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幼儿户外活动的思与行

2022-01-23

好家长 2021年12期
关键词:我园户外活动动作

文 朱 琴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幼儿园每日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户外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重要环节,对幼儿充满了吸引力和乐趣。

因此,在全面推进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我园就户外活动的开展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前期情况分析

通过实地观摩、日常督查的方式,教师发现前期户外活动呈现两种状态。

第一种是只抓不放:由教师“自编、自导、自演”,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规定材料,完成规定动作。

优点:教师的组织和幼儿的活动比较有序,幼儿的动作训练循序渐进,规则意识强。

缺点:以教师为主,注重预设,很少让幼儿参与,忽略幼儿的想法,幼儿有消极等待的现象。

第二种是全放不管:教师把幼儿带到户外,完全放手,幼儿自己选择材料,想玩什么由自己决定,教师无指导、不干预。

优点:幼儿完全自主。

缺点:多数幼儿处于摆弄、搬运玩具状态,运动和动作训练较少。

基于以上情况,我园采取了以下措施:

措施一:理论指导。《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体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指南》中也指出:“幼儿体育活动兴趣的激发、基本动作的发展以及身体素质的提高,都是在身体运动的过程中逐渐获得的,体育就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的教育。”

同时,《指南》围绕幼儿身体素质也提出了“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和“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的发展目标。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有计划地开展适宜幼儿的体育活动。

二是有目的地将幼儿基本动作的发展与身体素质的提高有机结合。结合理论学习,我园组织开展了专题教研活动。

措施二:倾听心声。户外活动应该是幼儿喜欢的,有幼儿的创意和想法,是幼儿真正需要的。幼儿需要怎样的户外活动?教师需要倾听幼儿的心声。教师通过交流和调查,发现幼儿喜欢玩野战区的游戏,喜欢骑行、玩沙、滑滑梯、玩足球、玩滚筒等。为此,我园将户外活动进行了初次调整。

二、户外活动调整

我园将时长一小时的户外活动分成了三个阶段。

一是专项技能训练(走、跑、钻、爬、跳、平衡等训练,时长为10~15 分钟)。目的:结合发展目标,对基本动作进行练习、纠错和指导。

二是体能游戏练习(将之前技能与多种材料组合,形成情境游戏或体能循环,时长为15~20 分钟)。目的:通过游戏情境和多样的游戏材料,激发幼儿运动的兴趣,避免枯燥的反复练习。

三是自主游戏(教师散开站立,幼儿自主选择所喜欢的游戏:沙池、户外建构、骑行、野战、攀爬、安吉梯、饲养角……时长为30 分钟。)目的:通过宽松的氛围、自主的方式,满足幼儿自主游戏的愿望。既实现增强体质的目标,又让幼儿充分接触户外环境、实现多领域融合发展。

经过两周的实施,教师发现,幼儿户外自主活动的热情非常高,其运动量明显提高。同班级幼儿间的结伴合作意识增强,交往能力明显提升。

同时,教师的目标意识和主动意识也得到增强。但是,教师在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幼儿不知道班级集合地点在哪里,入园秩序较乱;技能训练无计划;幼儿自主游戏时很兴奋,但多数幼儿只喜欢在本班站点附近进行小范围活动。

三、户外活动优化

优化一:改进预约牌,规范入园秩序。原先的预约牌忽略了幼儿的认知经验。我园将班级一周预约表换成了线上表格,将门口的预约牌更新为每天的大图标呈现方式,方便幼儿在每天入园时查看。各班教师带领幼儿进一步熟悉幼儿园各类户外场地和方位,统一行走路径。同时,我园为幼儿增加手环,针对性地给予帮助。

优化二:梳理各年龄段幼儿体育活动的目标和要求,形成参照表,方便教师翻阅和使用。各年龄组结合《指南》,进一步梳理幼儿动作的发展目标和需求,形成体育技能参考表,并将体育技能参考表里的内容融入每月、每周锻炼计划里。专项技能游戏材料人手一份,增加游戏和材料,减少消极等待现象。

优化三:引导幼儿自主游戏。幼儿之前在教师组织下开展户外活动,对自主活动难以很快适应,不知道去哪里玩、玩什么。幼儿只会跟随教师到附近场地进行观看或小范围玩耍。教师决定静观其变,明确游戏玩法和要求,等待幼儿转变思维。

两周后,教师惊奇地发现,幼儿已经了解户外活动的构成模式,每天来园都主动了解班级活动的场地,会根据规定线路到达指定地点。同时,幼儿的自主游戏已经从同班、同年级,发展到不同班、不同年级的混龄游戏。

优化四:我园还针对户外热门场地扎推、部分场地闲置等情况,采取相应对策。

一是增加游戏材料和场地,满足幼儿户外游戏需求。

例如,在热门的沙池区增加雨鞋,在野战区提供玩具枪,供更多幼儿游戏,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

二是对不热门的场地进行调整。

例如,有的幼儿想在户外小木屋进行游戏活动,我园因此增加了角色区、娃娃家游戏材料、阅读书本等,让户外区域能够吸引幼儿。

优化五:游戏材料归类摆放。教师将户外玩具柜重新归类摆放并做好标记,做到就近取材,游戏材料、游戏内容和游戏地点互相匹配,方便幼儿自主取放。教师注意观察和记录幼儿游戏的状况,提醒幼儿归类摆放玩具。我园还在户外自主游戏音乐结束前增加语言提示,提醒幼儿整理玩具后再回班集合。

教师通过前后两个阶段的探究和实施,让幼儿对户外活动的热情越来越高,参与性越来越强,幼儿园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幼儿的欢声笑语。

猜你喜欢

我园户外活动动作
户外厨房诞生记
爱为本 绘美好
美育生活,艺术人生
幼儿园户外活动组织的研究
浅谈幼儿园户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幼儿园户外活动组织的实践探究
户外活动开始啦
动作描写要具体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幼儿园乡土环境系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