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许鞍华电影中战争题材的人文关怀

2022-02-03董瑞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许鞍华人文关怀

摘 要:许鞍华导演的两部战争题材电影作品《投奔怒海》与《明月几时有》都表达出一种人文关怀,从《投奔怒海》到《明月几时有》,叙事方面发生了如下变化:叙事主体从旁观者到参与者、叙事方式从冒险到纪实、叙事风格从冷冽到平静,这些叙事变化展现了其不同阶段在人文关怀表达上的差异。同时,其人文关怀的形成与其个人经历有关,当许导演把它运用在战争类型的电影中时,具有了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许鞍华 人文关怀 战争电影

许鞍华导演是香港电影新浪潮的代表人物,其早期作品风格多样,拍摄《女人四十》后,其电影多以女性为主角,影坛也注重研究其女性电影中的女性意识及现实主义,而忽视了她其他题材的电影展现的人文关怀。其实,许鞍华的拍摄题材除老年女性群体的养老困境(《天水围的日与夜》)、中年妇女生活情感的双重压力(《女人四十》)、年轻女性的自甘堕落(《第一炉香》)外,也将镜头对准了战争历史,如1982年的社会题材战争片《投奔怒海》与2017年的历史题材战争片《明月几时有》。两部电影在人文关怀的表达上达成了一定默契,又在叙事主体、叙事方式、叙事风格上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对时隔三十五年的两部战争电影进行对比分析,我们能发现处于不同阶段的许鞍华在人文关怀表达上的相同与变化,并由此探讨其渊源与意义。

一、人文关怀的叙事新变

(一)叙事主体:从旁观者到参与者

《投奔怒海》与《明月几时有》同为战争片,前者主题是战后的社会发展和百姓安顿问题,后者则展现战争带给革命者及其家人的痛苦。不同主题中的主角背景也各有差异,许鞍华通过塑造不同的主角性格和经历表达自己的人文关怀,叙述战争带给人们的伤痛。《投奔怒海》的主角是日本摄影记者芥川先生,他通过镜头记录了越南解放三年后人民的生存实况,从旁观者的角度目睹了女主角琴娘一家的惨状。这里的旁观者不仅是作为一名记者来记录,更是作为一名非越南人民来体验越南战争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巨大影响。如琴娘的大弟在捡废铁时因摸到垃圾堆里的手榴弹被炸死,琴娘的母亲因经济窘迫卖淫,最后自杀,这些都是战争带给普通人的痛苦。以旁观者的视角进行叙事,既是许鞍华的叙事手段,也增加了电影的真实性。芥川先生这个旁观者的闯入,撕开了《投奔怒海》中和谐新经济区虚伪的面纱。这时,导演并没有特意刻画男性这一性别的特殊位置,只是单纯地以旁观者的角度描述战后的生活。《明月几时有》讲述了香港教师方姑帮助茅盾等文人逃离香港,又加入后方抗战队伍的故事。相对于《投奔怒海》的叙事主体,方姑从战争的旁观者逐渐成为战争的参与者。在参与营救茅盾先生的活动后,方姑的身份开始转变,从目睹战争到真正地参与战争,对战争本身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为了保护队友,方姑不得不放弃营救母亲的计划;为了保护国家,方姑不得不放弃与男友李锦荣一起逃离战乱的愿望。与市场上其他的战争片不同,导演以女性为主角,而不是讲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属。作为战争的亲历者,方姑展现了女性参与战争时的先锋姿态,承担着牺牲的危险,同时也透露着女性角色独有的温情与坚韧。另外,影片增加了母女感情线,塑造了多重身份,承载戏剧冲突。在许鞍华的演绎下,《投奔怒海》与《明月几时有》隔渊对话,一部披露战后越南政府的虚伪与残忍,一部直击战争的痛苦与分离,投入了人情味的关怀。叙事主体有差别也有契合,是导演不同时期的叙事手段。三十年来,许鞍华的关注对象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通过分析各自的特点,可以窥探出导演对人文关怀的新注解——历史的洪流满载悲欢离合的故事,故事里的平凡人或主动或被动地体验五味杂陈的辛酸。

