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202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犬狂犬病免疫情况分析

2022-02-08何随彬朱苗红瞿瑜萍龚志亮

中国兽医杂志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上海市浦东新区犬类浦东新区

华 亚 , 何随彬 , 朱苗红 , 瞿瑜萍 , 龚志亮

(1. 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 , 上海 浦东 201323 ; 2.上海市浦东新区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 ,上海 浦东 201299 ; 3.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 江苏 南京 210095)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俗称“疯狗病”,又称“恐水症”。诊断特征是恐惧性痉挛、神经兴奋和意识障碍,继之局部或全身麻痹性死亡。在病理组织学方面以非化脓性脑炎和神经细胞胞浆内出现内基小体为主要特征[1-2]。狂犬病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是人兽共患的最古老、最可怕、最致命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之一,该病数百年来一直困扰着人类。目前,全世界150多个多家和地区均有狂犬病病例的报道,每年约造成6万人死亡、370多万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DALYs),其中95%病例发生在亚洲和非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3-4]。

狂犬病也是一种可以预防、控制和消除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联合抗击狂犬病”协作组织推出了一项战略计划,旨在到2030年消除由狂犬病病犬导致的人类死亡(Zero by thirty,ZBT)[5]。WHO认为,预防人类狂犬病最具成本效益的战略是为犬类接种疫苗并消除犬类狂犬病[6]。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是,犬的有效免疫率达到70%以上即可有效控制狂犬病的传播和蔓延,因此要控制人间狂犬病,从源头上对犬类进行狂犬病疫苗的免疫及免疫效果评价极为重要。扎实做好犬的免疫工作,提升免疫效果,可有效防止狂犬病疫情发生,对保障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有效的实时监测,结合准确、精确的实验室诊断,是成功控制和消除狂犬病的先决条件[1,7]。由于疫苗种类的不同、犬只体况的差异、饲养条件的优劣等客观因素,接种狂犬疫苗后部分犬只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导致免疫失败,犬只狂犬病暴露风险依然存在。为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犬狂犬病防控情况,本试验通过对近3年数据的回顾性调查,分析该区犬只免疫情况以及免疫抗体水平,为下一步浦东新区狂犬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单元 具有上海市犬只狂犬病免疫证,且2019—2021年到浦东新区指定免疫点开展狂犬病免疫接种的犬只,以及犬只所在街镇。

1.2 血清来源 2019—202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保存的犬只血清学样本1 124份。

1.3 主要试剂及仪器 狂犬病毒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购自哈尔滨元亨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批号:RV20210506E、RV20210705E)。TECAN酶标仪(瑞士Tecan,型号:SUNRISE)、TECAN高速自动洗板机(瑞士Tecan,型号:HYDROSPEED),均购自帝肯(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1.4 病例定义 个体水平:经狂犬病毒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犬只血清样品OD450 nm值/临界对照平均值≥1.0时判定为免疫合格个体,反之为不合格个体;群体水平:个体合格率≥70%的街镇或养殖场(户)为免疫抗体合格场群,<70%为不合格场群。

2 结果

2.1 犬只免疫情况 目前,浦东新区有覆盖全部36个街镇的38个指定犬类狂犬病免疫点,其中北蔡镇和川沙新镇各2个,其他街镇各1个,负责全区犬类狂犬病的免疫工作[9]。2019—2021年各街镇犬只狂犬病平均免疫量的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P25,P75)为1 388(519,2 952)只,浦东新区川沙新镇、祝桥镇、航头镇、惠南镇等中部地区犬只狂犬病年均免疫量整体较高,超过4 000只/年。

2.2 犬只免疫量与防疫人员数量的相关性 通过对各街镇犬只平均免疫量与防疫人员数量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采用显著性双尾检验,结果显示,两者具有极显著相关性(R=0.588,P<0.001)。以年均免疫量Y为因变量,以防疫人员数量X为自变量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R=0.651,R2=0.423,F值24.955,P<0.001,显示检验模型的拟合优度良好。德宾-沃森指数为1.802,接近2,可认为该模型无自相关性。如表1所示,防疫人员数量在显著性检验中结果极显著(P<0.001),拟合得到线性回归方程为Y=248X+560,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表1 线性回归分析Table 1 Unitary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2.3 免疫抗体合格率的时间分布 上海市浦东新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都会按照年度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的有关要求,定期开展犬只免疫抗体抽样检测,以掌握狂犬病免疫抗体水平。总体上看,2019—2021年该区犬只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为89.23%(95%CI:87.42%~91.04%)。通过对各年度合格率进行卡方检验,如表2所示,虽然2021年免疫抗体水平较高,但与其他年份相比,无统计学差异(χ2=2.01,P>0.05)。

表2 2019—2021年浦东新区犬狂犬病抗体检测Table 2 Canine rabies vaccination antibodies test in Pudong New Area during 2019 to 2021

2.4 免疫抗体合格率的空间分布 2019—2021年浦东新区各街镇犬只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介于52.63%~100%,其中万祥镇、合庆镇、唐镇、高行镇、陆家嘴街道等9个街镇连续3年免疫抗体均100%合格(图1)。通过对各街道、镇平均抗体合格率进行卡方检验,各镇免疫抗体合格率极显著高于街道免疫抗体合格水平(χ2=32.20,P<0.001)(表3)。

表3 2019—2021年浦东新区不同街镇犬狂犬病抗体检测Table 3 Canine rabies vaccination antibodies test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Pudong New Area during 2019 to 2021

2.5 免疫抗体合格率的群间分布 浦东新区仅有3个小型规模化犬类养殖场,各场存栏均小于100只。如表4所示,近3年该区规模场、散养户、诊疗场所犬只狂犬病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较高,且无统计学差异(χ2=1.95,P>0.05)。

