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影与浮尘(组诗)

2022-01-25李勇

湖南文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山塘

李勇

习惯了管中窥豹,仰望和嗟叹

现在,转换了视角

万米高空鸟瞰,好似一切都在掌控中

逶迤的龙骨,轻拍着机翼

天山的容貌和真身,在视野里游走

披雪的峰峦,闪烁耀眼的白

即使炎炎六月,也无法褪去寒凉的凛然

沟壑如推演的沙盘,峰尖如列阵的星宿

云朵轻飘,而阳光锐利

切割出明暗的光斑

“如果回到尘世中去,任意走进它的

一条神秘的掌纹,都会迷失”

犹如一颗绝望的沙砾,一粒无助的草芥……

“先生,您要喝点什么?”

推着餐车的空姐俯身笑吟吟问我

河水轻漾,如丝绸滑动

河道如翕动的鱼嘴,吞吐

船只、乡音,水面氤氲着人间烟火气

白墙灰瓦,鳞次栉比

沿河而居的人家,枕水而眠

水阁、木楼、廊棚,绰影幢幢

石桥顾影自怜,深巷曲径通幽

雕花的木格窗棂爬满了绿藤,似要掩饰

木纹里浸透的经年往事

傍晚,柔和的灯光点亮风情

淤积的历史又活过来了

染坊、当铺、书院、戏台、茶馆、小酒店

一盏杭白菊,去火清心,适宜独坐

一坛花雕酒,活血驱寒,适宜群聚

老通宝早已不见,而桑园还在,春蚕还在

蚕茧抽丝变成了乌锦、丝绵

林先生没了下落,而林家铺子

还在开张,铺子里经营着特产

拷花蓝布、白水鱼、姑嫂饼、定胜糕、熏豆茶……

河水轻漾,如丝绸滑动

河道如翕动的鱼嘴,吞吐

船只、乡音,水面轻晃着水乡迷离的梦境

先生一袭长袍坐在广场上

右手夹着香烟,注视着熙来攘往的游人

注视着他笔下虚构的鲁镇

鲁府、赵府、钱府,乡绅府第,看客盈门

土谷祠里大梦已醒

静修庵已装不下一颗静修的心

利济当铺、锡箔店、油烛坊、古玩商铺

牌坊、戏台、茶馆、乌篷船……

还原先生笔下的场景和众生

百草园还在,泥墙根下的蟋蟀已不再弹琴

三味书屋,先生早年刻下的“早”字依然犀利

塾师寿镜吾的戒尺还在讲案上威严着

藤蔓攀上垣墻,垂柳戏钓游鱼

河汊纵横,石拱桥连接的情节

似乎还在先生的笔下延伸

游人争相偎依先生瘦硬的脊梁

以合影为荣。而先生

安详如常,面容清癯、冷静

在咸亨酒店,我用土陶碗喝绍兴黄酒

就着茴香豆,细细品味先生笔下

乌有之乡的真实和幻境

从西北到江南,七千里

从阊门到虎丘,七里

山塘接纳了一个异乡人的风尘

政声人去后

一千多年前,苏州刺史白居易主政开挖

山塘河,留下姑苏第一街的美誉

青梅熟,枇杷黄

梅雨时节,夜晚的山塘街

弥漫着一种说不出的韵味

“银勒牵骄马,画船载丽人”,是昔时光景

吴侬软语,金粉世家,小桥流水,画舫游船

是不变的风情,引得游人竞相消费

苏绣、旗袍、桃花坞年画、碧螺春、青梅酒

蟹黄汤包、梅花糕、松子糖、鲜肉粽

小巷深处,隐约看见了美食家陆文夫的背影

枫桥不远,寒山寺不远

钟声还未从唐朝传来,渔火却随处可见

烛照幽暗的水面,游船像是在打捞历史的陈迹

在七里山塘,我无意探古寻幽

走走停停间,却被一曲苏州评弹《枫桥夜泊》

击中了软肋,顿时浑身酥软

钱塘江北岸,月轮山上,一塔兀立

曰六和,据云为镇抑江潮水患而建

梅雨季,天空湿漉漉的,阴云压低

仿佛要掉下来,雨声如梵音,时远时近

阶梯环绕,塔内昏暗,而外廊轩然

拾级而上,腿肚发颤兮,气喘如牛

登高远眺,沉静的江面一桥飞架,气势如虹

漫山苍翠,烟岚如练,心胸顿觉开阔、通达

六和致祥,和居塔心,也居人心

怀揣陡峭之心者,枉登临

责任编辑:易清华

猜你喜欢

山塘
走过御碑亭,踏寻从山塘到虎丘的七里诗意
驻足山塘古戏台,体验繁华新风尚
走进虎年,步入山塘,体验潮流传统并济的苏式生活
山塘,从来悠然
光伏储能式虹吸管在山塘治理中的应用初探
金山廊下 古朴山塘
贵州山区山塘整治设计探讨
江西上饶市广丰区山塘整治工程综合整治研究
七里山塘慢慢走
重点山塘除险加固工程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