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一组“冬瓜”报道看新闻策划与媒体责任

2022-01-07曹克斌

新闻前哨 2021年11期
关键词:瓜农系列报道十堰

曹克斌

一条看似不起眼的冬瓜滞销热线,却触发了 《十堰晚报》秦楚网全媒体编辑部的新闻敏感,发现了重要的新闻价值,从而经过新闻策划后进一步深度挖掘,报道出了一组“冬瓜”系列新闻,在让读者过足阅读冬瓜“盛宴”瘾的同时,也帮助瓜农将滞销的冬瓜销售一空。这是一组成功彰显新闻策划和和媒体责任,做足延伸新闻一次成功突破的典型新闻事例。本文以《十堰晚报》一组“冬瓜”系列报道为例浅谈新闻策划与媒体责任。

新闻热线触发新闻敏感

2021 年9 月26 日上午,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特区太极湖办事处寨沟村“天壤之别”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天涛来到十堰日报社,给《十堰晚报》送来致谢锦旗——“《十堰晚报》助农武当山寨沟村,心系百姓情系民生。”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淳朴的农民们对《十堰晚报》的感激之情。

锦旗背后有故事。当年8 月10 日《十堰晚报》秦楚网全媒体编辑部接到一条新闻热线——十堰市武当山特区“天壤之别”合作社的村民打电话说,他们村里长出了重约240斤的“冬瓜王”,连合作社的技术员都很惊讶。

《十堰晚报》秦楚网全媒体编辑部采访中心立即意识到这是一条重要的新闻线索,不单单是“冬瓜王”市民感兴趣的问题,“冬瓜王”肯定是一个重要的新闻点,如何报道好关于“冬瓜王”的新闻,采访中心立即安排记者王琪和摄影记者一同先赶赴现场采访。

在采访中,《十堰晚报》 秦楚网全媒体记者王琪了解到寨沟村的“冬瓜王”不值一个,还有众多的冬瓜滞销,20 万斤冬瓜躺在地里无人问津,已有五六万斤冬瓜因连日降雨烂掉,瓜农们满面愁容。记者王琪立即向《十堰晚报》秦楚网全媒体编辑部采访中心汇报了这一情况,采访中心决定策划一次专题报道,让更多感兴趣的读者不仅能够了解到“冬瓜王”,更要知道关于冬瓜的方方面面,同时帮瓜农打开销路。

第二天,在秦楚网上推出《武当山寨沟村现“冬瓜王”》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1 万多人次点击浏览。

成功报道助滞销瓜农解难

同年8 月26 日,《十堰晚报》秦楚网全媒体编辑部联系到爱心企业“朝凤庄园”餐饮公司的董事长梁锋朝,当在向其介绍寨沟村的情况时,恰巧他已看到了秦楚网上关于“冬瓜王”的报道,当天他就驱车赶到寨沟村订购了一批冬瓜。

第二天,《十堰晚报》秦楚网全媒体记者王琪就在“朝凤庄园”看到了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冬瓜宴。以精美的瓜雕作衬,寨沟村的冬瓜被大厨做成鲜香味美的佳肴,令人垂涎欲滴。朝凤庄园用冬瓜宴向瓜农致敬,用实际行动向丰收瓜农献一份爱心。

同年8 月30 日,《十堰晚报》头版刊登“冬瓜王”的组图,用六、七版通版刊发了《快来买瓜,武当山下好多“冬瓜王”》的策划报道,同时在秦楚网、十堰晚报微信公众号等多个媒体平台,集中报道了“冬瓜王”滞销,爱心企业做冬瓜宴帮助卖冬瓜的消息。

经过多个媒体宣传,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了寨沟村的“冬瓜王”,各方订单飞向寨沟村。

爱心企业武当山粤客隆超市负责人柳恒看到《十堰晚报》的报道后,立刻联系上了“天壤之别”合作社,先后一共从合作社购买了5 万多斤冬瓜、4 万斤南瓜,其中冬瓜是以高于超市售价购买的。伸出援手的还有六里坪维客邻里生鲜超市、十堰市寿康永乐公司超市,他们积极订购冬瓜、南瓜,帮助平价促销。

线下商超热火朝天地开展扶农助农活动,线上平台也积极帮寨沟村宣传销售。与此同时,《十堰晚报》秦楚网全媒体编辑部旗下的小蜜蜂电商新农人网微商城也推出了6.9元/10 斤、19.9 元/30 斤的折扣价格,为寨沟村的冬瓜开辟平价促销专栏。

值得高兴的是,小蜜蜂电商平台的宣传走出十堰,引起襄阳企业家的注意,于是“冬瓜王”坐上跨市专线销往襄阳市。

襄阳市湖北民发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看到小蜜蜂电商平台的宣传推文后,又查看了十堰晚报秦楚网报道的“冬瓜王”滞销新闻,决定以每斤1 元的帮扶价,从寨沟村购进1万斤冬瓜。

同年9 月8 日,远在深圳的碧水丹情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童宏斌关注到寨沟村“冬瓜王”的新闻,积极帮助联系买家,并在网上为瓜农加油。

