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理论与专业理论协同育人路径研究
——“以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为例

2022-02-07王婉娟

江苏商论 2022年8期
关键词:公共事业思政课程

王婉娟

(宁波大学 法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将思政要素充分融入专业课程,结合授课对象的人才培养需求,科学规划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系统设计课程教学方法和案例,合理评价课程思政建设效果,既丰富专业课的理论内涵,又彰显思政教育的育人活力,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点。现有与课程思政有关的研究,主要在宏观层面重点阐释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具体内涵、焦点目标与基本要求①。中观层面提出要靶向挖掘专业课思政教学资源,推进“专业+思政”协同育人②,融合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③。微观层面主要关注提升教师认知,厚植教师的政治底蕴④。可见,在课程思政建设系统优化的基础上,应结合具体专业的认知和特点,以问题为导向,聚焦政治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实施理论和实践并举的考察和分析。

一、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明确课程建设目标

(一)围绕公民思想政治素养要求,落实价值引领

高校学生首先是普通公民,必须接受公民道德教育,形成公民政治素养。“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中,涉及“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理论知识,其中民族整体文化、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心理层次、公众政治文化等环境要素都将影响或制约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及其行为方式。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恰恰要求公民应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明礼诚信,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形成的民族整体文化的瑰宝。爱祖国的美好河山和灿烂文化,具有“四个自信”,忠于职守、服务社会、诚实守信、公民间和睦友好等,均已经形成了为公民所认可的、较为统一的社会意识形态。毫无疑问,充分融合这一思政教育资源和专业课理论知识点,可促进学生对公民思想政治素养和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双重理解。

(二)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目标,引导树立理想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生应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要具有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可以围绕十九大报告、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反复强调的“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创新型国家”等相关重要论述,一是介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涵、基本特征、对国家与社会各个部门的价值以及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过程和战略分析方法,让学生理解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二是通过展示智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芯”“神威·太湖之光”等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引擎向创新驱动转化的发展亮点,使学生感知创新战略对我国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快速成长的重要促进作用,引导学生主动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伟大责任,珍惜学习时光,树立远大理想,追求真理、勤于学习、勇于创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三)围绕大学的育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

大学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高层次人才,专业课教师要跟紧做实。例如,“公共事业管理”课程强调,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民都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协同共治正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路径,不论学生未来从事何种职业,都应有维护和发展公共事业的责任感。相应地,将厚德载物、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等思政要素在课程中传递给学生,提醒学生不忘作为“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责任担当,应“始终奋斗在时代前列”,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同命运”。这样,既能培养出在专业上追求卓越、自强不息、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又能培养出在社会上艰苦奋斗、服务国家、明德厚学的爱国者。

(四)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培育公共精神

“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是行政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公共部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的行政管理人才,这些人才必须具有“公共性”特质的思想政治素养。公共利益、公共价值是贯穿“公共事业管理”课程始终的基本价值,超越个人狭隘眼界和利己主义的公共精神,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因此,可从“公共性”的承担主体、场域和具体表现入手,分析大学生在公共领域中可以建构怎样的公共主体意识和公共理性。也可就大学生的公共精神现状进行调查和对话,了解在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全面渗透、公共领域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塑造面临着哪些挑战。

(五)围绕授课对象毕业生职业特点,提升政治素养

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后会有相当比例到国家机关和国营企事业单位工作。这样的职业特点对学生的政治理想、政治道德、政治意识和政治素养提出了极高要求。“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恰恰研究如何组织和管理公共事务。因此,可以围绕理想信念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向学生讲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理想信念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铸牢这些未来公职人员的思想根基。

二、思政理论与专业知识深度融合,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法

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明确后,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实现思政理论和课程理论教学内容的“水乳交融”。

(一)案例教学

根据“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相关内容,围绕上述课程思政建设目标的五大方面,充分挖掘思政教育的关键词,选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重大建设战略、十九届五中全会报告、“十四五”规划、中共中央的重要决议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等多个思政案例进行教学。例如,讲授“公共事业管理的若干基本问题”章节时,选取新冠疫情之下中国共产党、政府及社会各界及时、高效的抗疫工作为案例,引导学生总结公共事业的属性、公共事业管理的原则、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以及主体的基本公共职能,同时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政治素养。进一步,通过对国内外政府不同的抗疫举措和抗疫成果的对比,引导学生形成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自豪感。

(二)翻转课堂

“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部分知识涉及当下“00后”,因此加强学生对“思政要素”的情感共鸣十分必要。例如,“公共事业管理的模式与体制”章节围绕“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展开,可以此为契机介绍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为顺应人民的期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需要,我国政府“放管服”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的情况。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说说“我身边的‘放管服’”“我亲身体会的‘最多跑一次’”,引导学生体会“放管服”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三)理论研讨

