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时代记者对“独立性”的把握

2022-01-07林梦琳

新闻前哨 2021年11期
关键词:假新闻独立性新闻记者

林梦琳

新闻工作者的独立性一直以来都是新闻界探讨的焦点问题,关于新闻记者的独立性目前业界并无准确的结论,在不同场合下每个人也都有着不同的理解方式,就笔者而言,我个人认为所谓“独立性”,应该包括在新闻报道中的视角独立、判断独立和思维独立以及领悟独立,这四个方面涵盖了记者在采访和写作中的全部过程。作为能够引导舆论的个体,新闻工作者在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因此其对于独立性的把握也是新闻记者必备的专业素养之一。

一、养出“慧眼”,在纷杂的自媒体信息中甄别线索

作为一名专业的新闻记者,其应该具备的素质有很多,其中包括坚持学习的工作习惯、简洁精练的语言风格、不畏艰苦的奋斗精神、客观中立的报道态度、扎实全面的知识储备等等,在这些基本素养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在新闻报道中保持客观独立的态度。所谓新闻,就是指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形式所传播的信息,是对社会事件的记录和对时代变化的反应,而新闻记者作为新闻信息的编辑和输出者,其对新闻独立性的认识将直接影响新闻信息的质量。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假新闻和假报道事件层出不穷,从表面上看这是因为自媒体时代下各类所谓的线索横出,满天飞的各类信息让人眼花缭乱,然而究其根本,还是因为新闻记者缺乏对自媒体信息的甄辨,导致很多新闻记者被一些自媒体提供的线索欺骗,虽然制作假新闻并非新闻记者的本意,但是由于对线索的真假难辨,导致最终被误导炮制出假新闻。

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就要加深新闻记者对新闻独立性的认识。在新闻报道中经常用到的新闻线索,在业界也被称为报料,这种信息来源并无明确的限制,任何社会群体都能够向新闻记者提供采访信息或者指明采访的大体方向,而由于这些信息源在文化素养上参差不齐,其在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上的差异往往导致新闻记者无法准确的理解报料人或群体所提供的信息,这就导致记者很可能错误地把报料人捕风捉影的传言当作真实事件进行播报,最终虚假新闻报道也就由此诞生。

其次,新闻记者在面对报料人或群体所提供的新闻线索时,应该制定一个规范化的流程。一要对所有线索进行初步的筛选,根据新闻报道的相关准则判断该线索是否具有效力,是否符合新闻信息的标准,换言之,就是要衡量线索是否具备新闻价值,继而再从所有的线索中筛选出公众感兴趣的、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和时代潮流有所结合的等等,值得进行报道的线索。例如,对于社会类的新闻报道,由于该题材的线索是面向整个城市乃至整个省份进行征集,因此很多各行各业或者具备不同背景的人都能成为线索提供者,他们所提供的线索往往是其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事件,而这些事件中是否具有推广价值则需要新闻记者进行甄别。二要查找线索与客观事实是否存在偏差。线索提供者往往在相关事件中都是“当事人”的身份,因此其在描述事件时难免会加入个人主观情绪,导致其对事件的描述可能和客观事实存在偏差,新闻记者要认识到这种差异的客观存在,在新闻报道中坚持自己的中立立场,避免被线索提供者的一面之词所影响,使得新闻方向出现偏差。

二、学会“溯源”,在瞬息万变的新闻事件中调查研究

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假新闻就像是假冒伪劣产品一样,不仅会降低新闻媒介的可信度,也会给社会造成麻烦,甚至引起恐慌,因此假新闻一直以来都是新闻从业者所深恶痛绝的现象。在传统媒体时代,公众对于新闻信息的接收渠道只能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台等传统媒体,这种单一的接收方式虽然使得新闻传播的速度难以得到提升,但是却在新闻信息的可信度上得到了保证。而当前随着信息技术在传统领域的应用,各类新兴媒体得以诞生,传统媒介在传媒领域中的地位大不如前,并且由于自媒体较低的门槛设置,使得人人都能成为新闻传播者,这一现象使得新闻信息无论在数量上还是传播速度上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然而这一现象背后也隐藏着新闻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每当社会上的热点事件发生时,假新闻都会像流行病一样在社会上迅速传播开来。不光是社交媒体上一些权威账号或者官方账号所发布的消息,即使只有一己之力所制造的假新闻,都能在短短几分钟内获得数以万计的点击量和分享,这种社会现象也导致一些自媒体为了获取流量,故意取一些耸人听闻的新闻标题,以博取眼球。另外,在互联网时代,除了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以外,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所经由的人数往往也成指数式的增长,这些都大大增强了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被添油加醋的可能性,导致越传越偏离事实中心。