就这样,不到一周时间,此前滞销在地里的20 余万斤冬瓜被抢购一空。

新闻策划与媒体责任是报道成功的关键

这组“冬瓜”系列报道获得《十堰晚报》获得了读者肯定同时,也获得编辑部的好评。《十堰晚报》秦楚网全媒体编辑部采访中心在2021 年8 月首次推行的“金牌记者”推荐理由中如是评价该系列报道的记者王琪:“该记者8 月份工作负荷大:当月分数跃居头排,且新风稿件几乎全是自采。稿件质量较高:当月A 稿两条。其中‘冬瓜系列’,称得上是延伸新闻的一次突破。作为一名新兵女记者,王琪工作积极,任劳任怨,上述工作成绩得来殊为不易。经过商定,8 月份的‘金牌记者’授予王琪。”这也是《十堰晚报》报业史上首位评选出的“金牌记者”。

中共十堰市委宣传部在2021 年9 月30 日出刊的第17 期《宣传工作》《审读阅评专刊(九)》中,以《从一组“冬瓜”报道看新闻策划与媒体责任》为题予以肯定:“近期,《十堰晚报》关于‘冬瓜’的一组系列报道,新闻角度新、报道手法巧、宣传效果好,展现了较强的新闻策划创新能力,彰显了媒体服务社会、为民纾困的责任担当。”

一条并不起眼的冬瓜滞销求助信息,媒体不嫌其“小”,不厌其“烦”,找准宣传切入点,从“冬瓜王”开篇,引发读者的兴趣和关注,再到联系商家购买、宣传商家,配以“冬瓜有哪些营养”、“冬瓜怎么做好吃”等服务性报道,角度新,手法巧,服务实,宣传链条紧密有序,显示了较强的新闻策划能力。同时,《十堰晚报》为帮助瓜农销瓜,不惜人力、不惜版面,多方主动联系商家,充分彰显了媒体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值得肯定和学习借鉴。

新闻延伸报道的一次成功突破

这是一组成功的新闻策划和延伸报道的突破。从一条接到“冬瓜王”的热线开始,《十堰晚报》秦楚网全媒体编辑部采访中心团队即展开新闻策划,先是报道“冬瓜王”这一读者感兴趣和好奇的新闻点,继而引出冬瓜滞销,再到爱心企业助农销售冬瓜,最后到科普冬瓜的食用方法及禁忌等服务性的延伸报道,如何食用冬瓜,冬瓜有哪些营养,哪些人慎食冬瓜等等诸多方面,可谓一网打尽,让读者过足了一次阅读冬瓜的“盛宴”。

这也是一次媒体责任的彰显。建设“良心媒体、责任媒体、爱心媒体、廉洁媒体”的“四个媒体,”一直是《十堰晚报》秦楚网全媒体编辑部秉承的精神,《十堰晚报》 秦楚网全媒体的这次爱心助农行动,充分体现了“良心媒体、责任媒体、爱心媒体、廉洁媒体”的精神。

做深做实做好做透做足民生新闻一直以来是 《十堰晚报》秦楚网全媒体编辑部坚持的原则和方向。这组“冬瓜”系列报道正是 《十堰晚报》秦楚网全媒体编辑部这一原则的生动体现。多年来,《十堰晚报》秦楚网全媒体编辑部先后多次为农民种植和养殖的萝卜、白菜、西瓜、土豆、鱼、土鸡等滞销农产品进行宣传促销的爱心助农报道,最终帮助农民使农产品成功销售一空的典型事例,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也体现了媒体的责任。

从爱心报道展现媒体的社会责任和爱心。《十堰晚报》针对“冬瓜王”这一很普通的新闻事件,通过新闻策划,专题报道的形式,围绕冬瓜的方方面面展开延伸报道,体现出了媒体为民服务的爱心和责任意识。

媒体报道也较好的体现了专业精神与人文情怀,在此次报道中,报道视野与主题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可谓是一次在热线新闻、民生报道中延伸报道做出的有益探索和成功突破。

《十堰晚报》秦楚网全媒体编辑部所在的十堰日报社所树立的“112345”工程中明确的运用“三大法宝”,即“责任意识、集体智慧、团队精神”,运用这“三大法宝”,团结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作用,克难奋进,克敌制胜。这一组“冬瓜”系列报道的成功策划就是“责任意识、集体智慧、团队精神”这“三大法宝”的生动体现。

《十堰晚报》秦楚网全媒体编辑部同时在秦楚网、十堰晚报微信公众号等多个媒体平台集中报道,以及旗下的小蜜蜂电商公司也在新农人电商平台上,为寨沟村的冬瓜开辟平价促销专栏。这正是《十堰晚报》秦楚网全媒体编辑部“坚持移动优先,报网深度融合,构建全媒体、全天候、多元化的新型主流媒体,打造报纸、网站、手机端、电商结合的‘媒体+电商+产业’的传媒新格局。”的全媒体融合发展思路的精彩呈现。

新闻策划和媒体责任是核心。在这组“冬瓜”系列报道中,给了我们新闻采访一个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做好系列报道必须重视新闻的策划和组织,高明的策划是系列报道成功的关键。这种报道手法彰显了各路媒体在系列报道策划上增强建设意识,整合报道资源,推进题材创新以及强化延伸新闻报道等诸多全新的思考。

猜你喜欢

瓜农系列报道十堰
湖北十堰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全部完成
瓜农春管忙 错峰上市“抢”市场
第三届“三晋新农人”风采展示系列报道 蜂为媒:追蜂逐蜜 向健康出发
童迷黑白秀
关于在湖北十堰举办观赏石鉴评培训班的通知
十堰城郊辖区2013年农村低电压治理成效浅析
玉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