

1.基础性作业(必做)

此类型作业侧重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面向全体学生,紧扣课堂学习所涉及的内容或技能进行复习和巩固,达成本课时必须的基础目标。例如,教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第一课《我们爱整洁》第1 课时“镜子里的我、这样做好不好”时,可以这样设计作业:

以下行为,属于爱整洁的是()。

A.冬冬来到走廊,看见脚边有一个纸飞机,就捡起来随手甩进旁边的花坛里

B.明明早上起床晚了,没有洗脸就往学校跑去

C.小华做作业时喜欢咬着铅笔,一边想一边做

D.小红每天穿戴得整整齐齐、梳洗得干干净净才去上学

本题为基础性作业,人人必选作业。答案中的四个选项,均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将基础性作业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不仅能检验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也能指导学生结合生活来理解教材内容,以作业为纽带,勾连教材与生活。

2.拓展性作业(选做)

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设计具有适度综合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作业,注重知识整合、发散思维。创设合理的生活情境和背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积极融入社会,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解读、评价社会现象,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促进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发展。拓展性作业由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自主选择,可选择手抄报、思维导图、时事点评等个性化的作业任务,体现作业形式的灵活度。例如,教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生读本》(低年级)第四讲《我们的中国梦》第二课时时,可设计“航天大事记”作业:1970 年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梦想有多远,探索的足迹就有多远。请同学们搜集资料,用时间轴的形式,说明中国的航天梦是怎样一步步实现的?航天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时政热点。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在教材原有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时事热点话题,让学生通过查找、收集资料,提升对中国梦的认识。

(三)链接学科与生活,发挥作业育人功能

道德与法治是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教师要以学科知识为载体,以学科育人为目标,将学科与生活相连接,充分挖掘道德与法治的育人内涵,夯实学科育人的根基。设计实践性作业时,要关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发展道德情感。例如,在《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中,教材第47 页出现“光盘行动”,倡导人们不浪费粮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教师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实践性作业:请在你就餐的餐厅找一找“光盘行动”“使用公筷”的标志;说一说,你家“光盘”的小妙招。让学生以教材为引子,延伸生活,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节约粮食、杜绝铺张浪费的行为习惯。教师要善于将学校德育活动、社团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劳动教育、研学旅行等有机结合,资源共享,实现综合育人、全方位育人。[3]根据学习主题需要,结合学校和本地文化资源,将德育扩展到校园和校外的相关教育场所。如课前,让学生调查访问、搜集资料;课后,通过实践性作业,促进其道德品质的形成。假期还可以围绕实践性主题,组织学生开展德育实践活动、研学活动等。

三、实践性作业的展示和评价

道德与法治课程实践性作业的评价是复杂的,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全面获取和掌握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相关信息,避免仅凭考试成绩判断学生水平的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为此,教师要积极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实践性作业评价,促进“教—学—评”的有机衔接。不仅要确保实践性作业的质量,还应注重实践性作业展示和评价。首先,教师要督促学生及时完成实践性作业,然后精批精改,及时反馈评讲。对一些有难度的作业,要提前给予必要的点拨和指导,可以利用课后服务时段,组织学生探讨完成作业的科学方法。其次,作业评价方式要多元,展示方式可以结合学校的德育活动,吸引更多学生参与作业评价。在作业反馈过程中,要发挥表扬和鼓励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这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变废为宝有妙招》课后作业为例。教师在课堂上展示学生优秀的实践性作业,并给予积极评价。同时,将优秀作业进行集中展示,结合学校德育活动“我是地球小主人”开展作业展评,让全校学生投票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变废为宝”的作品,促使更多学生参与到实践性作业的评价中。以多元评价激发学生完成实践性作业的兴趣,巩固课内知识学习的效果,真正发挥实践性作业的功能。

总之,在“双减”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把准实践性作业的内涵,创新作业的内容和形式,优化作业评价体系,为课堂教学真实地诊断学情、丰富体验,引导学生得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提升,在实践中成长。

猜你喜欢

实践性道德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PPP项目运作中几个实践性问题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构建实践性语言环境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