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笔马良
——3D打印笔在创客区的使用探索

2022-01-15崔萌萌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幼儿园

幼儿100 2021年40期
关键词:飞檐天安门鼓楼

文/崔萌萌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幼儿园

在现代生活中,已经有很多创意产品融入了幼儿的生活,同时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创客”。什么是“创客”?“创”指创造,“客”指从事某种活动的人,“创客”本指勇于创新,努力将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的人。在幼儿园里我们通过一些材料的提供,充分激发幼儿的想象,让他们敢想,也敢于将自己的想法变为现实,让幼儿成为一位位小“创客”。

一、这是什么高科技?

“老师,这是什么高科技?”幼儿看见班级有了新的游戏材料纷纷追问。在这批新的材料中有3D打印笔。班级的3D打印笔不同于3D打印技术,它更似一支画笔,通过立体耗材的输出制作作品。

初见3D打印笔,幼儿非常激动,都想尝试,但是他们无从下手。同时他们产生了疑问:“它真的能打印出作品吗?”

幼儿有较强的好奇心,他们总是想要了解新鲜事物,想要探索,但是3D打印笔对他们而言是陌生的,作为教师的我也不熟悉3D打印笔,那我们应该怎样支持幼儿的探索呢?

二、它真的能打印出作品吗?

幼儿的疑问同样也是我们的疑问,初拿到3D打印笔的我们也不知该如何使用,如何制作作品。于是我们一起在网络上寻找视频资料,寻找技术支持。在视频中我们看到了许多用3D打印笔制作的作品,发现了3D打印笔有很多作用,除了可以制作立体模型作品,还可以运用于日常的生活中,例如制作头绳,同时还可以修补东西。于是,大家开始了尝试。刚开始,幼儿只能打印出单线条和简单的形状,甚至是一些看不出内容的东西。

图1、2 刚开始只能打印线条

但是这不能满足他们探索新材料的愿望,他们很快发现了3D打印材料中的模板,用模板临摹尝试制作作品。第一个成功的作品是一副太阳镜。当这件作品制作出来后,大家都被吸引了,幼儿新奇地观察着这件作品,表示要制作一件自己的3D作品。通过我们的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后,很快使用模板做出了大提琴、小篮子等作品。

图3、4 第一个作品——太阳眼镜

图5、6 后续制作出了大提琴、小篮子

我们一起通过讨论、搜集资料、观看视频、借助模板等方式探索了使用3D打印笔的方法,制作好的简单作品给幼儿带来了成就感,同时也让他们有了信心。

三、我要做一个天安门!

从大班上学期开始,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一直在进行“我为中国代言”的活动,幼儿从不同方面分组研究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且在班级中展开介绍。传统建筑组介绍了太和殿、徽派庭院、阅江楼等传统建筑,并且带来了用小颗粒乐高和块状木板搭建的模型,这些模型让全班都沸腾了,大家觉得这些模型太有趣了,想尝试用现有的材料搭建。

一天早上,容容冲进教室,激动地说:“我在家里看到一个视频,是用3D打印笔打印的一座桥,好厉害啊!我想用3D打印笔做一个‘天安门’!”他的提议让同组的路易、壮壮都兴奋起来,忙点头附和。

“那你们准备如何开始做呢?”我对他们抛出了问题。

“我们可以先看一看天安门的图片,然后把它画下来。”路易回应我。

“我们可以画一个设计图!”壮壮说。

“对!我看到打印桥的叔叔就有一个图。”容容说。

于是,他们在游戏时间开始画设计图。我为他们提供了相关材料,协助他们一起搜索天安门的图片。“我们应该怎么画呢?画一个完整的天安门吗?”容容提出了疑问。“不对,我们应该画天安门的不同面。”路易说。“那天安门有几个面啊?”我问他们。这个问题让他们陷入了思考,天安门究竟有几个面呢?对于大班幼儿,怎样的方式才能让他们更好地感受建筑外形呢?最好是直观的、可见的、可触碰的材料,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观察,所以图片、视频都不是好的选择,这时候我想到了班里的模型。“图片上看得不清楚,你们可以去看一看葡萄带来的模型啊!”看到陷入难题的他们,我们需要给他们提供帮助,提供新的思路,让他们有信心继续探索。

