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需要儿童家园共育如何开展
2022-01-15徐丽萍浙江省海宁市机关幼儿园
文/徐丽萍 浙江省海宁市机关幼儿园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幼儿:他们或自我封闭,有抑郁倾向;或不善人际沟通,具有攻击性;或因器质性疾病,智力发展迟缓,影响心理健康;或自我调控能力缺失,抽搐多动……我们常把他们称为特殊需要儿童。
一、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融合教育由理论走向实践,也逐渐被大家认可和接受,这对于特殊需要儿童教育来说无疑是一种进步。但在特殊需要儿童随班就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们在班级中的融入度不高,或多或少会影响班级正常的教学活动或游戏活动,这类幼儿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引起重视并给予更多关注。但是与特殊需要儿童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发现家园共育还存在一些问题。
1.家长对融合教育的认识不足。
多数特殊需要儿童家长对融合教育持积极的态度,他们希望通过随班就读改善或减弱幼儿身上出现的“症状问题”。尽管如此,特殊需要儿童家长对特殊需要儿童教育的认识仍存在诸多有待改进之处。有的家长缺乏科学的教养方法,常常对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感到力不从心;有的家长持有不理性的教养态度,当特殊需要儿童出现各种问题行为时持一种无奈和放任的态度,或采取不恰当的对待方式;有的家长会以工作繁忙为由,将特殊需要儿童交由祖辈看护和教育,致使幼儿错过了干预的关键期。
2.教师对融合教育的经验不足。
学前融合教育的主要执行者是幼儿园教师,尽管教师作为专业的教育人员对融合教育持有积极的信念,但部分青年教师由于缺乏特殊需要儿童教育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使得他们对开展融合教育持迟疑态度,家园共育工作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以至达不到预期的家园共育效果。
3.幼儿园开展融合教育的条件匮乏。
幼儿园开展融合教育需要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正常儿童家长由于担心自己的孩子受到不好的影响甚至伤害,对于特殊需要儿童进入普通班级接受教育的认同度也比较低;特殊需要儿童家长则往往不能理性对待自己孩子发展异常的问题,使得幼儿园必须同时面对正常儿童家长的防范抵制和特殊需要儿童家长的消极配合,因而也失去了开展融合教育的外部支持环境。
因此,本课题主要针对特殊需要儿童随班就读中家园沟通中存在问题的现状,从访谈法、观察法、个案追踪法等方式梳理家园共育的策略,期待通过家园携手,共同促进特殊需要儿童获得更大的进步。
二、研究综述
《特殊教育班级管理与建设》一书中指出:“特殊需要儿童的家庭教育是特殊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特殊教育工作者与特殊需要儿童家庭必然有很多较深入的接触。特殊教育教师承担着与家长沟通的责任。教师要与家长携手,共同伴随孩子前行。有实效的特殊教育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结果。特殊教育教师与特殊需要儿童家长间的关系是保证教育成功的条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并明确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我在中国知网检索“特殊需要儿童家园共育”共获得9篇相关文献,学者们就特殊需要儿童个案追踪、特殊需要儿童随班就读的实践与思考、家园共育成效等进行了探讨,但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关于幼儿园特殊需要儿童家园共育策略的研究仍缺乏深层次的探究,内容较笼统,针对性不强。本研究期望从实践层面出发找寻针对特殊需要儿童家园共育的教育康复模式。
三、核心概念界定
1.融合教育。
学前融合教育是指特殊需要儿童与正常儿童共同在普通幼儿园接受教育的安置形式,融合教育为特殊需要儿童提供了一个正常化的而非隔离的教育环境。在融合安置环境下,特殊需要儿童的语言能力、社会技能、社会情绪等获得更好的发展,其价值追求也从消极地弥补特殊需要儿童身心缺陷过渡到积极地全面开发其潜能。
2.特殊需要儿童。
广义的理解,特殊需要儿童是指与正常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这些差异可表现在智力、感官、情绪、肢体、行为或言语等方面。狭义的理解,专指残疾儿童,即身心发展上有各种缺陷的儿童。又称“缺陷儿童”“障碍儿童”。包括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肢体残疾、言语障碍、情绪和行为障碍、多重残疾、自闭症(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等类型。
3.家园共育。