(二)叙事方式:从冒险到纪实

“我们将大场面兼收并蓄,一次过拍好,只用一个shot拍,我估计以前没人试过这样拍摄,觉得很过瘾。其实这样会拍死cameraman,而且很大risk。”a许鞍华导演提到在拍摄《投奔怒海》时采用了很冒险的方式去表现剧情,深谙电影技巧的她,用各种镜头切换画面,远景、长景、中景、特写等运用自如。在处理刘德华饰演的祖民在船上被枪杀这一情节时,导演先用全景展现岸上持枪的军队,传达出坐船出逃只是一个圈套的信号;再用摇镜头展现周围的大环境,除了岸上的持枪军队,还有海上的一艘载满士兵的轮船,两方夹击射杀祖民轮船上的逃亡者;一阵枪响后,近景下是士兵在检查是否有漏杀,此时再出现祖民死不瞑目的特写镜头,一束强烈的白光打在祖民脸上,烘托恐怖氛围,镜头和灯光的混合作用表现出军队的惨无人道,观众的情绪逐渐达到高潮,似乎与剧中人物共命运。除了轰轰烈烈的屠杀外,导演有意将离别的痛苦与团聚的幸福并列,增加影片的戏剧冲突性。琴娘刚买好大弟最喜欢的鱼,希望一家人聚在一起享受美味时,大弟却在她的眼前被炸死。这一情节是导演对战争的控诉,是战争毁掉了无数个“琴娘”眼前的幸福。與充满跌宕起伏的情节和各种拍摄技巧的《投奔怒海》不同,《明月几时有》偏爱用伪纪录片的形式描绘日常,镜头中充满了琐碎的细节,给观众亲切真实的代入感。场景里吃饭、谈话、逃跑、处理尸体的细节平实自然,并无较大的戏剧冲突。全篇最大的冲突仅有两处,导演都有意地放弃了冒险的拍法,却同样扣人心弦。第一处是李锦荣在日本军队内做间谍,面对军官“七步诗”的刁难,当枪口快指向他时,导演并没有特意展现出李锦荣的慌乱,反而突出他的沉着冷静。他答出:“明月几时有,月如钩,何时相约黄昏后;明月几时有,月当头,何解一段离愁;明月几时有,上高楼,何时才是团圆时候。”这几句诗词既是李锦荣的答案,也是《明月几时有》的中心思想,蕴含着对何时才能抗战胜利的期盼,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电影中另一处较大的冲突是母亲被日本军队抓走后,方姑面临营救母亲和守护地下组织的两难选择,没有咆哮和冲动,只是静静地蹲在路边抽泣,她的心里有了选择。除拍摄手法和故事情节是伪纪录片式的电影语言外,影片的后半部分还剪入了现实中许鞍华与市区中队队员彬仔的访谈片段,历史与现实交汇,给观众一种纪录片回忆录的体验。从早期用各种冒险的拍摄技巧来表现主题,到现在偏爱纪实的拍摄和剪辑手法,许鞍华的作品始终都是她当下的风格表达。两部影片的叙事方式近乎对立,一部冒险,一部纪实,很难评判哪一部更好,但电影票房以及豆瓣的高评分都足以证明两部电影同样吸引观众。

