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沟通重建与误读消解 跨文化传播:自塑与他塑

2022-02-09专题策划顾强

传媒论坛 2022年11期
关键词:新港编者儿童文学

专题策划 顾强

交流是信息互换的过程。跨文化传播是基于不同族群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文化的方式,是自塑与他塑的流动传播。语言不同、文化传承不同、成长环境不同……太多不同!因此可见这个过程来得困难。如果不是带着好奇,带着开放的心态,是很难理解对方的文化。

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很多有识之士把国外的文化引进来,也把中国的文化推出去,出现了不少翻译家。发展到今天媒体融合传播时代,这种文化交流变得更加便捷而频繁。然而现阶段,国际话语体系依然呈现“西强东弱”的状态,中国的国家形象常常自塑与他塑面临双重误读困境,一方面是自塑的夸张与虚弱并存,一方面是他塑遭遇各种偏见甚至歧视。人们基于以往的经验和思维模式产生对外部文化的误解,由此导致文化误读现象的出现。不论是无意识还是有意识,人们易于忽略不同文化之间在思维模式上的差异。因此,文化误读成为跨文化传播中不可避免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然而庆幸地是,现在的中国很多人都在致力于把中国文化以及各个方面推送到国际,让更多人了解中国,让那些污名中国的人士得以看到真正的中国,让我们享有更多国际话语权。比如“第六声”,中国首家全英文新媒体,全方位地让各国人士通过普通人的视角看到中国。编者会通过一张图片、一段视频、一句引用、一个流行词、一篇编者精选的报道来全方位展现一个新形象。比如中国那些优美的古诗词,在韩国发行量甚大的、常新港的儿童文学,甚至还有《民典法》英文版的传播。从受众来看,常新港的儿童文学传播更为容易,同处亚洲的、相邻两国的中国和韩国文化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又是现代文,这也是他们对儿童文学容易接纳的一部分原因。而中国的古诗词,如此的优美和有韵律,那期望通过传播让更多的老外们为了了解这些更中国的东西来学习中文吧,了解中国的文化吧。

无论如何,不管受众如何,意义如何,这些传播的窗口,就像一个展示橱窗,来吸引更多的人相互了解。学者称,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面对外界重重的挑战,如何占据国际话语主导权,塑造文化自信,成为了当下我国对外传播的重要任务。跨文化传播这条路怎么走,任重而道远啊!

猜你喜欢

新港编者儿童文学
本期导读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编者语
编者有话说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编者语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编者语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