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实践研究
——以陕西省宁强县L 村为例
2022-01-20李呈琛郑诗琪
□李呈琛,高 鹏,郑诗琪
(1.汉中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0;2.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陕西 汉中 72300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当前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心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衔接。2021 年3 月22 日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和重点工作作出了全面解读和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已脱贫人口中有近200 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还有近300 万人存在致贫风险,这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逐步衔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宁强县位于陕西省西南角的巴山深处。秦巴山区是全国脱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区域之一。2020 年2 月,宁强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标志着宁强县整体贫困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从此告别了绝对贫困。宁强县作为山区县,相对贫困问题依然严峻,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脱贫后如何有效防止深度贫困山区再次致贫返贫,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依旧是宁强县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
1 L 村基本情况及致贫原因
L 村地处宁强县行政区的边缘地带,位于交通体系末梢,交通网络密度低,距离交通主干线较远,空间可达性较差,远离县域经济贸易中心,是一个典型的山区贫困村。全村有13 个村民小组,427 户村民,共计1 534 人,人多户散。全村拥有耕地574.75 hm2、林地1 239.25 hm2。L 村山地较多,村民广种薄收,收入依靠外出务工,贫困面大、量广,贫困程度较深。2020 年9 月30 日,L 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92 户、672 人全部脱贫,全村顺利退出贫困村序列,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协同推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对L 村致贫原因进行分析可知,因病致贫26 户,占贫困户总数的13.54%;缺劳动力29 户,占贫困户总数的15.10%;因残致贫26 户,占贫困户总数的13.54%;缺资金20 户,占贫困户总数的10.42%;交通条件滞后24 户,占贫困户总数的12.50%。L 村脱贫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和承担风险能力依然很弱,因灾返贫、因病返贫的概率较大,难以保证脱贫摘帽的可持续性,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脱贫后存在较高返贫风险,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协同推进存在较为明显的制约与障碍。
2 L 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制约因素
2.1 文化水平偏低,人才振兴困难
L 村贫困户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学历人数占总人数的98.2%。文化水平低下是扶贫村精神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脱贫攻坚中最难攻克的壁垒。贫困户文化水平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贫困户对扶贫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容易滋生懒情散漫的消极态度。
政府兜底性政策标准提高,容易使贫困户产生“等、靠、要”的思想。贫困户存在过度依靠政府、不愿主动提高自身技能和主动脱贫致富的情况。
根据研究,贫困心理会在代际间持续且不断循环,下一代容易受到父母消极贫困思想的影响[1],从而导致贫困文化传播。贫困户子女难以从心理上脱贫,严重影响了贫困村青年人作为乡村振兴主力军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2.2 特色产业选择及产业融合难度大
山区精准扶贫的核心在于对产业精准定位。在走访农户和扶贫调研过程中发现,因山大沟深的地理特殊性,L 村耕地多为土壤肥力条件较差的林地、坡地,无特色主导型产业。L 村农户大都跟风自行发展产业。由于各户劳动者的体力素质和智力素质存在差异,导致全村产业种类杂乱、分散。L 村畜禽养殖和农作物种植发展程度良莠不齐,在引导全村特色产业的选择和规划上面临很大的难度。
2016 年起,国家、省、市、县等层面制定了对接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通过产业扶贫工作,制定了L 村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以引进改良品种项目、实现基础农业增收为核心,以联合企业发展制种油菜优势为助力,通过元胡、丹参种植等农业科技扶贫手段,因地制宜培育L 村主导产业。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针对具体产业或企业的相关扶持政策对接困难,缺少“高精准度”的市场发展政策。入驻贫困村企业数量较少,部分农户无法负担产业发展前期投资。贫困村企业与种植户、养殖户之间尚未真正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未形成完整的闭合产销链和规模化发展。缺乏针对当前农副产品价格波动的市场稳定政策,农副产品附加值较低,一二三产业融合难度较大。
2.3 基础建设和人居环境状况有待改善
生态宜居是乡村生态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点[2]。生态宜居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前提,必须将提升L 村居民美好生活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L 村地属山区,山高路陡,交通不便,难以全面提升村落人居环境。自2016 年起,政府及帮扶单位不断加大对L 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修建便民桥1 座,硬化拓道路总计10.6 km,新修砂石路4.5 km,全村通组道路硬化率达到45%;新建蓄水池4 个、基本农田灌溉堰坝水渠3 个,解决了全村13 个村民小组的人畜饮水问题,全村自来水普及率100%且均达到安全饮水标准。
