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动画场景中建筑设计与文化的应用

2022-02-09周璐瑶

传媒论坛 2022年11期
关键词:动画影片宫崎骏动画

周璐瑶 宋 军

伴随我国动画产业发展速度逐渐加快,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动画制作也水涨船高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我们越来越追求动画场景中的建筑与现实生活的完美融合。这就要求设计师们能够熟练掌握建筑动画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将各种建筑风格等以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从而帮助我们提高社会认同感和共情感。

在动画电影当中,各个动画的角色皆拥有属于自己活动空间范围,该空间承载着交代故事情节、打造空间环境、雕琢动画角色的性格心理等多重功能。一部富有层次的优秀动画影片,空间环境及场景氛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一步。众所周知,传统建筑是场景环境设计的关键造型要素,在各类动画影片中常常会出现这些造型元素,或多或少地给当下动画影片创作制造了设计创新点。传统建筑的元素能够客观地反映时代和地域的特征,带给观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融入传统建筑元素进行动画创作并非是对其建筑原型进行简单、粗暴的复制,而是要根据具体要求进行或多或少的改造和二次创作,才能引领欣赏者融入一个多姿多彩的影片环境,渐渐地疏远城市的繁杂与喧哗,充分激发欣赏者求知欲以及求学者一睹为快的好奇心。

一、建筑设计与传统文化对动画产业影响的概述

(一)建筑设计与动画之间关系的概述

建筑动画设计是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在动画制作、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方面。[1]建筑动画设计有三大特点,分别是体现设计思路、营造建筑气氛、自由镜头使用。

1.建筑动画运用三维技术将建筑及建筑相关的美景进行合理融合,以此来凸显出设计师的设计思维与设计理念,让观赏者能够充分体验建筑空间的动画作品。

2.借助现代电脑技术,我们可以多角度、多方位地摆放虚拟镜头,使建筑动画的无限可能性展现得淋漓尽致。三维技术合理利用在场景变化的建筑环境中产生的影响,可以使开发商与购买者直截了当地了解楼盘周边的环境,再融合一些特殊元素,诸如穿梭于云层中的飞禽、地面上的动物等来增添氛围,这种虚拟出的设计效果是传统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3.在建筑动画设计中我们还可以将电影与虚拟技术相结合,根据建筑风格、当地特色文化、设计师设计的理念等绘制出设计图纸,将建筑外观的设计、室内外的结构、整体的环境、配套的设施等进行融合,制作而成一部动画电影,让人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建筑设计在动画的应用。动画中建筑的镜头能够全方位地自由旋转,可通过巧妙运用镜头,能够以最真实的感觉展现出动画中的场景,甚至制作出在现实过程中无法拍摄的镜头,动画中建筑设计完美地诠释了大师的思想,将动画场景中的美丽和真实感知带给观者。

(二)建筑设计与传统文化之间关系概述

在动画影片空间场景设计中,传统建筑是必不可少的造型元素之一。在形式各异的动画片题材当中,传统建筑的元素都时常出现在公众的眼前。在动画场景设计中广泛运用传统建筑空间的设计元素,其中最为突出的两点优势:带给本土人民熟悉和亲切感,并且能够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优良元素。不可否认的是,在动画影片场景设计当中,对传统建筑空间的运用并非是对基础原型简单而粗犷地复制,而是在原型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将建筑的特色发挥到最大程度并且深度挖掘传统文化的特色展现。近些年中国在与国外文化交流上,无时无刻不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事物带进人们的眼帘中,如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在开幕式上的祥云火炬的设计及鸟巢设计等都具有强烈的传统文化色彩。其中鸟巢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传统的镂空雕刻技术,中国剪纸雕花的手艺一直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设计理念在这里体现,显得鸟巢有很深的文化底蕴等。中国建筑设计的造型形式和装饰艺术都饱含着丰富的传统设计元素,为动画设计、平面设计等设计行业增添了多种多样的设计风格和设计元素。以传统建筑中的马头墙、围合式院落、朱红色大门、镂空花窗、各色雕刻装饰、坡屋顶、飞檐、粉墙黛瓦等为动画场景设计指明了设计方向,奠定了设计基础。[2]这较大程度地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正在以全方位、全覆盖、全领域进行着具有极高辨识度的发展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并走向全世界。

