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的创新思考

2022-01-07杨虹磊

新闻前哨 2021年11期
关键词:红网评论员大赛

杨虹磊 冯 婷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兴盛,评论在网络中的价值日益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顺势而上,保持着一股锐势,凸显了大学生评论大赛的特质与优势。如何增强评论大赛号召力和吸引力,加强大学生评论员培养价值体系上的连贯性,提升学界与业界的联动融合,保证大学生评论良好的发展势头等,这些均值得探讨。

一、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举办及建设情况

自2013 年开始,由媒体、高校以及其它机构共同主办的大学生评论比赛开始涌现,如荆楚网的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红网评论之星选拔赛、阿里巴巴首届全国大学生新闻评论大赛、浙江日报“弄潮号”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重庆日报全国大学生新闻评论大赛等,为大学生搭建了一个思想交流的平台。

1.赛事具有较广的号召力。在传统媒体中,新京报举办首届评论大赛的时间最早。其评论部本身社会声誉较高,评论版块是新京报在媒体竞争中的一个优势。其开办的比赛借助自身的品牌效应,将评论和实习联系在一起,为其评论部发展储备人才资源,对大学生群体有较大的吸引力。在网站中,荆楚网从2013 年开始连续举办了七届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聚集到一大批对评论有兴趣、能够写评论的大学生。在高校队伍里,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等知名院校作为评论大赛联合主办单位,在为大学生提供了权威实践机会的同时,也通过此举完善自身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激发学生的活力。

2.赛事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荆楚网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从2013 年的第一届到2020 年的第七届,累计参赛人数万余人,收到参赛作品万余篇。第四、五、六、七届采取了人气作品、人气选手线上投票,参与人数百万人,人气投票1000 万+,在全国评论学界、新闻媒体界和大学生群体中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红网举办的五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共有200 多所高校的数千名爱好新闻评论写作的大学生积极撰稿参赛,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影响力。

3.赛事具有较强的凝聚力。浙江日报首届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其比赛理念为“培养选拔新闻评论人才”“促进大学生独立理性思考”和“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从精神层面提供了交流的平台;红网评论之星选拔赛的比赛理念除了强调了对大学生新闻评论写作素质的培养,第二届和第三届的比赛理念添加了“加强评论领域学界与业界的联动融合”,可以看出在塑造大学生评论共同体的共识和力量方面起到了凝聚作用;荆楚网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主题从第三届的“新生态 新声代”到第七届的“无奋斗 不青春”,体现出了平台对大学生的精神凝聚和价值观凝聚呈现。

二、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存在的共性问题

通过评论大赛,大学生提高了自己的能力,扩展了视野,其评论群体的凝聚力在比赛中达到高峰,涌现的大批评论员人才为媒体提供持续发展的力量。但作为培养青年学生群体言论表达能力,推动大学生评论人才培养的有效方式,现有的大学生评论比赛仍存在不足。

1.参赛作品缺乏深度。大学生评论大赛参赛作品论点鲜明,具有一定的认识深度,但是很多文章容易停留在事件或现象表面,缺乏深度思考。如红网第五届“评论之星”选拔赛作品《妈妈投10 万给9 岁儿子炒股,不妥》一文认为将投资炒股作为育儿方式,这本身就不妥当,并从9 岁孩子在炒股中无法学到知识、教育孩子应该讲究引导及孩子炒股本身存在隐患这些方面论述了自己的看法。文章层次清晰,结构完善,但阐述的内容属于大众熟知或认可的。网络评论强调观点的思想价值,所以就思想性而言该文还存在不足。荆楚网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作品《手术减肥,究竟减掉了什么?》《教育应回归课堂,让作业不再束缚家长》《模仿“家暴妆”既无知又无良》等可以从题目中看出或是就事论事,或是老生常谈,具体内容也属浅层次论述。

2.参赛选手流动性强。大学生这个群体较为分散,具有不稳定性,绝大多数评论大赛参与者为一次性参与。据统计,荆楚网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进入总决赛的20 名选手中,大二学生有3 名、大三学生有11 名、大四学生有6名。第六届参赛选手的核心主力来自大三的学生,但是大三学生第二年马上升到大四,面临找工作和实习的压力,能够继续活跃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的学生极少。所以每一年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参赛的人员大部分只在参与前、参与过程中进行观点交流、评论价值交流,赛后未见有密切的联系。

