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虚证的选穴规律探析※

2022-02-14车红霞犹春丽赵小锐梁光萍

中医药通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关元任脉中脘

车红霞 李 嘉 犹春丽 付 倩 周 琴 张 雄 赵小锐 梁光萍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又名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non-atrophic gastritis,CNAG),是胃黏膜呈慢性浅表性炎症的疾病[1],为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属慢性胃炎中的一种,占所有慢性胃炎的49.4%[2]。研究表明,CNAG主要是由于Hp感染所致[3,4],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腹痛、腹胀、嗳气、呕吐等[5]。西医主要以抑酸护胃、调整胃肠运动、抗生素等联合治疗,但存在不良反应多、费用高、不能根治等不足之处。中医采用针刺、艾灸等传统疗法,具有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等优势[6],易被临床患者所接受。根据《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 年)》[7],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虚证包含脾胃虚寒证及脾气虚证,为临床常见证型。本文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虚证的文献,以期为临床上治疗此类疾病提供选穴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检索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学网(WANFANG)、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SinoMed),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至2021 年4 月,以“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脾气虚”“脾胃虚弱”“针灸”“针刺”“艾灸”“温针灸”“电针”“火针”为检索词,运用主题词加自由词检索。

1.2 纳入标准①研究类型为临床RCT 研究;②研究对象为符合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证及脾气虚证临床诊断的患者;③干预措施为治疗组采用针灸基本疗法(针刺、艾灸、温针灸、电针、火针),若对照组同为针灸干预则取治疗组腧穴。

1.3 排除标准①文献类型为会议论文、系统性评价;②重复文献,若期刊文献研究内容与毕业论文内容相同则排除期刊文献;③干预方法为穴位埋线、浮针、蜂针等。

1.4 数据规范及分析所纳入文献腧穴名称统一按《中国针灸学词典》[8]中的腧穴名称进行规范化处理。将符合纳入标准文献中的腧穴输入Excel进行编辑整理,计算频次;运用SPSS 23.0软件对腧穴进行聚类分析;运用SPSS Modeler 18.0 软件对腧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

2 结果

检索去重后纳入70 篇文献,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文献25 篇,最终纳入文献总量为45 篇,包含45 个针灸处方,40个穴位,穴位总频次达273次。

2.1 腧穴归经及频次分析腧穴归经频次较高的经脉为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所用腧穴数量较多的经脉为足阳明胃经、任脉、足太阴脾经;单个腧穴使用频次较高的腧穴为足三里(42)、中脘(39)、内关(26)。见表1。

表1 针灸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虚证的腧穴归经及频次

2.2 腧穴分布部位分析所选用的腧穴主要分布于腹部及下肢部,频次分别为112次、92次。见表2。

表2 针灸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虚证腧穴分布部位及频次

2.3 关联规则分析对提取出的所有处方腧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观察腧穴同时出现的频率及腧穴间的配伍关系,设置最低条件支持度为25%,最小置信度为100%,最大前项数为2,共得到16组符合要求的腧穴,见表3。运用关联网络图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其核心腧穴组合为足三里-中脘-内关,见图1。

表3 针灸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虚证腧穴关联规则分析

图1 针灸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虚证核心腧穴网络图

2.4 聚类分析对使用频次大于5 的腧穴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可分为四类:胃俞-脾俞-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关元-阴陵泉、三阴交-合谷-梁门-上脘-气海、天枢-下脘-神阙。见图2。

图2 针灸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虚证腧穴聚类分析树状图

3 讨论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归属于中医学“胃痛”“胃痞”“嘈杂”“呕吐”等范畴,其中以“胃痛”最为常见。《灵枢·厥痛》云:“厥心痛,腹胀满,胃心痛也。”《素问·经脉》曰:“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 年)》将其分为五个证型:脾胃虚寒型、脾胃湿热型、肝胃不和型、寒热错杂型、脾气虚型。脾胃虚寒型及脾气虚型都表现为胃脘隐痛、大便稀溏等不适[7]。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对于脾胃系疾病有其独到的见解,认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主要是因脾胃亏虚、脾阳不足导致脾失健运而引起胃痛、胃胀等症状[9,10]。

