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2022-02-14李雅敏
李雅敏
(甘肃省临夏县民主乡李家坪小学 甘肃临夏 731800)
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局限于教材之内,将学生禁锢在看、听的片面感官中,没有为他们留足自我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基于阅读的师生互动与对话交流也相对较少,这也导致阅读教学出现了一种怪异现象:学生只会阅读学过的文本,没有学过的文本就不会阅读,这也是传统教学方式下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欠佳的诱因。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十分头疼,明明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效果挺好,但是到了考试时,面对陌生的文本,学生就一筹莫展。从这点就可以发现,问题出在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素养上,学生学会的是教材中的文本的阅读,而非真正地学会了阅读方法和技能,阅读能力素养欠缺。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教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并不重视
应试教育虽然近年来备受诟病,在教育专家和研究者的眼里,应试教育存在非常多的弊端,且不适合现代化教学的模式,并且与素质教育等理念存在非常多的矛盾。但从当前的教育领域来看,由于课程教学仍旧与成绩、名次、升学率等密切挂钩,许多教师不得不将目光放在应试教育上,采取应试教育模式,关注学生的知识文化教学,根据考试大纲对学生展开阅读教学指导,教学范围仅限于课本和考试大纲范围内,教学方法也更倾向于目标明确、效果直接的灌输式教学。
伴随着近年来教育改革呼声的逐渐热烈,国家对于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教学也比较关注,甚至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指导小学语文教学将重点放在阅读教学上,也推出了一系列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推荐书目,鼓励小学语文教学将课外阅读纳入教育体系内。在此背景下,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对于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也逐渐有所认知,同时,也意识到了课外阅读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对自我教学进行了适当的改革,增加了课外阅读的比重。但是由于教师在教学方法和经验方面的不足,导致在阅读教学的指导和习惯养成教育方面仍旧存在较多缺陷,还需不断丰富和发展。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教学误区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上的理解存在一定的狭隘性,将精力全部倾注于教材上的文本,掌握教材文本中的语言、文字、语法知识点和理解教材文本的思想情感。在教师的理解中,认为课外阅读于小学生而言没有太大的价值,甚至认为课外阅读会占据小学生的课内知识学习时间和精力,从而不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也并未将精力放在指导学生进行自主课外阅读上,学生课外阅读学习的效果完全依赖他们是否有自觉性,效率难以保证。
(三)学生对语文阅读教学兴趣不高
小学生阶段的孩子普遍好奇心强、活泼好动,要让孩子静下心来,安安静静地坐在一个地方展开阅读活动,对于这一阶段的孩子来说是较难的。相比于丰富有趣的玩具、快乐的室外活动而言,阅读活动缺乏吸引力。这也导致很多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精神不够集中,或者没有耐心,一目十行地略读之后,并未理解阅读文本的含义,只是简单地认为“读过了”,其实并未认真阅读,只是囫囵吞枣,没有实质性地阅读,阅读教学质量不甚理想。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升的具体思路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与教师的指导、学生的阅读兴趣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对学生的指导工作,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利用多样化的策略来促使学生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同时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喜欢上阅读,爱上阅读,沉迷阅读,真正地实现自主阅读,养成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和素养。
(一)明确阅读教学要求,保证教学目标实现
根据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来看,其对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提出了分阶段的要求,每个阶段的阅读教学目标都是不同的。例如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阅读目标是:阅读一些内容浅显、图文并茂的童话、寓言、故事等,目的是要让低年级小学生喜欢阅读,培养阅读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对于中年级小学生,则应当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根据文章内容学会理解文本,感悟其中的思想感情。如佩服、敬畏、悲伤、难过、忧愁、寂寞……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难度逐步增大,要求能够达到掌握文章的表达顺序以及写作方法等知识技能,还要能够在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了解文章所表达出来的深层次的精神品质以及思想内涵,如抨击现实、思念故国(故园)、批判官场等。
(二)改变阅读教学观念,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想要提高阅读的质量,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理念的桎梏,解放自我和学生,放开手脚,在阅读课堂教学中不能只盯着考试大纲,也应当关注素质教育要求以及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要求,重视阅读教学中的思想情感、精神品质、理想信念等的内涵挖掘。以传统教学为例,就是往往更习惯于强制要求学生进行阅读,或者将阅读作为一项任务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阅读哪篇文章、哪本书;对于素质教育理念而言,阅读教学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并且在阅读的同时,能够享受阅读的过程,感受到阅读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尤其是现代文阅读教学,更强调读者和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若学生只是将阅读当作一项任务,自然无法理解阅读文本中字里行间的情感,也不能真正地融入文章中去,和作者一起看山看水,理解作者内心的苦闷和忧愁,看到作者眼里的美景与感人事迹。
