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幼儿在民间游戏中获得全新体验

2022-01-23

好家长 2021年12期
关键词:童谣玩法民间

文 黄 倩

民间游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民间游戏需要的道具大多简单,游戏环节充满趣味,教师可针对幼儿的活动需求,利用多种途径,搜集、整合传统民间游戏素材,设计、开展多种游戏活动。

一、幼儿园教育中民间游戏的价值

(一)有利于幼儿学习兴趣的激发

民间游戏不但趣味性强,而且内容丰富。幼儿具有模仿性强的特征,他们普遍对角色扮演类游戏感兴趣,如“皮影戏”“木偶戏”等。

幼儿在接触这类角色扮演民间游戏时,能有效提升想象力、创造力,以扮演的角色为基础揣摩人物角色的语言和行为。幼儿不仅被激发活动兴趣,也获得了新体验。

(二)有利于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

很多民间游戏活动都需要配合朗朗上口的童谣才能开展,而童谣是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获取的有关社会以及自然知识的高度浓缩。

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吟唱童谣,能将社会自然知识融入知识体系中,进而提升自身认知能力。幼儿吟唱童谣的过程也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过程。对较内向的幼儿来说,吟唱童谣能促使他们在活动中建立自信心,促进语言发展。

二、幼儿园教育中民间游戏的应用策略

(一)创建民间游戏环境,融合时代气息

传统游戏是时代的产物。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往的游戏内容和玩法不一定适合当今幼儿。

因此,教师在提升民间游戏区域时,要在游戏环境构建中渗透新时代特色,让传统民间游戏焕发新颜。

教师需要在场地、道具等方面做好准备,充分考虑幼儿现实需求,结合幼儿兴趣,创设他们喜爱的游戏情境,引导幼儿感受新游戏的快乐。

例如,在“抓子儿”游戏中,教师不直接引导幼儿学习玩法,而是出示游戏材料,鼓励幼儿回家查找资料,探究游戏玩法。

幼儿在父母的帮助下,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获得相关经验,并将发现融入游戏经验,在游戏分享过程中共享游戏玩法,推陈出新。

(二)整合民间游戏区域,丰富活动内容

幼儿园区域游戏划分了不同功能区,在开展传统民间游戏时,有的传统游戏需要特定的场地和器材,如投沙包、跳绳、打陀螺等,这些游戏涉及安全问题,需要教师做出合理设计。

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幼儿园不妨建构一个传统民间游戏区域,让幼儿有机会进丰富游戏玩法,积累游戏经验。

当然,也有一些传统民间游戏对场地的要求不高,教师不妨将其合理融入其他区域中。

例如,“捻捻转”游戏只需要很小的平面:可以是地面,也可以是桌面;游戏“捏泥人”可以被设置于手工区域;游戏“叠纸”可以纳入幼儿游戏中。教师要学会合理整合游戏区域,让幼儿体验丰富多样的民间游戏。

(三)优化民间游戏组织,提升幼儿经验

民间游戏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有悠久的历史,具有益智性、启迪性和运动性。

有的传统民间游戏的内容和玩法对幼儿来说较陌生。教师在组织游戏活动时,要对游戏进行创新,在游戏中歌谣、民俗、服饰等内容,给幼儿带来全新体验,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树立协调团结、合作互助等意识。

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游戏总结环节,鼓励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表达感受,尝试说出收获和疑问,在师幼互动、幼儿互动中获得游戏经验。

例如,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中,幼儿说出担忧:在听到“天亮了”指令时,有两名幼儿由于跑得很快,摔倒了……

在小组商量、讨论中,幼儿获得两种想法 :一是注意跑步中的安全,对躲闪提出更高要求;二是修改游戏玩法,将游戏的“跑”改为“定”,这样做既不会受伤,又能让游戏顺利进行。

又如,在“踢毽子”游戏中,教师与幼儿商定,把气球当成“毽子”,踢起来会更容易,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其中。游戏开展后,教师还要跟进游戏过程,优化游戏内容,调动幼儿的参与热情,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

(四)改编民间游戏玩法,获得全新体验

有时教师需要对传统民间游戏游戏环节、游戏组织、游戏规则等进行调整。师幼可以一起做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随后做出改进,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感知、内化,获得更丰富的游戏体验。

例如,幼儿逐渐对“木头人”游戏失去兴趣时,教师可以改变木头人动作,帮助幼儿重新获得愉快的游戏体验;在玩“滚铁环”游戏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采用铁环转小圈、铁环走直线、铁环跳跃等方式,将走、跑、跳等动作融于游戏中,使幼儿体验更多的游戏乐趣和挑战。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将活动玩法交给幼儿商量、讨论,让他们在游戏中获得更深刻的游戏体验。

传统民间游戏形式众多,教师要有筛选整合意识,根据实际教育需要,对传统民间游戏进行整合利用,以提升游戏活动的品质。

猜你喜欢

童谣玩法民间
童谣里的童年
快乐童谣
零跑的新玩法
鸡蛋托的创意玩法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