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

2022-02-14刘坤玲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32期
关键词:三位数两位数整体

刘坤玲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兴泰中心小学 福建漳州 363900)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逻辑性的学科,知识点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对这种联系进行了有效的把握,才能由点到面、由面到网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建构,使自身的核心素养能在这一过程的锻炼中得到培养与提升。但是一直以来,教师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将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割裂、分散,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系统化掌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小学数学教材几经改革,编排格式呈现出了单元性的特点,对于知识点整体性系统化的教学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在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积极地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的开展,使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能在单元化的教学引导下获得有效的提升。

一、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及特征

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产生的新型教学模式,它以现行教材中单元化的编排形式为基础,对单元内的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性的设计与整合性的教学,这对于学生自身知识体系的构建、教学资源的整合以及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单元整体教学作为一项新型的教学模式,与以往的教学方法相比有着较大的区别,具有显著的教学特征。首先,整体性特征。整体性特征是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中最重要的特征,需要教师对单元内的教学内容、所有的教学资源以及教学过程进行整体性的分析与设计,并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深度学习的方式对零散知识点间的关系进行整体性的把握。其次,主体性特征。单元整体教学是一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非常注重学生在整体性学习过程中的自主生成。因此,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就应科学地引导学生开展因材施教的学习,以此达到良好的整体教学效果。最后,计划性特征。单元整体教学以其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特征,需要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全面整体性的计划,将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进行预设,这样就能使单元整体教学的整个过程能按照教师的计划有效、有序地进行,以此保障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性。

二、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意义

通过以上的论述,不难发现,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注重整体性、系统性教学的教学方法,对于具有高度逻辑性的小学数学教学来讲,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首先,有助于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整体构建。数学以其高度的逻辑性使知识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网络。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将其对知识点之间关系的理解映射到脑海中,以此形成具有个性化的知识体系构建。而单元整体教学下的小学数学不是单独的知识点,而是一个系统性的知识线、知识网,更加有助于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

其次,有助于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而单元整体教学作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教学方法,也应围绕这一目标而开展。因此,教师既可以通过单元整体教学,来对学生进行逻辑性思维、整体性思维等思维品质的培养,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知识的融会贯通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以此实现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最后,有助于教师教学专业素养的有效提升。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发挥着必不可少的教育引导功能。而单元整体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教师这一实施者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对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模式进行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更加全面、综合地进行所教内容的整合与分析,同时还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引导,以便学生更加有效地对数学知识进行全面性的把握,这样就更加有效地促进了教师自身专业化的成长与发展。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具体实施

核心素养理念更加注重学生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的培养,为实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教师就应顺应课程改革发展趋势,结合教材的编排格式,来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进行整合性的设计。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应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实施,并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单元为例,进行单元整体教学具体实施步骤的论述。

(一)对小学数学教材体系进行深度的分析

在进行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过程中,对数学教材进行深度、系统性的分析是最为重要的步骤之一,同时也是最为初始的步骤。因此,教师在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的教学时,就应对数学教材中与其相关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化的分析与认识,同时也应结合新课标要求对学生的具体学情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这样就能对教材中各个单元知识的编排联系进行有效的认识,为后续教师科学的备课、授课奠定基础。

首先,从四年级上册的内容入手进行知识点之间联系的分析。从四年级上册的目录来看,关于“数与代数”这一教学领域的内容主要包括“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那么教师就应根据这些单元之间联系的分析,来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如,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中,两数的乘积普遍较大,肯定会涉及万以上的数字。而“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主要是以万以上数为教学内容的教学单元,学生在对这一单元内容的学习中,就会获得相应数感及符号意识的形成,为学生“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奠定了基础。因此,教师就应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单元教学安排在“大数的认识”单元教学之后,以此顺应学生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趋势。

其次,应以乘法运算内容为核心进行知识点之间联系的分析。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乘法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与其相关的教学单元分别有“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三位数乘两位数”等,涉及二到四年级等多个年级阶段。而“三位数乘两位数”是小学阶段整数乘法教学中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在对其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中,教师就应充分结合前边学生已经学过的乘法知识基础,通过温故知新、知识经验迁移的方式来进行这一新教学内容的引入,并在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对整数乘法这一知识体系形成全面、整体性的认知。

