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数据的集团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研究

2022-02-07刘雯茜孙宏斌

江苏商论 2022年8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中心财务

刘雯茜,孙宏斌

(佳木斯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在企业的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基于财务共享中心的应用范围虽不广泛,但是十分重要。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基于大数据的财务共享中心的运用是一种必然趋势。在集团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企业规模的逐年扩大,财务共享中心能在企业发展中真正促进企业各项业务流程的规范化。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将财务人员从烦琐的核算工作中解脱出来,是集团企业进一步抢占市场,不断扩张的重要工具。本文通过对大数据环境下集团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研究,分析了集团企业在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问题和对策,为企业更好地建设财务共享中心提供参考。

一、大数据及财务共享中心概述

(一)大数据的基本概念

大数据是指通过各种各样的来源方式得到的数据,形成的庞大数据组。各主体在应用过程中,往往希望能从中迅速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在实际应用中大数据主要是指微观经营主体在开展运营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对数据的批量化处理。大数据往往数据量特别大,而且变化较快,分析难度较大。

(二)财务共享中心的基本概念

财务共享中心是企业在财务管理中的最新应用,将集团企业母子公司中的财务人员以及业务汇总集中到一个新的总中心,将财务信息系统以及现有的IT技术相结合,重造业务流程,为集团企业提供能够省时省力的财务服务。财务共享中心真正实现了流程标准化,解决了财务职能重复投入的现象,极大程度地降低了财务管理中效率低下的现象,是企业管理职能的一种总和。但是企业建立财务共享中有着一定的条件,必须符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然会适得其反。

(三)财务共享中心形成的理论基础

集团企业是一种大型的企业形式,涉及众多子公司。母子公司管控理论认为母公司对子公司具有绝对的控制权和管理权,在这种情况下,母公司需要全面掌握子公司的财务情况,对子公司实行集中管理,财务共享中心的应用能够真正实现母公司掌握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大数据与财务共享中心的关系

大数据与财务共享中心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大数据模式可从总公司下属分公司手中提取相关财务数据,并进行集中处理、分配与再造。进而提高公司财务处理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数据录入时间、财务处理时间、业务审批时间等。最终提高集团企业整体的财务处理效率,解放更多的财务人员,使其投入到公司财务战略分析和战略制定的工作中。

(五)大数据下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必要性

1.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集团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是在集团企业具备完整组织架构的基础上进行的,对集团企业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要求较高。财务共享中心可以保证会计记录和报表编制的规范性和统一性,同时削减每个分支机构的财务人员,降低公司的压力和负担。集团企业运用财务共享中心。

2.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中国集团企业的财务共享中心依然以核算、资金管理、支出控制等职能进行应用,对基础财务数据进行数据提取与整合,并进行预算、预测、成本、绩效分析等。在集团企业内运行财务共享中心,在节约成本的同时,能更好地梳理企业组织架构,实现集团企业的有效管控。保证在价值保值的同时进行价值创造,为集团企业的发展提供实时决策支持,实现管理与财务的整合,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这样也有利于促进企业标准化发展,大大减少简单重复的工作量,从而有效降低运营成本。通过财务共享中心加速企业标准化的进程能够保证财务流程得以标准、顺利地完成。

二、集团企业建设财务共享中心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核心价值财务工作缺失

现阶段,集团企业为了更好地促进财务工作效率的提升,积极建立大型财务共享中心。在建设过程中,针对财务共享中心的需求,建立了相对应的财务共享机构,设置了财务共享岗位。依照财务共享中心的建造体系,增加了硬件设备设施以及软件设备设施的资金投入。但是相对于集团企业整体发展而言,面对建设财务共享中心所需要的强大资金,已经严重超出了企业自身的承受范围。与此同时,集团企业为了保证财务共享中心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与企业的业务更好的衔接,企业还外派财务共享中心人员学习,学习的周期较长,造成的人工成本较大。财务人员在学习的过程中,虽然对财务共享中心的操作以及功能等内容进行了有效的学习,但是由于集团企业的经济业务相对复杂,在学习过程中,财务人员很难将集团企业真正的经济业务与财务共享中心有效地结合起来,造成了学习结果差强人意。从集团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结构内容来看,十分复杂,这也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建立之后对成本问题重视程度不足,导致没有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

(二)绩效考核措施滞后

大部分管理者和员工支持财务共享中心,也有一些员工对财务共享中心的作用认识不清。可见,在企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没有将财务共享中心与员工的利益进行有效融合,尤其是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没有将员工的利益与财务共享中心的发展结合起来,没有形成有效的绩效考核指标融合,导致员工对财务共享中心缺乏足够的认识,影响了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和使用。

(三)信息系统整合程度不高

现阶段,从集团企业信息流动性的相关内容来看,财务共享中心建立之后需要较高的信息流速度和质量与其相匹配。但是目前集团企业现阶段的信息依然掌握在财务人员手中,没有及时上报,直接影响了企业的信息流动速度和信息质量。在这种情况下,财务共享中心很难详细地展开工作。从集团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主要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管理者对信息系统整合程度不高,对这些内容不够重视,财务共享中心的财务数据信息报告不能及时地反馈企业的经营管理、盈利能力。

三、集团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对策与结论

(一)对策

在此基础上将绩效考核指标与财务共享中心紧密融合在一起,在实务操作的过程中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将财务人员的绩效考核指标与财务共享中心内容紧密联系,并且不断进行创新。二是建立培训机制,有些集团企业虽然有培训计划和方案,但是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在培训的过程中注重绩效考核指标与员工利益的有效结合,强化边缘知识的培训和学习,保证技术水平得以全面提升。三是建立专门监督管理机构,集团企业为财务共享中心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和岗位。四是优化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财务共享中心虽然在很多方面得到了提升,作用得到了发挥,但是财务共享信息化的平台还需要不断优化。要针对现有的技术现状不断进行创新,尤其是信息处理的技术和信息分析技术,是保证财务共享中心施行的关键性因素。要强化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推进。集团企业在对财务共享中心的模式进行强化的过程中,要不断针对信息技术进行强化,尤其是大数据分析的相关数据。大数据分析能够更好地掌控市场的发展状态,能够根据企业众多的财务数据信息自动形成对比分析,发现企业在利润分配、运营资金管理、融资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这对于企业优化管理,提升核心竞争能力意义重大。

(二)结论

从集团企业的角度来看,在建设财务共享中心的过程中针对企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最终才能达到提升组织效率化,强化信息流动速度,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目的。同时,集团企业内部的管理者也应该加强员工技术的支撑,培养高水平的信息技术人才,为财务共享中心更好的应用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作为管理者和内部的工作人员应该从思想上重视财务信息技术对于集团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保障信息技术安全。随着集团企业大数据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进一步完善,集团企业经营管控水平才能获得全面提升,并全面提高发展潜力,这对于集团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中心财务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