(三)建筑设计与传统文化在动画影片的应用

相对于现实生活来说,异时空的缤纷多彩的故事往往更具有神秘感。其中常用的一种技巧就是融合形态各异却又统一建筑风格,开发创作出一个具有鲜明辨识度的形象与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度融合,让文化的真正含义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并且持续发扬光大。如,动画片《九色鹿》素材来源于敦煌壁画中的《鹿王本生图》,影片中神鹿的创作形象饱含了中国西域壁画风格。[3]又如,家喻户晓作品《功夫熊猫》是由美国梦工厂创作的,并且具有非常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影片中场景造型元素和动物形象大部分来自中国,让世界人民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又如2001年柏林金熊奖得主《千与千寻》,不仅有让人恋恋不舍的故事情节外,其精妙绝伦的场景设计,令人啧啧称奇,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只要细心观察,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场景设计并不是子虚乌有的凭空想象,而是在保留日式传统风格的同时,又融合了其他不同文化的建筑风格,最终得到的杂糅产物。本文以《千与千寻》动画电影里的建筑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分析其中建筑的设计和文化元素的运用。[4]

二、《千与千寻》中的独特建筑形式

(一)动画主场景多用于日本传统建筑风格

动画电影《千与千寻》除了引人入胜的故事和螺旋形的电影主题,在动画场景的设计上也非常细致。有着“温泉王国”的日本,“洗澡”是日本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情,也是不可或缺的生活习惯。动画场景中“油屋”的原型就是日本“道厚温泉”澡堂。它们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屋顶屋檐的形状是弧形的,比如墙上的图案非常华丽,很有装饰性。

在电影《千与千寻》中,有个让人过目不忘的动画建筑设计便是“油屋浴场”,它的出现不单单是绚丽动画场景的设计元素,并且是承载着故事情节关键建筑。它是一座三面环海的建筑,和陆地连接采用的是一座红色的木桥。[5]在日语的语言表达中,“油屋”和“汤屋”都是公共浴室的意思。在室町时代和江户时代很流行。“油屋”在建筑风格上,是东西方的结合体。它的外观充满日式风格,内部装饰充满欧美风格,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同时,锅炉房、员工宿舍以及澡堂都是在日本传统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在这些场景中我们可以轻易看到日本传统建筑风格的身影。相对来说,宫崎骏对于自己的作品都非常关注动画场景的设计以及动画影片发生时期文化背景的碰撞与创造,其中《千与千寻》这部动画影片在现实建筑与想象建筑的融合过程中找到了均衡点,动画影片的发展也向全世界展现了日本传统建筑文化鲜为人知的传统建筑艺术。这些传统的建筑文化与宫崎骏的思想简直就是不谋而合的。

(二)动画场景中其他建筑的运用

日本的早期古代文化深受中华文化的全方位、根深蒂固的文化艺术气息的影响逐渐发展起来。中国的佛教建筑在影响着中国南北朝代以及隋唐时代的建筑风格和技法外,还深刻地影响着日本当时的建筑风格和样式,其中最为流传的寝殿的造型设计、宫殿、神坛以及佛寺等等

电影《千与千寻》当中有这样一个唯美画面:在汤婆婆的繁华寝殿入口处的天花板图案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建筑元素“藻井”装饰图案。同时,墙面的纹样又融合欧式的建筑风格。在这些场景中动画影片镜头自由地切换并不会显得格格不入,其中是因为方格网的形状装饰效果很好融合了西方建筑艺术元素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元素。这些动画场景中颜色搭配的也是不同地域的文化,但这些颜色的协调性镜头的切换也不显突兀。