在这种背景下,新闻记者更应该注重对新闻信息进行溯源。所谓新闻溯源,就是说新闻记者要查找到新闻传播的源头,从根本上解决该新闻信息是否可信的问题。通过分析新闻受众之间的关系不难发现,传统新闻媒体的受众关系更像是一个星型网络,一些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新闻媒体所发布的消息通过报纸或者电视台传播给订阅此类服务的观众,但是这种传播形式并不利于继续传播,新闻信息的传播效率也较低。而在自媒体时代则完全相反,消息可以由任何一个人发布,然后在被任何人转载,如果一个消息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它的传播就会像病毒一样迅速在人群中蔓延,新闻信息的传播和流行病的传播方式极为相像。以流行病学的角度而言,一个受感染的人能够同时传染给多个人,这种增长速度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尤其对于一些利用了人们猎奇心理或者仇恨心理的假新闻。因此新闻记者要具备对新闻信息进行追根溯源的能力,要掌握判断新闻是否具有可信度的基本能力,例如假新闻的主要特征就是一个“假”字,主要体现在地点假、人物假、过程假等等。有些自媒体工作者害怕受众或者媒体会对号入座而给自己招来麻烦,就以“为尊重隐私,对文中涉及到的人名和地名等进行了隐私处理”为挡箭牌,在文章撰写上故意忽略这些元素的真实性,以实现欺骗受众的目的。即使这样的文章并不符合新闻报道的原则,但是一些媒体认为其能吸引受众也进行盲目刊发,这就使得假新闻得以炮制成功。而更加荒谬的是,这些假新闻在被证实是虚假新闻以前,往往都因内容的耸人听闻引来大批的流量,一些媒体看到后并没有认识到这种做法的错误,反而对流量眼红,由此造成此类假新闻层出不穷。

另外假新闻的主要特征还体现在稿件结构缺乏逻辑性、文章内容怪异、稿件描述内容和实际情况相矛盾等等。在识别出这些特征后,新闻记者要恪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守护自己的职业信仰,在新闻报道中坚持追根溯源的环节,一旦发现新闻线索有造假的可能就立即停止采访报道,以坚守职业底线。

三、带着“问题”,在写作中独立思考多问“为什么”

前文提到,在自媒体时代各类新闻信息的传播让人眼花缭乱,新闻记者作为对新闻信息进行编撰的个体,在编撰的过程中也要加入自身的思考,避免在工作中仅仅是机械写作。所谓自媒体,就是指普通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技术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总称。这种传播方式具有显著的私人化、平民化以及自主化的特点,结合当前时代的科学发展,这种传播方式也逐渐成为了最为广泛的信息传播方式。在这一背景下,对于新闻记者而言,其在新闻信息的采编过程中更需要有独立性的思考,即客观公正,不带任何感情色彩进行写作,时刻问问自己是“为什么”。例如,在报道社会热点事件时,无论在采编过程还是写作过程中都要进行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是什么原因促使了这一事件的发生?”同时,新闻记者也要明确,带着问题进行采编和写作并非是以先入为主的态度对事件进行分析,要摆脱对事件本身以及事件当事人的刻板印象,思考过程也要尽量做到独立性和辩证性,不能被现有的资料轻易干扰思路,无论在采访视角的设定上还是采访对象的选取上甚至采访模式的设定上,都要保证客观独立,因为任何事件和事件当事人在进行叙述时都难免会加入自己的主观感情,新闻记者要想保障后期的独立思维和判断就必须坚持思考,始终坚持质疑的态度。

结语

综上所述,在自媒体时代,随着受众逐渐向传播者的身份进行转变,新闻记者的职业操守和责任意识就显得更加关键。对于新闻记者的专业精神,复旦大学新闻系教授李良荣曾做出过这样的解释——“新闻专业的专业精神应该是一种独立的精神,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盲目地追随社会热点和舆论走向,尤其在新闻报道中,记者更应该勇于发出自己的声音,不要只做一个传播者和加工者,也要勇于扮演发声者的角色,在新闻报道中专业技巧永远都不是最重要的,而是专业精神”。当前时代,信息已经不再是稀有资源,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和辩证看待问题的视角才是真正缺少的东西,新闻记者要加深自身对独立性的把握,为推动我国新闻业的良性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猜你喜欢

假新闻独立性新闻记者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众声喧哗,怎样识别假新闻?
浅论我国非审计服务及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假新闻泛滥,如何趋近真相?
假新闻炮制不出真实的社会冷暖
考虑误差非独立性的电力系统参数辨识估计
有关载人登月的两条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