(二)对小学数学课时内容进行科学的整合

通过以上数学教材解读的步骤,教师对小学数学教材中关于“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内容的整体构建形式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在这一步骤基础之上,教师就应对其具体的单元整体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在科学的备课环节中进行这一单元课时的设计与分配。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小学数学的单元整体教学中,备课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步骤,教师应将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学生的学习基础等进行整合分析,从教学目标的制定、课时安排、每个课时教学内容的设计等多个环节入手,进行完善、科学备课案的编写。

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备课环节中,教师将整个单元的教学划分成了6 个课时:第一个课时中,教师可以以三年级所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复习作为导入,在相应的课堂训练中自然地引入“整百数乘整十数”“几百几十乘整十数”的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通过知识、经验的迁移进行较为简单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第二个课时,教师就应结合第一课时的教学结果,来引导学生进行积变化规律的认识,这样就对学生较为浅显的学习认知得到了升华,使学生从理论的角度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规律,同时教师还应通过相关课堂训练的设计,使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进行这一运算规律的实践运用,实现学习效果的巩固;第三课时中,教师就应在一、二课时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相关笔算知识的讲解,使学生能由简单到复杂地进行这部分教学内容的学习;紧接着教师可以专门安排一个练习课时,使学生在反复的运算练习中查漏补缺,有效巩固;而在第五、第六课时中,教师可以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点引入到具体数学问题中,并要求学生利用估算等方式来快速高效地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这样就促进了数学知识点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在实现学生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完成了小学数学的单元整体教学。

(三)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系统的构建

在小学数学的单元整体教学中,课堂教学环节占据着最为核心的地位,课堂教学效果的高低会直接决定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在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严格地按照备课案来科学地进行课堂教学过程的安排,同时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也应科学、灵活地进行学生具体学习情况的把握以及相关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

如在“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整体教学的第三课时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整百数乘整十数”“几百几十乘整十数”的知识基础,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施,来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学习主体地位,自主性地对这一教学内容进行探究性学习。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伊始,就可以为学生设计一道“117×56”的练习题,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来对这一练习题进行多元化的解决。然后,学生就会在前边课时的基础上,分别将这一练习题进行“(110+7)×56”“117×(50+6)”等形式的拆分,实现对这一练习题的计算。紧接着,教师在对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给予肯定的同时,还应提出“你们能通过竖式的形式对这一习题进行计算吗?”“总结一下竖式计算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更进一步的教学要求,这样学生就会对自己的自主学习结果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分析,进而自主的地实现了对这一部分数学知识的整体性把握,并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中获得了自主学习意识、探究能力、合作意识、思维能力等综合性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四)对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进行整体的优化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是一个综合、系统性的教学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学评价、教学反思作为其重要的教学环节,对于单元整体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以及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不应忽视了课堂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的开展,而应通过这一环节的优化、完善,来为单元整体教学的改进提供反馈、借鉴,从整体上实现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效率的提升。

首先,教师应结合单元整体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教学效果的细化评价。细节决定成败。在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在单元化整体教学中,因为课时较多、教学过程较长,教师如果只在教学结束时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会影响教学评价的实效性。因此,教师应在每个课时的教学中都进行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结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参与积极性、能力提升等多个角度进行细致化的评价,有助于学生整体学习效果的优化。

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评价主体地位。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是一个具有互动性的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就应引导学生进行自身评价主体地位的发挥,使学生不仅要对自身的学习表现进行自评,同时也应对教师在各个环节中的教学表现进行评价,这样就为教师的教学反思奠定了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单元整体教学的探究与实施,成为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发展中最为有效的一项改革举措,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同时也更加全面、整体性地实现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通过数学教材的整体性认知、单元内容的整体化备课、综合系统性的课堂教学以及教学评价反思环节的优化等方式,来促进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开展,在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同时奠定其今后良好发展的基础。

猜你喜欢

三位数两位数整体
摆三位数
巧算两位数加法
积是三位数还是四位数
特殊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技巧
写出不同的两位数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摆三位数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三位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