家园共育,即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幼儿的教育,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家庭或是幼儿园单方面地进行教育工作。在本文中融合教育中的家园共育,既需要家园双方认识到融合教育的重要意义,又需要双方具备开展融合教育的能力,通过不同的途径和平台为特殊需要儿童与正常儿童的教育融合创造条件。
四、研究目标
教师通过与特殊需要儿童家长的深度沟通,共同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争取家庭的正向支持,提高家园共育的效率。
通过有效指导,教师和家长意识到融合教育的重要性,主动为特殊需要儿童创设合适的学习环境、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研究梳理总结实践经验,为学前教育的一线教师找到合适的家园共育策略提供方向。
五、研究内容和策略
(一)深度沟通:争取家庭正向支持,提高家园共育效率
《纲要》中指出:“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由此可见,家长是家园共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应以入学前的家庭访谈结果为基础,结合在园期间个别约谈发现,精准排摸,并确定相应对象,选择合适的沟通方法,进行不定期持续性的跟进沟通。这里的“沟通”,不是告状,不是诉苦,不是宣泄,而是与家长合作,需要引导家长用正确的方法解决幼儿目前存在的问题。
1.入园前的家庭访谈。
幼儿入园前的家访是为了了解幼儿及家长、家庭基本情况等,这是教师与家长的第一次接触,侧重在收集资料(包括父母的养育态度、父母对幼儿的希望、幼儿基本情况及在家中的行为表现等)。针对特殊需要儿童的家长,初次交流时可以询问幼儿:“怎么了?为什么?”从沟通中了解幼儿病因或患病史。如果是先天性疾病就重点表达“共情”。如果是后天形成的,除了表达“共情”之外,还应追问病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以帮助教师准确了解幼儿的特殊性并指导家长平时可以怎么做,为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作准备。在家庭访谈的过程中,教师能大致了解家长的性格、家庭背景、文化程度、教养态度……以便在幼儿入园后能根据家长的特点,寻找合适的沟通方式。
2.在园期间的个别化约谈。
特殊需要儿童进入幼儿园之后,家长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担忧。因此,多数特殊需要儿童家长会主动约教师谈,询问幼儿的在园表现。但在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时要注重合适的方式:
(1)“通情达理型”家长。
这些家长大多愿意正视自己孩子与正常儿童的区别,每次和教师见面时总是非常虚心地询问孩子最近有哪些不足,聆听老师给他们的建议。和这类家长沟通基本上是没有障碍的,教师大可提出心中真实的想法,提出对家庭教育的要求。
(2)“退避躲闪型”家长。
这些家长大都不愿意接受孩子“病了”的事实,他们比较敏感、急躁,有防卫性。因此,教师首先要努力构建同理心,对特殊需要儿童关爱有加,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对自己孩子实实在在的照顾与帮助。因为只有家长对教师信服,后续的家园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3)“放任随意型”家长。
这类家长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他们会抱有“孩子现在还小,长大后可能会好”的心理,对当下孩子的情况并未采取任何措施,而是认为孩子到了幼儿园后就应该由教师全权负责。对于此类家长,教师应该以具体的案例向家长说明家园共育的重要性,让家长看到孩子康复的希望,家长才会有所憧憬,配合教师。
3.不定期的个案追踪访谈。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特殊需要儿童的进步更是缓慢的。教师要及时观察并向家长反馈幼儿的变化,比如班里的三位教师可以对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问题召开班务会议,并邀请特殊需要儿童的家长参与,共同分析幼儿的近期表现。为制订出契合度更高的教育对策,教师可以利用摄像、摄影等方式将特殊需要儿童的日常表现进行记录并发给家长。教师用专业的知识与相关理论解读幼儿的行为。在解读过程时,教师要对幼儿的反常表现进行重点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但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沟通一定要避开幼儿,不能当着幼儿的面谈论其缺陷与不足,也要避开其他家长,给予特殊需要儿童家长充分的尊重。访谈前要先通知家长并与其约定时间,同时告诉家长访谈的目的及大概的内容,让家长有针对性地思考。通过不定期地进行个案追踪与访谈,希望教师与特殊需要儿童家长在教育幼儿方面能达成共识,步调一致地对幼儿展开全面系统的教育。