该环节旨在提升学生运用思政理论分析公共事业管理问题的能力,形成“思政+公共事业管理”的双重理解。例如,公共事业管理者要努力实现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地区间平衡,以此为契机对“城乡一体化”建设开展思政理论学习和理论研讨。引导学生认识到,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建立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需要同学们未来的艰苦努力。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知识,课前搜集资料,课中充分研讨,如何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如何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使之与新型城镇化互惠一体,以此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勇于担当的责任。

(四)实践拓展

“公共事业管理”需要通过实践拓展课程思政的边界。可以借助校、院、系三级单位建设的各类重点专业智库、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平台,引入多位著名的公共管理领域专家的学术讲座作为课程思政的“课外课堂”。同时,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感受城乡中的公共事业管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树立职业使命感和荣誉感。还可以与“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大学生国创项目”“互联网+”大赛等学术研究项目相结合,鼓励学生从课堂案例和理论研讨出发,开展调研、讨论、科研和竞赛活动,建立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证明、再到成果产出的有机链条。

三、思政教育与学生情感形成共鸣,形成协同共进的有机体系

在精心设计的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认同、满意、共鸣,也可能出现疏离甚至抵抗等多种情绪反应。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与需求,实现课程思政的知识传授与情感共鸣。

(一)研究学生,因材施教

课程思政要培养多元创新人才,就要全面研究学生,科学识才,精准施教。课前可以以非结构化访谈、“群聊”的形式搜寻学生的专业知识建构基础、学习习惯与爱好;课中因势利导的案例研讨、提问和翻转课堂可以观察学生的思想、态度;课后采用“开放式作业”的形式引导学生搜集资料、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社会实践,密切关注学生的能力、价值观、对社会问题的兴趣点和话语特点。进而遵循差异性、探究性和合作性原则,分层分类引入不同的思政元素融入。

(二)隐性教育,形成合力

课程思政不是机械地宣讲与说教,而是要深入挖掘专业知识中的隐形思政资源并将其显化,更是要重视各个思政元素与课程理论的协同作用机制,最大化各元素形成的正向合力,“润物无声”地发挥思政育人功能。从学科与专业实际出发,在把握学科、学术、学生这三大基本面的基础上,通过语言和动作暗示、行为模仿、价值认同等方式降低学生对“填鸭式”灌输理论的逆反情绪,实现知识性与思想性的辩证统一。

(三)教学相长,稳步推进

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质量,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政教育能力是关键。教师应耕耘在相关专业的教学领域,对政治教育体系具备较为系统的运用能力。应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学习、组织力度,加强资金、技术和人员方面的保障,通过常态化培训、伙伴式学习等形式在教学和育人实践过程中实现师生教学相长。

四、完善综合评价与激励机制,拓宽教学改进空间

积极评价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反思思政要素与专业课程结合点的数量、内容、强度是否合适,了解学生对思政要素的接纳和主动应用情况,有助于进一步优化设计各个章节的思政教育要点和整体分布结构,提升教学效能。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思政教育的评价具有较强的复合性。授课教师可全过程评价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情况,观察学生是否实现了思政理论的“内化”;学业导师可以评价学生经过课程思政教育后,对职业和社会发展的认知变化;辅导员可以观察学生在专业性、公共性较强的活动中的参与度、主动性和完成度的改进情况;学生则可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个人接受度进行评价,也可以评价经过学习后,在多大程度上接受并愿意全力以赴地实现这种他认同的、有价值的观念和事业。

(二)评价方法过程化

虽然定量评价是当前绩效评价的主流方法,但学生政治素养的形成和提升需要循序渐进,不同时点的量化评价结果可能差异较大。因此,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应注重过程性和描述性评价,而非简单的量化排序。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纵向发展是最值得重视的指标,建立行为导向的评估指标体系,实施行为观察评价、关键事件评价或行为锚定等级法,更有利于确保过程化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反馈性,也可以进一步拓宽教学改进的空间。

(三)激励机制多样化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典型的组织化行为。引导和控制专业课教师个体的行为指向组织战略目标,综合运用各类奖励措施和有针对性、操作性的政策性工具,形成多层次、系统化的正向激励体系,能提高主动实施课程思政改革的专业课教师的获得感。实施项目资助、精神或物质奖励、与教学成果挂钩、参与教学评奖、将课程思政教学成果作为职称晋升或奖励性绩效评估的参考依据等都将完善课程思政建设的中长期激励机制,提高教师教学创新的自我效能感。

注释:

①李晓培,胡树祥.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话语表达与当代意义[J].思想教育研究,2021(01):100-104.

②谭术魁.瞄准育人目标靶向挖掘资源——对一流大学公共管理本科学生课程思政的思考[J].高教学刊,2020(10):21-24.

③王振雷.论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三维进路[J].思想理论教育,2019(10):72-75.

④王莹,孙其昂.高校课程思政教师的政治底蕴:学理阐释与厚植路径[J].高校教育管理,2021,14(02):88-97.

猜你喜欢

公共事业思政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发展现状及问题探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新时代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水平的路径选择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转型的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