表4 2019—2021年浦东新区不同类别犬狂犬病抗体检测Table 4 Canine rabies vaccination antibodies test in different types of Pudong New Area during 2019 to 2021

3 讨论

狂犬病是一种主要由动物传染人的中枢系统性人兽共患病,人是终末宿主,潜伏期一般2~3个月,一旦发病,死亡率近乎100%[10]。在发展中国家,家犬是狂犬病病毒传播给人类的主要宿主。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养宠物犬已成为增加生活情趣、满足精神需求、陪伴家庭生活的重要方式,但犬只伤人事件也随之陡增,市民狂犬病暴露风险愈发严峻,因此不断提高犬只狂犬病的免疫覆盖率,提高犬只狂犬病免疫抗体水平,显得尤为关键[11-12]。浦东新区目前有覆盖所有街镇的指定犬类狂犬病免疫点,负责各辖区犬只的免疫工作[9]。随着《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的实施、狂犬病免疫示范村建设的逐步推进,以及浦东新区各街镇“日常免疫+集中免疫”的创新服务模式,该区近几年犬只免疫数量也逐步攀升。但各街镇年均免疫量少者小于200只,多者超过5 200只,地区间差异极其显著。

本试验结果显示,浦东新区各街镇防疫人员数量与犬只免疫数量呈正相关。通过对该区犬只狂犬病免疫量与防疫人员数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防疫人员数量对于免疫量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根据回归模型,每增加1个防疫人员,能提升248(95%CI:147~348)只犬免疫增量。但防疫人员数量仅能解释犬只免疫数量变化的42.32%(R2=0.423),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在实际工作中,不同防疫人员在各地工作岗位、工作内容以及投入犬防工作时间等的差异,难以确切量化犬防人员数量,或可导致信息偏倚的出现,影响预测模型的准确度。

为掌握浦东新区犬只狂犬病免疫抗体水平,浦东新区每年均开展抽样监测。本试验2019—2021年浦东新区犬只狂犬病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该区整体免疫合格率为89.23%(95%CI:87.42%~91.04%),各年度免疫合格率均高于87%,且差异不显著(χ2=2.01,P>0.05),与夏炉明等近10年对浦东免疫犬只血清学检测的结果相吻合[8],说明浦东新区历年狂犬病免疫工作开展均较为扎实。本试验空间分析显示,街、镇免疫抗体合格水平差异极显著(χ2=32.20,P<0.001),各镇狂犬病免疫抗体合格率比街道高出13.72%。分析其原因可能为浦东新区各街、镇养殖实际情况的差异以及领导们的重视程度不同,包括村级防疫员在内的各街镇村基层防疫人员数量差别较大。12个街道现有防疫人员中,有2个街道仅有1名,3个街道有2名,平均每个街道有2.58个防疫人员,远低于24个镇的平均防疫人员数量(6.92个),这直接导致部分街道免疫工作的开展举步维艰,致使各街道免疫数量的巨大差别以及免疫抗体水平的参差不齐。基层动物防疫员队伍是我国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重要基础,有力地保障了区域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具有专业化、职业化程度高且稳定性强的基层动物防疫员队伍,是各地动物疫病防疫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13]。目前,浦东新区基层防疫队伍面临着人员不足、人才流失、后备力量不足、老龄化严重、保障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难题,这些均影响着后期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本试验进一步的群间分析显示,规模场、散养户、诊疗场所等各类型采样点犬只狂犬病免疫抗体水平均较高且无差异(χ2=1.95,P>0.05),这主要由于浦东新区养殖类别较为单一所致。

综上,通过近3年的狂犬病免疫抗体监测和分析,说明上海市浦东新区犬只狂犬病免疫工作开展较为扎实,犬只免疫抗体水平较高且稳定。各镇犬只免疫抗体合格水平要高于街道犬只免疫抗体水平,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各类型养殖场户或各类型采样点犬只免疫抗体无差异,即无群间差异。随着2022年该区犬类认定免疫点工作的开展,部分有资质的宠物诊疗机构作为社会力量将参与到犬类免疫工作中,将助力浦东新区狂犬病防疫工作迈上新台阶。

我国是人类狂犬病死亡人数第二高的国家,仅次于印度。虽然自2007年以来,我国人类狂犬病病例数一直在下降,但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威胁[14]。在狂犬病流行地区,超过99%的人类狂犬病病例由病犬传播[15]。因此,要降低人类狂犬病感染率,只能从源头控制犬类狂犬病,不断提高犬只狂犬疫苗接种率,并且有效地控制流浪犬。在同一健康的原则下,狂犬病的控制计划不仅涉及大规模的犬类疫苗接种,还涉及到实验室监测、稳定的预算分配、合理的犬只监管、疫病快速报告系统、犬类种群管理、国际合作、防止从其他国家引入风险动物以及风险评估等多种措施的实施,只有多管齐下,才能真正实现消除由狂犬病犬传播致人类死亡的目标[16]。

猜你喜欢

上海市浦东新区犬类浦东新区
“犬类友好型”商业体进入2.0时代
为“浦东新区法规”开启众筹模式
检察官业务研修制度构建及完善建议
浅谈犬常见皮肤病的诊疗
分析犬类动物的常见疾病和有效预防
上海市浦东新区设施农用地规划探索与思考
HOTS·HOTS 2017年度犬类摄影师大赛作品选登
行业协会在科技创新中的政策选择
浦东新区公立综合性医院医疗质量控制体系现况分析
对上海浦东新区政府职能转变的定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