陈鹤琴先生说:“观察是获得知识的基本方法,而精密观察是开启真理宝藏的钥匙,握着这把钥匙,我们便能接近科学的真理。”他们迅速找来天安门的模型仔细观察,通过观察和讨论,他们发现天安门可以分为六个面,在这个过程中陆续有几个幼儿加入他们的设计活动中。他们通过摸索,最后将一张A4的铅画纸分成六个部分,然后将六个面一一绘画。路易率先完成,通过之前模板临摹的经验迁移,他很快将六个面一一描绘出来,可是组装时又遇到了难题,他发现自己绘画的六个面大小不匹配,很难组装起来。于是他们自己设计草图、制作“天安门”的想法暂时破灭了。

图7、8 通过搜集资料、观察、讨论,幼儿在绘画设计图

虽然没有能将设计的“天安门”用3D打印笔制作出来,但是幼儿不放弃,很快又找到新的突破。葡萄说:“我可以把家里制作天安门的图纸带来,这样就不用自己设计了。”他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但是他带来的图纸只有拼搭的步骤,并没有模型每一面的设计图。于是小花提议要将家里制作龙舟的零件带来,大家可以通过临摹零件尝试做龙舟。这个建议得到了许多幼儿的响应,很快他们就从家中带来了许多模型材料。

有了模型,幼儿分组合作,有的合作制作龙舟,有的合作制作土楼,有的合作制作徽派庭院。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了新的问题:这些零件比起之前的模板形状更加多变;3D打印笔温度低,耗材成型很慢。幼儿在探索中发现要放慢速度,等耗材干了,这样才能避免在临摹的过程中出现作品不成形和粘合的问题。一场儿童教儿童的活动在创客区展开了,他们互相交流经验,合作完成。小花和洋洋分别临摹了龙舟的船身、船底,但是他们不知怎么将两个部分组合起来。润润主动承担了组合的任务,他之前有黏合的经验。通过组合,一个简易版的龙舟很快就完成了。幼儿的3D打印作品从简易开始逐渐复杂。

在这一系列的探索中,幼儿发现自己设计草图再制作作品的方式暂时还不能实现。作为支持者,教师要鼓励幼儿,帮助他们保持信心,鼓励他们不要怕探索中的“失败”,试错是为了探索更合适的方法。之后他们结合已有经验,寻找更适合自己操作3D打印笔的方法,同时还将3D打印笔和班级平时研究的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尝试制作相关作品。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结合,这将是一个新的有趣的探索。

图9 润润黏合船身与船底

图10 简易版的龙舟成品

四、一起来做“鼓楼公园”

鼓楼公园是离我们幼儿园最近的一处传统建筑,幼儿平时常去。通过实地观察,分组搜集资料,他们尝试研究了鼓楼公园里的特色。有了前期经验,幼儿在户外积木区掀起了搭建“鼓楼公园”的热潮。搭建过程中幼儿发现,传统的积木不能形象地表现飞檐、白石窗等建筑特色。

图11、12 润润自己设计飞檐,发现用3D打印笔打印出来的飞檐不适合实物

户外积木搭得火热,室内的乐高区也不甘示弱,他们用班级的大颗粒乐高开始搭建“鼓楼公园”。同样,他们也遇到了如何表现飞檐、白石窗等特色的问题。一开始,大 家想到可以自己设计飞檐,然后用3D打印笔打印,但是实际操作后发现自己设计的飞檐太小了。

图13 用龙舟尾巴做的飞檐

这时候泡泡提出:“你看我们做的龙舟的尾巴就很像飞檐!”于是用3D打印笔临摹龙舟尾巴的部分。他们将临摹好的龙舟尾部两两黏合,用3D打印笔将其粘在乐高的屋檐处,很快“鼓楼公园”的飞檐就成型了。接下来如何表现城砖呢?幼儿在搭建时注意到了“城砖”部分的“互锁”结构,所以他们选用了接近城砖颜色的耗材,用3D打印笔在城墙部分描绘线条。那白石窗呢?乐高里的窗户不能传神地表现白石窗里美丽的图案,幼儿就用手绘的方式自己设计白石窗,然后用3D打印笔临摹,最后粘在城墙上。这样,一个初步的“鼓楼公园”就完成了。

