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高中生数学学习能力培养的方法探究

2022-02-14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32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核心素养

殷 波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 江苏南京 210048)

高中数学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讲解不同的教学内容时,很多学生由于学习能力比较薄弱,心态得不到有效调整就会出现厌学或者学习意志转移的情况。数学知识的讲解,教师要注重思想和方法的改变,结合核心素养理念,从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能力培养方面去制定教学策略,使学生学习得更系统。将理念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丰富教学形式,渗透技巧和思想教育,提升学习层次的同时,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成效的改善。

一、高中教学贯彻核心素养思想的重要性

(一)促进个人能力培养

核心素养理念是在新课改教学政策出台之后,结合教学工作逐渐形成的一项重要的教育观念,针对高中数学来讲,核心素养理念的运用,对于教学工作改革以及教学目标的完成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与素质教育思想相结合,通过核心素养元素的运用,让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和丰富性。在课堂上,教师也会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启发,例如生活化信息化等教学途径,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意识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启发学生思想,强化个人能力。这样不仅能够促进教学工作的有效推进,同时还能改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原有印象,立足于学生个人素质提升的目标,逐步完善教学改革方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有效培养。

(二)促进数学思维强化

高中数学知识涉及面比较广泛,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数学知识点,运用不同的思维强化方式进行启发,比如抽象化思维、逻辑推理思维、数学计算思维等,教师要结合不同的练习题以及不同的教学途径,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摆脱传统被动学习心态,对于数学知识能够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针对不同的数学问题进行深度思考与解析,来逐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利用核心素养元素,首先能够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强化,结合全面性的教学改革,让学生对于数学知识能够有重新学习的勇气。通过由易到难知识点的引导和锻炼,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能够重拾自信,进而与数学教师能够进行紧密的互动,丰富思考和学习经验,才能让思维变得更灵活、多变,提升学习效率。

(三)教学更注重主体性

教学改革政策的出台,主要是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分析,对原有教学形式进行不断优化而制定出的相关解决对策,在讲解不同的数学问题时,教师首先要重视课堂环境的创设,然后再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能力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启发。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充分贯彻核心素养思想,对于教学主体地位的突出显得格外重要。在制定教学策略时,教师会更多地尊重和考虑学生主体的思想,让教学环境变得更民主、开放,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更好地激发和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意识,发挥主体性,才能促进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有效改革与推进。

二、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教学问题

(一)内容难度高,学习压力大

高中数学教学层次逐渐提高,所涉及的内容范围也逐渐扩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授课时教师所运用的教学形式和教学理念,都更加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对于过程并没有足够的认知,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得不到有效缓解。即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再有效,所产生的教学效率也并不明显,并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改革工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教学片面化,心态消极化

广大师生在高中阶段的精神思想都比较紧张,都在争分夺秒地为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而努力,在素质教育时期,教师所关注的重点仍然是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学习成绩,虽然教师的理念逐渐创新,但在实际教学中的模式并没有相对的优化,教学形式和内容都比较片面化。这样学生的思想和习惯得不到有效的改善,会让心态变得更消极,即使在教学改革口号喊得如此响亮的当下阶段,学生仍然得不到应有的思想转变,这样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升都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并不利于数学知识的有效掌握。

(三)模式单一化,忽视主体性

为了帮助学生打好基础,逐步提高个人能力,教师在教学内容制定方面会着重参考教学大纲所涉及的内容,课堂上重点讲解重要知识点,对于内容的拓展和模式上的多元化利用并没有足够的实践,所建立的教学形式和流程多以教师的思想为主,并没有深入到学生主体当中,了解主体思想和学习习惯,导致很多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先去适应,然后再学习。[1]这样一方面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态,另外也会占用一定的教学时间,并不能将不同的教学形式,发挥出其应有的教学作用,对教学质量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三、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培养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生活化交流启发抽象思维

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存在着明显的抽象性,难度上也逐渐提升,给学生带来了不小的学习和精神压力。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首先教师要落实新思想,完成新任务,结合所要讲解的数学知识,去思考和制定优化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缓解压力,提高学习动力,让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启发,这样才能对数学知识有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索意识。[2]将数学内容进行生活化讲解,一方面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课堂交流,另外,结合生活运用,也能让学生的学习思想得到有效转化,摆脱枯燥的以教材为主的学习形式,让学生通过生活实践和生活运用等角度提升对数学知识的重视程度,进而能够更加积极地与教师配合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讲解《数列》时,教师可以在讲解具体的知识之前,先用生活中的现象或者事物作为教学引导素材,让学生能够对涉猎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如,上楼梯,每一个台阶的高度一致,通过一节台阶的高度能算出以后每个台阶距地面的距离。还有细胞分化,首先由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两个细胞再同时分裂成四个,经过固定的时间,每新生的细胞都能分裂成两个,最后要想计算所有细胞数量,只需要知道分裂的次数即可。然后再结合其中所蕴含的不同规律进行讲解,这样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够得到有效培养,了解数列的基本知识。结合具体的生活事物,学生的接受能力也能不断提升,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的心态变得更积极,才能促进教学工作的进一步推进。