如图1 所示,通过对L 村村民小组在规划建设、明亮工程、厕所革命、卫生环境整治4 个生态宜居指标的调研情况来看,L 村在村容村貌提升、垃圾污水治理以及厕所革命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另外,乡村道路建设规划方面缺乏前瞻性和长远性,乡村道路设计欠缺合理性,大部分路面的宽度与承重情况不够。随着交通运输量增加,未来形成山区特色产业以后,当地道路条件可能会制约农副产品及原材料的运输。同时,L 村住房、医疗卫生、教育、用水等基础设施条件简陋,距离生态宜居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图1 L 村生态宜居建设指标达成率
2.4 易地搬迁难度大
根据L 村易地搬迁情况来看,搬迁难度大的原因有以下3 个方面。首先,搬迁工作的后续安置和稳定问题矛盾突出,贫困户收入难以持续,存在返贫风险。迁入后,贫困人口相对集中,而安置区可发展的产业种类较少、就业岗位不足,创业机会虽较贫困村变大,但对创业者文化水平的要求较高,导致搬迁户存在生产生活难和就业难等问题。其次,搬迁户大多难以割舍乡土情怀,搬迁意愿不足。农民心中大多有安土重迁的思想,对老宅的依赖和眷恋之情根植心里,不愿搬迁。同时,安置点距离原来的农业用地较远,村民耕种不便。不少搬迁户担心失去赖以生存的农地后,将难以保障生计。再次,搬迁户中有很多老人和残疾人,搬迁住进楼房后,会带来生活上的不便。搬迁后无法务农,使得收入来源阻断。贫困户搬出了“穷窝”但依旧贫穷,导致贫困户不愿搬迁。
3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实践与建议
3.1 积极培育主导产业,确保农户增收
3.1.1 引进优良品种,建立农业示范片
根据贫困村产业构成特点和贫困户发展意愿,对L 村贫困户实施全方位的产业帮扶措施,引进马铃薯品种改良和玉米品种改良项目。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家庭,全面推广高产脱毒种薯和高产玉米品种,用良种良法配套,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助力产业发展。当前,累计投入资金11.83 万元,发放脱毒种薯青薯9 号8.5 t、紫花白15 t、复合肥4 t,建成马铃薯高产示范片1 个、2.8 hm2,较常规品种增产570 kg/667 m2、增收340 元/667 m2;发放鄂玉30 种子1.6 t,覆盖全村468 户,建成玉米高产示范片1 个、3.3 hm2,发放玉米专用肥1.2 t;发放鸡苗960 只。
3.1.2 发展优势、特色中长线产业,实现持续增收
选派相关农技专家指导帮助贫困村建成银杏采摘园60.7 hm2,其中贫困户累计建成22.1 hm2(新增8.3 hm2)。引导L 村发展土鸡养殖1 300 羽,中华蜂养殖26 桶,天麻种植1 200 窝(贫困户发展500 窝),袋料香菇1500 袋,椴木木耳1200 架(贫困户发展450 架)。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累计投入资金77 591 元,向贫困户发放丹参苗8.08 万株,鼓励丹参种植0.7 hm2;发放元胡种子3 780 kg,鼓励元胡种植4.1 hm2。扶持培育出银杏高产示范户1 户、天麻种植大户1 户、香菇种植大户1 户、母猪养殖户1 户,示范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多种产业,推进当地可持续发展。
3.2 精准选择帮扶产业,完善贫困户与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
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支撑,是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转变的重要路径[3]。针对L 村产业发展缺乏特色和定位不精确等问题,包扶单位根据L 村耕地土壤情况,着力发展银杏种植、油菜制种、元胡种植、中华蜂及土鸡养殖等主导产业,发展高产示范区及种养殖大户,让产业定位精准到户,用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
农户由于自身原因在众多方面受到限制,无法实现对产业精准定位。农户是农业发展的主体和受益人,但参与产业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不高。激发农户的主观能动性是产业帮扶的关键。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帮扶单位、龙头企业和包扶单位的作用,以专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咨询机构以及农户为主要力量,全方位调动农户积极性,形成扶贫产业定位的“五力模型”,见图2。
图2 产业精准扶贫的“五力模型”
3.3 多渠并进培育乡村人才队伍,实现人才振兴
面对L 村村民文化水平偏低的现状,应率先发展教育事业,从源头阻断贫困代际传递[4]。继续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和创业致富带头人职业技能培训,充分调动他们建设家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定期对贫困地区农民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摒弃“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坚持“扶贫工作队伍不散”,继续通过帮扶单位和扶贫工作队巩固脱贫成果,多元联动增强贫困村的“造血功能”[5]。通过政策吸引、乡情召唤、产业发展等方式,吸引L 村杰出青年、大学生、退休人员和退役军人返乡创业、参与家乡建设,发挥“新乡贤”的领头雁作用[6]。
3.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环境
在县级层面整合部分资金,对基础设施升级提供财政补助,使基础设施实现从“零”到“有”、从“有”到“优”的逐步提高[7-8]。整合各类资源,加快网络、公路、电力和水利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提高扶贫工作效率,为深度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转型提供基础保障,确保脱贫致富持续性。村两委要积极向村民宣传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生态宜居乡村的政策与意义,提高村民的主人翁意识,使村民从思想上理解生态宜居的重要性、从行动上配合落实乡村环境治理相关政策。制定详细的监管细则,在村民中推选宜居乡村建设管理员。监督和鼓励村民自觉参与维护乡村环境和公共设施,确保公共配套设施的建成、维护和长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