(三)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对于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而言,教师必须要明确一件事实: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增长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是学生在阅读兴趣的促使下主动阅读且积累各项阅读知识技能之后,才能不断发展形成的。同时,语文阅读能力也会受到外界的因素影响,教学氛围塑造和阅读指导等具有密切的关联。
1.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环境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孟母三迁就是最好的案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在教室氛围的营造上也必须要下功夫。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师内张贴一些名言警句或者诗词,如“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或者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制作一些读书的手抄报,设置读书角,将其展览张贴在读书角里,供学生分享交流,在班级内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甚至,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图书贡献出来,形成班级图书角,大家可以互相借阅,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
2.发挥故事魅力,让学生主动去阅读
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中的故事非常受孩子们的欢迎,讲故事的环节也是小学生非常期待和喜欢的环节。在教师讲故事的时候,个个精神抖擞,注意力集中,兴致盎然。除了教材中的许多故事,在课外阅读文本中也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如牛郎织女、猎人海力布等,还有如美猴王的故事、八国联军侵华的故事、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三毛流浪的故事、聊斋志异……这些故事怪诞离奇、惊险万分,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差距非常大,能够很好地激发小学生的想象,为其营造一个神奇的世界,带领小学生展开联想和思考。并且,通过故事,还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去阅读相关书籍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阅读,了解更详细的故事内容与更多的故事。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等的故事,在故事讲完之后,可以适当告诉学生这些故事的来源,引导学生去阅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了解两人之间更多的故事。甚至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去阅读《史记》。
3.分享读书感受,让学生乐于读书
对于小学生来说,正是语言表达欲望非常旺盛的时期,阅读教学更注重于知识输入,小学生能够从各种各样的课内外阅读书籍中了解到不同的信息,摄取到不同的故事内容或者思想内涵。而从信息交互的角度来看,若只关注于信息输入,而忽略了输出,必然会导致信息失去价值,成为“一潭死水”。对此,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与阅读交流或者探讨活动,共同探究交流,积极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和发现,展示出自己的阅读成果,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思想,同时进行思想的碰撞与交流沟通,能够进一步地打开学生的思维,深化学生的思维深刻度,同时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成就感,感受到阅读对于语言交流和思想交流的重要性,进而产生更加强烈的阅读欲望。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开展一些读书交流活动,将自己的阅读感悟、阅读理解等分享出来,甚至可以大胆的猜想或者想象主人公的心理行为。如此,不仅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学会阅读,还能够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拓展思维的宽度,了解到不同思维模式的差异,进而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去分析阅读文本中的内容。如对于海力布的故事,有的学生认为“村民不相信海力布,才导致海力布变成石头”,有的学生认为“海力布太善良了,村民应该相信他”,还有的学生认为“如果我是海力布,我可以用笔写下来告诉村民,我也不用说话,不会变成石头”……在分享阅读感受的过程中,学生也在思考,也在吸取他人的经验,能够起到极大的思维促进与培养作用,这对于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十分有效。同时,在不断深入的阅读分析与探讨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感受到故事的深刻内涵,从而会对阅读产生更强烈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阅读,深入阅读。
(四)加强学生阅读指导,确保阅读取得实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两千多年前我国教育学家的智慧,简单的语言中却传达出了教育的本质,教学除了传授已有的知识经验之外,还应当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相关方法和技能,成为自身的能力和素养。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很多小学生由于自控力不强,缺乏自律性,不能够在自主监督的情况下养成阅读习惯。另外,当前小学生由于面临着繁重的学习压力,没有宽松的课余时间来展开自由阅读,并且也缺乏精力。对此,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关注到学生的阅读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进行有选择、有计划的阅读。同时,教师还应当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角度入手,培养学生与阅读和知识技能学习锻炼相关的习惯。比如,要求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或者养成写读后感、读书笔记的习惯,还有如引导学生养成随时随地摘抄好词好句的习惯。
除此之外,在学生的阅读学习时,教师也应当利用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经验,对学生的阅读学习进行有效指导,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学会高效阅读。例如,在学生的阅读之前,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指导,如何读、重点读哪些地方、怎么读、哪些地方需要重点思考、读的目的是什么、读的过程中应该做什么等等。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不仅仅会对学生的语文教学质量产生影响,还会对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等课程产生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必须要注重阅读教学,基于当前的阅读教学现状,积极改革,不断学习新的经验和模式、方法,达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