图14 幼儿用乐高和3D打印笔结合制作出的鼓楼公园

这时候,有的幼儿说那是玄武门,有的幼儿说是夫子庙。传统建筑中有很多类似的结构,怎样能让别人一眼就知道是鼓楼公园呢?这确实是一个问题。通过讨论,他们认为必须有一个鼓,鼓是鼓楼公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如何做鼓呢?在户外搭建时,幼儿用了实物小鼓代替,但是乐高里没有合适的代替物。嘟嘟说:“我们可以用车轮胎,它跟鼓一样是圆的。”“但是鼓是红色的,这个轮胎是黑色的。”“而且鼓还有鼓面,它是空的。”其他幼儿提出了疑问。“我们可以用3D打印笔打印鼓面和鼓边。”于是,他们设计图纸,然后制作,最终一个小鼓呈现了出来。制作“鼓楼公园”,让我们都对3D打印笔的使用打开了新的思路,我们可以将多种材料相结合,取长补短,发挥3D打印笔的优势,同时结合其他材料,制作我们想要的作品。

五、分析与反思

1.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在实践中学习。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主动地“学”是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在班级中,教师为幼儿创设特定的创客区,供幼儿在专属环境中进行3D打印笔的探索。一开始幼儿对3D打印笔无从下手,我们就通过微视频教学,引导幼儿进行资料搜集,然后讨论,逐渐引导幼儿探索出使用方法,从而也确认3D打印笔可以打印出作品。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问题。这时候需要教师精密观察,关注幼儿的需求,鼓励幼儿不断探索,寻求答案,尝试解决问题。

2.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在协作中学习。

每位幼儿都是独特的,同时我们要承认和关注个体差异。在接触新材料时,有的幼儿能够很快地使用材料进行游戏,有的幼儿则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研究和探索。教师要因材施教,提倡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育观念,以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幼儿创客课程中,运用多元智理论能有效提高幼儿的发展需求。利用3D打印的教学载体,在活动实施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因势利导地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同时,教师应该关注幼儿间的分享学习,鼓励“儿童教儿童”,不仅能增加幼儿之间的互动,也能增强同伴间的合作,促进幼儿协作学习。

3.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将创意变为现实。

“幼小儿童是富于想象的”,在使用3D打印笔的过程中,他们有各种想法,想要通过3D打印笔来实现。有的幼儿想做“天安门”,有的想做“鼓楼公园”,有的想做“皇冠”等,“但是想象的根据是经验,没有经验就不会有想象的”。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幼儿拓展经验,同时要把握好家园合作的桥梁,指导父母在家中扮演好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一起更好地帮助幼儿接触自然界和社会。教师要关注幼儿的需求,及时提供充分的材料和工具,支持幼儿将创意变为现实。

4.挖掘创客活动中横跨多门学科的意义,和幼儿共同体会工匠精神。

“鼓楼公园”的创客活动,不仅有科学领域的探索,同时也有艺术领域的欣赏,幼儿还想为“鼓楼公园”造景,大家认为还要有树、小吃摊、楼梯、石碑等。在后续的活动中,幼儿还会有语言领域的表达,社会领域的交往互动,当造景成功后,会有“导游”为“游客”介绍。一个创客活动横跨多门学科,不仅体现了包容性、多样性,也显现了幼儿的自由度,可以让幼儿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幼儿在熟练使用3D打印笔后,会有更多新的想法,同时也会想把作品做得更加精致,体现了“工匠精神”。

六、结语

儿童在前,教师在后。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和陪伴者,我们鼓励和支持幼儿的主动性探索。同时我们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有了充足的材料支持,幼儿才能敢想、敢做。当幼儿遇到困难时,适当地给予引导,帮助他们拓展思路,寻找更多的解决方式。在这次探索活动中,我也体会到了幼儿的潜力是无穷的,成人要学会放手,学会“懒惰”,学会做倾听者,支持幼儿积极自主的互动探索,促进幼儿“活泼泼地成长”。

猜你喜欢

飞檐天安门鼓楼
天安门前留笑影
牧歌飞到天安门
永靖古建筑修复技艺:飞檐斗拱间的白塔匠心
鼓楼颂
我爱北京天安门
天安门前看升旗
【飞檐出风雨】杨瑞水墨建筑赏析
Land of the Dong Minority
在广仁寺
侗寨鼓楼传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