(三)叙事风格:从冷冽到平静

对比《投奔怒海》与《明月几时有》,我们能发现两部电影虽都是战争片,都在回望战争的残酷,但它们的叙事基调是截然相反的。《投奔怒海》侧重于展现战争的惨烈,从菜市场抓壮丁、鸡场强杀“罪犯”、新经济区活人挖地雷等几个情节正面控诉战争的残酷和政府的冷漠,画面中充斥着枪杀、自杀、爆炸,是血腥残忍的,明显大胆的政治色彩隐喻其中。同时,电影充斥着悲观主义:刘德华饰演的祖民本已坐上逃离越南的船只,却被执政党枪杀在岸边;阮主任留学归来革命二十年,却依然逃不过被改造的命运;琴娘的父亲战死,母亲卖淫后自杀,大弟被手榴弹炸死;一心想要帮助琴娘逃走的芥川先生被汽油活活烧死……电影中每个正面角色的结局都是惨烈的,最后只有琴娘和二弟坐上了船逃走。他们的命运如何,导演没有给出具体的结尾,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但我们可以洞察出电影的主题是残酷与冷冽的。三十五年后,《明月几时有》上映,从片名上我们可以略知这是和《投奔怒海》不同风格的战争片。一部豪迈悲壮,另一部温煦诗性。《明月几时有》全片的枪战情节仅有三处,后半部分方姑母亲被抓的高潮情节也没有拷打的画面,这在战争片中是少见的。许鞍华没有用流血、枪声、酷刑来揭露战争的残酷,而是用内心的争斗来表现人物的纠结、无奈和成长,以此来完成观众情绪的积淀,侧面烘托战争的悲剧色彩。如在母亲被杀和市区中队被暴露之间,方姑选择放弃营救母亲,这是她主动选择的结果。同时,电影中增加了很多文艺的情节,台词中常出现中国的古典诗词,许鞍华的文学匠心得以承载。诗性的台词与梦幻的意象相互渗透,共同升华了期待和平的主题。如“明月几时有”诗句中的“明月”既是自然的又是政治的,既是历史的又是当代的,是使李锦荣幸免于难的“救命稻草”,是日本军官难以理解的中国文化密码,是贯穿电影的意象,蕴含着对和平的期待。表现出这种期待的并不只有历史书上的传奇英雄,还有无数像方姑和李锦荣一样的小人物,这继承了许鞍华早期形成的历史与社会洪流对个人宿命影响的宏大叙事习惯。b与早期不同的是,许鞍华现在的电影带着一股平实中的温情、崇高和美感,不再悲观,从中能感受到许鞍华对生活、生死的态度,淡然从容,没有过度的悲伤,有着难以言说的平静。c从冷冽到平静,变的是许鞍华电影的叙事风格,不变的是在充满大英雄的主流电影叙事中,同为悲剧风格的电影以死亡和离别为结局,对历史洪流中的小人物进行人文关怀,反对战争,渴望和平。

二、人文关怀的渊源与意义

从香港电影新浪潮走出来的导演,大概只有许鞍华的作品总是透露着人文关怀的意识,在商业与艺术之间尽力保持平衡。究其原因,可能与许鞍华生活与成长的经历有关。五岁之前的许鞍华与祖父母生活在澳门,在这段日子里,她背诵了《唐诗三百首》,尽管不是很懂,但大人们总是让她背诵,她就站在那里背。大人们都喜笑颜开,她自己也很自豪。许鞍华自己说,她对中国山川风貌的理解几乎全部源自古诗词里面的描述。成为导演后,许鞍华不自觉地把这种理解带入自己的电影创作中,《明月几时有》中的诗词情怀便是来源于此。后来,她辗转澳门与香港,取得文学硕士学位后,又去伦敦深造学习电影,学成归来成为胡金铨的助手,做助手的这段经历让她发现了自己做导演的潜力。到香港无线电视台做编导时,她拍摄了一系列纪实风格的纪录片,这也影响了她之后电影的风格——用纪实风格的视听语言表现人文关怀。随着年龄的增长,许鞍华的作品似乎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具有巨大的戏剧冲突性,而是更着重表达社会价值导向和东方美学诉求。关于社会边缘议题的电影主题成为许鞍华的表达重点,如年老佣人的养老困境(《桃姐》)、中年男人的不甘和迷惘(《男人四十》)等。诸如此类的主题都指向了许鞍华的电影价值——更加关注社会边缘群体,展现文学素养下的人文关怀。同时,导演更偏爱用东方诗性美学来打造叙事氛围,展现独特的美学诉求。相对于《投奔怒海》的轰轰烈烈,《明月几时有》似乎有意颠覆和抵抗传统战争片血腥的战斗场面,转而用饱含东方诗意的台词和平淡纪实的影片基调,来挖掘人物价值之类的意识形态属性,这或许是许鞍华的编导理论素养在起作用。此外,作为一名女性导演,许鞍华也许更容易触摸在男性话语权影响下被忽视的女性经验。这是她的作品独有的,是其充满人文关怀的原因之一。