(二)外部支持:优化成长环境,助力特殊需要儿童成长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中提到:“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因此教师和家长要为特殊需要儿童创设合适的学习环境、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1.创设温暖友爱的学习环境。
同伴关系是人际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儿童社会化和身心全面发展过程中起着成人无法替代的作用。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精神环境,有利于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有利于幼儿的社会化发展。而特殊需要儿童因为客观因素的存在,各方面总处于较弱势的地位,同伴关系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教师应当认识同伴交往对特殊需要儿童的重要性,自觉地为特殊需要儿童创造同伴交往的机会和环境,促进同伴交往的良性互动。其一,幼儿的交往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师应做好良好的交往互动榜样。其二,教师应当创设和谐友好的交往氛围,激发幼儿同伴交往的热情,在各种活动中提供合作的机会,并在幼儿的交往中适当地引导和鼓励。
2.助力幼儿成长的社会环境。
幼儿作为被教育对象,直接教育者除了家长和教师外,还有社会环境中接触到的其他教师和家长。他们在幼儿成长过程中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幼儿园可以组织有关“特殊需要儿童教育”的专题家长学校,让所有家长明白早期融合教育对特殊需要儿童和正常儿童都具有促进作用,要从思想上消除家长们对融合教育存在的怀疑,促进正常儿童及其家长对特殊需要儿童的接纳与支持,为学前融合教育建立一个良好的外部支持环境。
此外,也要注重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不仅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教学观,还要将关于特殊需要儿童及特教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家长,通过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来共同促进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凸显家园共育的价值。
3.创设有益健康的物质环境。
特殊需要儿童尽管受到身心制约,但也存在一定的环境适应能力。教师可以根据特殊需要儿童的需要,在不影响其他幼儿的前提下适当对物质环境进行良性改造,从而帮助特殊需要儿童加快适应。例如:感统不协调的幼儿走路不稳,在一日生活中难免磕磕碰碰,教师和家长就要有意识地采取一些保护措施,避免其受伤害,比如安装家具防撞保护条;语言发育迟缓的幼儿在表达表述方面处于弱势,那么可以创设自信日记绘画册,通过绘画的方式间接向老师表达内心想法。
(三)双向互动:家园合作,探索特殊教育新模式
家园联动是整个流程的关键部分,也是守护“排摸”以及“指导”成果的唯一防线。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特殊需要儿童的成长尤其如此。在前两个步骤产生好的效果后,及时的家园联动能合理巩固成果,通过各个阶段目标的制订、家长观摩活动的开展以及激励评价机制的实施,使家校教育有的放矢的同时,提升幼儿的积极性与发展性。
1.开展家长观摩活动。
为了让特殊需要儿童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适应情况、学习生活情况,真实地再现他的发展水平,教师可以组织特殊需要儿童家长来观摩半日活动。在观摩中,家长可以直观地看到自己孩子与同龄孩子之间表现出来的差距,也明白了在哪些方面还需努力。观摩活动后,教师可与家长通过商量制订对策,有针对性地采取个别教育方式帮助特殊需要儿童进步。
2.制订可行的阶段目标。
特殊需要儿童的进步是缓慢的,不可能一下子达到总目标,所以教师与家长要共同商量并制订合适的目标。在制订目标时,既要制订总目标,也要有阶段目标。制订目标后,后期的跟进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与家长随时联系,了解家长是否能按目标实施,幼儿在这段时间有没有什么变化,或者家长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新问题。当然,教师和家长也应该分析什么方法对幼儿现在的教育起的作用最大,再实现下一阶段的目标。这种方法不会给幼儿、家长带来压力和不适应,相反能让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进步,看到成功的希望。
3.建立激励性评价机制。
特殊需要儿童在认知、智力和自理能力等方面,与正常儿童相比肯定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但他们也需要不断获得激励。在对特殊需要儿童的评价中要注重引导、积极鼓励和循序渐进,教师和家长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并发扬它,以此激励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