随着镜头的推拉展现出“油屋”浴场内部,视线随着电梯直摇而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带有浓厚东方风情元素的大厅,穿梭于一条中国风元素的长廊,一旁整齐严谨地摆放着中国出产的景泰蓝花瓶,美轮美奂。末尾,垂直到达的是欧式元素满布的房间,这便是汤婆婆的御殿空间,在同一个建筑里面展现的视觉效果也是完美融合的。作为千寻故事的主要构成元素,纵观整部电影动画场景,欧式建筑元素较少地弥漫于整个电影中,因为在宫崎骏的动画当中,主要弘扬的建筑文化实则是日式风格,与当代与外来的新颖设计元素相互融合,打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设计昙花一朵,惹得中外观众对其夸赞连连。这正是宫崎骏神奇高妙的地方——既不排斥他国文化也保留了日本的传统文化元素并予以创新与强化,创造出一个新鲜奇特的动画场景。[6]

(三)建筑的融合与文化的升华

在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多文化融合的迹象随处可见,在对本土特色文化宣传的基础上,添加了西方文化元素,并进行了二次融合创造,创造出了独特的宫崎骏文化体系。以现实中的道后温泉本馆为蓝本,通过文化的融合创造,衍生出了电影中“汤婆婆的汤屋”。通过对两种建设设计的考究,我们发现,两种看似不同的建筑风格,其实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均借鉴了中国古典建筑设计风格。宫崎骏的动画作品正体现了日本民族对多样文化的态度,那就是兼容并蓄,取其精华,通过不断地将其他文化中优秀部分进行吸收和采纳,进一步内化为自己的特色,最终创造了日本独有的“和式风格”。

电影《千与千寻》之所以在电影界引起广泛反响,是因为其出色的故事情节,精美绝伦的画面和深刻的文化思想内涵。这些是电影最终成功的重要原因。同时,《千与千寻》中华丽的建筑图片极大地增强了整部电影的气质。油屋的设计来自对现实事物的观察和二次创造。在影片中,油屋房主场景内的主要空间分为三层,主要部分是大浴室和休息室,所服务的“客人”都是神仙精灵。可以注意到,该动画室内装饰充满了东西方融合的元素。这部电影在促进日本文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精美的图画和详尽的建筑描绘将日本文化的卓越部分推向世界。在宫崎骏的所有动画作品中,他对未来的生活都抱有很高的期望和向往,并设法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三、总结

《千与千寻》相较于其他动画作品的最大不同点就在于作品内随处可见的东、西方元素,宫崎骏通过将东方传统文化与西方建筑元素的巧妙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对创作主题的不断发散、深化、加强和思考,营造了人与自然,个体与大众之间和谐共处的氛围。宫崎骏所创作的动画作品的成功,不单单是其创作技艺的高潮,更关键的是宫崎骏的宽广视野,这是他的作品能打破国家界限,受众囊括从少儿到成人各年龄段的原因,这也正是当下中国动画电影创作所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同时,《千与千寻》这部电影的火爆也从侧面证实,动画电影在文化融合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要利用这一先天优势,融合多种文化,创造出更好的动画作品。

与传统电影相比,动画电影有独到优势,在场景设计上,动画电影倾向于更加大胆和前卫的设计。得益于此,动画电影可以摆脱传统电影场景的不足和局限,能够和影片叙事密切联系,利用建筑文化元素把传统电影中表达难点——人物内心和故事背景,轻松形象地表达出来。

猜你喜欢

动画影片宫崎骏动画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做个动画给你看
实例研究动画影片中国文化新元素的视觉呈现与应用——以《雪人奇缘》中呈现的中国文化元素为例
动画发展史
嘿,我就是圆滚滚
我的动画梦
宫崎骏动漫
浅析动画电影中“听”语言的特点与功能
构图技法对动画影片观众视觉效果的影响
走进“天空之城” 久石让与宫崎骏动漫作品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