(二)问题化引导锻炼自主探索

对于高中生目前的学习现状,要想让教学改革政策发挥其作用,首先,教师要针对目前的教学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大部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之所以在学习能力方面表现得比较薄弱,一方面原因源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另外则源于学生并没有有效分析数学知识,对于所学的内容没有明确的问题化思考,不知道自己学习中存在哪些问题和弊端,这样在学习当中的态度就会比较被动,教师讲什么就学什么,自身缺乏自主性,这样会严重影响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启发。[3]为了进一步落实核心素养理念,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与核心素养元素有效结合,充分培养学生质疑思维和逻辑推理思维,在讲解不同的数学内容时,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不断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来带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运用,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在以后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先提出问题,再进行分析和解决,进而提升学习成效。

例如,讲解《正弦定理》内容之后,教师可以运用练习题的方式去帮助学生巩固对正弦定理的推理思维,通过练习题去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这样在课堂上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在课下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自主性,去完成课业任务。教师可以结合课堂环境,灵活出题,比如,A 同学、B 同学、C 同学的位置呈三角形,已知BC 距离2 米,同时用仪器测出∠ABC 和∠ACB 的角度分别是60o和45o,让学生尝试分析AB 的距离。教师要向学生提问:要想利用正弦定理和已知条件,应该怎样构建直角三角形?学生可能会说作AD⊥BC,教师可以进行操作,然后让学生说出接下来的解题步骤,最后算出AB 的长度。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朝正确的方向分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逻辑分析能力的不断强化。

(三)信息化情境活跃课堂互动

进入科技化时代,各行各业都在应用信息技术去打造高效化发展途径,教学工作也不例外,多媒体教学模式已经在高中教学工作当中应用了很多年,为了进一步发挥信息化教学价值,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多媒体教学途径有效结合,创设信息化情境,让学生能够在积极的氛围下去思考和学习数学知识,进一步启发学生课堂互动,将数学知识快速吸收。[4]针对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工作,首先,教师要从教学成效和教学流程、制定方向进行思考,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注重知识的有效传授,通过大量的课堂练习去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计算能力,这样的形式一方面会存在着单一化的特点,另外,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存在的差异,所需要的吸收时间也不一样,这样会严重影响教学成效,甚至会让一些能力中等或者能力偏低的学生学习,自信心严重受挫,所以在落实核心素养理念的同时,教师也要注重课堂环境的创设,鼓励学生课堂互动。通过信息化模式的讲解,让学生能够直观地学习数学知识的推理过程,提高自主分析意识,进而改善和调整课堂学习状态。

例如,在讲解《等比数列》时,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比较有趣味性的案例,首先思考为什么说将一根木棍,每天截取1/2,会取之不尽?为什么不论多大的纸,对折都不能超过七次?通过这样的问题会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结合学生的思考方向,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实际操作一下,通过实践去验证。最后教师可以结合等比数列的知识进行解释,让学生能够逐渐认识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在活跃的氛围下,让学生对于等比数列的主要表示形式有更准确的了解。

(四)合作化学习强化逻辑推理

高中阶段的教学工作,要想在教学质量上有所突破,教师就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教学模式,给学生预留出能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空间,才能促进学习能力的逐渐强化。新形势下高中数学教学工作,教师可以结合合作化模式进行引导,通过集思广益的探讨,帮助学生快速学习数学知识,这样才能促进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地推进,教师也能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去分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传统模式下都是教师讲解,学生以个体形式学习,这样遇到问题,教师需要用大量的时间去逐一解决,占用大量时间。[5]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要从综合能力发展角度思考,利用合作化学习形式,每一个小组都存在着能力差异,这样学生之间能够互相学习,帮助能力偏低的学生积累经验,让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强化知识巩固和运用,进一步提升小组逻辑推理效率。

例如,在讲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计算题时,教师可以利用不同难度的习题,先让学生从简单的知识开始分析,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分析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使能力比较薄弱的学生,教师也可以逐步提升学生自信心,然后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才能够取得积极的教学成效。让学生在逻辑推理的环节中逐步强化自主学习意识,产生怀疑思维,这样即使观点错误,教师也能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的信念更坚定,这样在以后的学习中才能更快地改变错误想法,提高学习效率。

结语

总而言之,针对新课改阶段的高中数学教学工作,首先教师要重视核心素养理念的有效落实,在教学形式上要更灵活地创建,结合生活化、信息化、互动化和实践化等不同角度和途径,去启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自主探究意识。运用核心素养元素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样既能够为学生的思想指明方向,同时又能促进教学工作的系统性改革。将创新化理念与教学实践相融合,制定更多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不仅能够在学习方法上得到改善,同时也能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培养,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