3.参赛形式单一。目前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参赛要求是,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选择时事新闻热点,自选主题,自拟角度,撰写评论文章参赛;参赛形式是投到指定邮箱或者在社区发帖文参加。例如:红网第五届“评论之星”选拔赛作者须在红网论坛“校媒联盟”注册账号,将参赛作品贴在社区版块;钱江晚报与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大学生新闻评论大赛,参赛形式是将作品发送至大赛公共邮箱,参赛作品稿件结尾须附作者信息,包括:姓名、专业、所在院校、手机号码、电子邮件等通讯方式以及身份证号、学号等身份确认方式。虽然以上方式方便大赛组委会进行信息统计,但是无法发掘大学生身上的“融”气质,漫评、手绘、图解、短视频、音频等具有新媒体属性的产品被埋没。

三、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要使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得到更广号召力,实现培养评论人才的初衷,就需要针对当下之困,从队伍、内容、渠道、手段等几方面,高校、媒体、专家等多向联手,共同推进。

1.融合思维,畅通人才培养渠道

充分发挥融媒体时代交互性强的优势,挖掘并培养导向正确、富于表达、具有说服力的大学生评论员,形成传帮带的良性模式。整合业界和学界的优势和力量,在高校中开设实践性强的新闻评论课程,让学生学会写评论,达到能在媒体平台上刊发的要求;定期开展大学生评论沙龙活动,活跃评论写作;安排学生到媒体评论部实习,鼓励学生对新闻评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创造机会让学生将通过亲身实践所学到的东西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写出有品质、有温度的评论。

如《新京报》就利用评论微信公众号“沸腾”开展了“超级实习生”活动,吸引在校大学生参与新闻评论的创作,凝聚了一批优秀的作者;荆楚网已经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等共建教学实训基地,为青年学子构建了观点交流的舞台。

2.深挖大学生群体,持续打造大赛品牌

当代的大学生,思想先进,熟悉网络,要深挖每个大学生的优势,让他们在网上勇于发声、善于发声、敢于亮剑,明辨是非,澄清谬误,做到成风化人、凝心聚力,不断晴朗网络空间。

荆楚网的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活动已连续成功举办七届;红网的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已经举办了六届;钱江晚报的中国大学生新闻评论大赛已经举办三届……线上线下打通、业界学界合作,为青年学子构建了难得的舞台,得到了广大大学生朋友的积极响应,参加的大学生一年比一年多,质量一年比一年高。评论大赛系列活动应持续办下去,让品牌价值和意义越来越凸显,办成网络评论的一项品牌。

3.强化选拔机制,构建全覆盖人才网

改革选拔来源。在过去主要从大三学生中选拔网络评论员的基础上,扩大大学生评论员的选拔范围。邀请部分高校中的知名专家学者,部分受到广大学生欢迎的专任教师,甚至是在网络中活跃的学生网络“达人”参加。选拔一些性格乐观、善于应用网络语言的青年学生,在网络中和大学生同龄群体进行互动。通过优化队伍结构,来丰富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的思想内涵,从而为构建点、线、面全方位覆盖的“人才网”奠定基础。

改革选拔程序。采用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科学化、流程化应聘筛选的方式进行选拔。通过公开化的程序,将那些真正有热情、有思想的大学生评论员,选拔到队伍中,增强队伍的活力和执行力。

4.建立奖励机制,提供持续发展力量

力求建立一套更加科学、高效的大学生评论写作的评价激励机制。现阶段对于高校网络评论员的考核和奖励一定不能单纯从其评论数量的角度加以考察,这样不仅不能够引导大学生们深入思考,更容易造成他们为了完成作业量而随意敷衍,在网上造成不良影响的后果。因此,对于网络评论员的奖励措施要有针对性,要将大学生评论写作活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纳入大学生评价体系,将评论写作与大学生入党考核、评奖树优、推荐就业等挂钩,营造有利于评论写作的良好氛围。

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持续成功的举办,不仅可以储备评论人才,而且可以促进媒体评论的丰富多彩。大学生评论大赛能否保持长久的影响力,关键在于能否推出新的举措,深化认识大学生评论大赛蕴含的多元价值。沿着这个创新思路,全面创新,持续创新,大学生评论大赛才能有效推进。

猜你喜欢

红网评论员大赛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2020,化工跃上风口
“十四五”财政改革 更多关注支出划分
改革创新谋发展奋发有为谱新篇
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红网《你好,40年》人物报道的融媒体实践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