《明月几时有》与《投奔怒海》同为战争片,给观众提供了另一种看待战争的视角。电影中表现出来的人性引起观众的思考——战争不可以继续。战士也是人,也会畏惧死亡,也会有平常人一样的噩梦和伤痕。为了国家和民族,他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甚至是家人的生命。方姑放弃营救母亲,蹲下抽泣,她是时局所迫下的“不孝子”;琴娘为了钱去扒“鸡场”死人的衣服,虽无奈却给观众真实感。观众不会为此觉得她们可耻,反而能感受到残酷的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历史题材战争片的创作在我国电影发展史上十分久远,它们大都倾向于塑造高大的个人英雄主义,忽略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和边缘人,如《建国大业》《建党大业》《辛亥革命》等。许鞍华的《明月几时有》似乎给了其他导演一点新的思考,并带来了一些改变。许鞍华坦言自己是一个悲观的人,但她的作品中体现的人文关怀重在弘扬人性中的真善美,让观众从处于时代困局的小人物身上重新审视战争历史,表达了对永远和平的希望。

三、结语

从《投奔怒海》到《明月几时有》,许鞍华在人文关怀的表达上有了些许变化:叙事主体从旁观者到参与者,叙事方式从冒险到纪实,叙事风格从冷冽到平静。这些改变使观众产生了认同感,体现出许鞍华特有的价值导向和美学诉求,这是她的成长。但两个阶段的许鞍华都将小人物的命运放入时代洪流之中,这不是在剥离主流英雄人物,而是选择向“默默无闻”的英雄致敬。时代在变化,镜头在转换,不变的是许鞍华作品里展现的人文关怀。在“无脑式”电影口碑越来越差、深沉式電影数量更加稀有的今天,带有人文关怀的创作似乎可以成为中国电影创作的新方向。也许,电影市场的下一个大救星就是充满人文关怀的深沉式电影。

(指导老师:董文桃)

a 邝保威:《许鞍华说许鞍华》,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6页。

b 王乙涵:《许鞍华电影的中产阶级女性表达》,《电影文学》2018年第5期,第70页。

c 崔淑慧、游弋:《许鞍华电影中的人文关怀》,《东南传播》2019年第2期,第47页。

参考文献:

[1] 崔淑慧,游弋.许鞍华电影中的人文关怀[J].东南传播,2019(2).

[2] 董蕾.《明月几时有》:许鞍华战争题材电影创作的叙事新变[J].名作欣赏,2020(26).

[3] 毛尖.凉风秋月:许鞍华电影中的风景和中国势能[J].南方文坛,2019(4).

[4] 李旗.许鞍华电影的日常生活审美[J].电影文学,2019(12).

[5] 江婉琴.小人物的现世安稳:许鞍华老年题材电影女性形象现实意义[J].长春大学学报,2020(3).

[6] 王林栋.《明月几时有》的女性主义色彩[J].电影文学,2018(3).

[7] 王秀芳.文学与女性视野下的许鞍华电影[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6).

作 者: 董瑞,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学与传媒。

编 辑:赵斌 E-mail:mzxszb@126.com

猜你喜欢

许鞍华人文关怀
许鞍华:年轻人失去了什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与对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存在的问题及强化对策研究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论许鞍华电影中的城市日常生活空间
许鞍华:中国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自觉继承者
许鞍华:安静的电影有力量
《玉观音》与别样许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