本研究表明,针刺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虚证首选腧穴为足三里。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合穴。《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足三里又属胃之下合穴,“合治六腑”,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的作用。相关研究[11]认为,艾灸足三里能使胃部谷胱甘肽升高,改善胃部氧化应激损伤,从而修复胃黏膜。其次为中脘。中脘为胃腑之募穴及八会穴之腑会,《针灸甲乙经》云:“胃胀者,中脘主之。”中脘具有健脾温胃、降逆缓急的作用。相关研究[12]表明,针刺中脘可通过调节CeAGABA-PVN 环路实现对胃肠功能的调节,抑制胃炎的发生。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通三焦经,能疏利三焦气机,且内关为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阴维脉与三阴经相合,循行于胃脘、胁肋部,具有理气和胃、降逆止痛之功效。《四穴总歌》云:“心胸内关谋。”相关研究[13]表明,针灸内关可通过调节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元来调节胃肠功能。

在经脉选取方面,主要选取足阳明胃经、任脉、足太阴脾经。从经脉循行上看,三条经脉的循行都经过胃脘部,“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足阳明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与足太阴脾经互为表里,胃气的受纳、腐熟水谷功能,必须与脾气的运化功能相互配合,纳运协调,才能将水谷化为精微。任脉在腹部与足阳明胃经及足太阴脾经相交,可见任脉不仅可治疗本经疾病,还可调节脾胃系疾病。在腧穴分布方面,治疗常用穴主要位于腹部和下肢部。腹部穴位主要为中脘、气海、关元,三穴均属任脉,且关元、中脘为任脉与脾胃经相交的腧穴。《针灸甲乙经》对关元所治疗疾病有如下记载:“奔豚寒气入小腹,时欲呕,伤中溺血,小便数,背脐痛引阴,腹中窘急欲凑,后泄不止。”关元、气海为元气汇集聚藏之处,具有培本固元、益气助阳之功效。下肢穴位主要为公孙、足三里,二者分别为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上的腧穴,且公孙为八脉交会穴,通冲脉,可治疗胃系疾病。《针灸大成·标幽赋》云:“脾冷胃疼,泻公孙而立愈。”二穴相配伍可起到健脾温胃、调理中焦之效。

关联规则分析提示,支持度较高的穴位为足三里-内关-中脘。相关研究表明,针刺内关、足三里能改善大鼠血清中MLT 含量[14],促进胃肠排气、排便[15],增强胃肠动力。此外,针刺足三里、中脘等能降低血浆中β-内啡肽含量,增加下丘脑中β-内啡肽含量[16],降低纹状体中DA 含量,增加血清中DA 含量,增加胃肠道菌群多样性[17],从而促进胃黏膜损伤的修复,改善胃肠功能。

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所选用的腧穴可分为四类。第一类为胃俞-脾俞-中脘-足三里。四穴配伍关系为俞募穴与下合穴的配伍,为核心组穴。第二类为内关-公孙-关元-阴陵泉。公孙通冲脉,与内关相配,能宽胸理气、健脾和胃;关元、阴陵泉可培本固元、健脾益气。相关研究[18,19]显示电针公孙、内关等能起到提高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的含量,促进一氧化氮的释放,从而起到保护和修复胃黏膜的作用。第三类为三阴交-合谷-梁门-上脘-气海。三阴交、气海可滋阴补气,使阴液得复,胃得以濡养;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梁门主“胁下积气结痛”;上脘位于胃上口,与合谷、梁门配合可泻实补虚。第四类为天枢-下脘-神阙。天枢位于腹部,属足阳明胃经上腧穴;下脘为胃下口、小肠上口交界处,与天枢穴共用体现了“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治病特点;神阙位于中焦,可温脾和胃、回阳救逆,可治疗脾胃实寒证、脾胃阳虚证,诸穴相合能起到补气健脾、温中散寒之功。

综上所述,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虚证取穴以补气健脾、散寒止痛为主要治法,采取俞募配穴、局部取穴、表里经配穴的方法,重视任脉及八脉交会穴的使用。以上结果可为针灸取穴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虚证提供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关元任脉中脘
功能训练联合任脉灸用于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效果观察
要想肠胃功能好 按摩中脘不可少
一个睡前养心小妙招
浅谈收涩药在带下病中的应用
穴位贴敷良附丸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刺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验案一则
夏秋之交 灸关元壮阳气
针刺任脉加巨刺对脑卒中恢复期正中神经F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