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与客家学校的文化传承
2022-01-06汪宗蓉
汪宗蓉
摘 要:客家文化丰富多彩,最重要的是具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这对于在客家小学教育中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及时代意义。
关键词:客家文化;客家精神;传承与弘扬;立“志”树“德”
以“客家”为校名的学校,在全国应该不多;不过,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就有一所——龙泉驿区客家小学校,这或许是四川的仅有。龙泉驿区有客家小学校并不奇怪,因为在龙泉驿及附近地域内,有著名的“东山五场”,它们是龙潭寺、西河场、镇子场(今洛带镇)、石板滩、廖家场。这“五场”是一个较大而集中的客家人聚居地,而客家小学校正位于其中。谢桃坊先生著有《成都东山的客家人》[1],对此有详细的研究。客家小学校是市、区两级政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教育的均衡发展而于2006年建成的一所标准化学校。该学校认为,一所学校的精神、灵魂和标志性特征是它的文化建设,这是学校最本质、最重要的特色。由于在该学校的学生中,客家人的后裔占了绝大部分,所以,学校要形成真正的特色,从文化上讲,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就应当与这个区域独特的文化气质相融合;客家小学校的学校文化之魂应当依托于客家文化而产生。客家小学校应当是一所具有客家物质文化气质的学校,应当是一所传承客家精神的学校。
一、客家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
客家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移民文化,属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它的独特魅力来自于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以及文化融合的内涵。
客家,具有显著的汉族民系特征,是汉民族的九大支系之一,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所谓“客家”,本是指客居他乡的家族,即相对于土著居民而言。他们来自于外地迁徙。作为这一特殊族群的名称,大约在宋、元交替之际,被确定为“客家”或“客人”后,形成为一个独特的汉族民系。
客家文化的文化属性,一是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土著文化,二是具有漢唐风韵的中原文化。这样的属性特征在客家族群中一直得到保持并逐渐发展成富有个性的文化传统。
作为汉民族的一支民系,客家人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最大的特点是经历了很多次大迁徙。迁徙过程中的颠沛流离使客家人加深了世事多艰的认知,养成刻苦耐劳、冒险犯难、坚忍卓绝、团结奋进的特质。有研究者认为,客家人是“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影响或选择下的适者”。
客家人有开拓进取,不安现状的精神。自18世纪开始以来,许多客家人移居海外。他们在世界各地打拼,其中有不少人逐渐发展为商业和政界巨子。在近代,客家人涌现出一大批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的革命志士。一部客家史,也可以说就是一部近代中国的革命史;客家革命精神反映的就是近代中国人的革命精神。
客家人在几千年来的艰苦生活中,逐渐磨砺出别具特色的文化气质,即“客家精神”。学术界将“客家精神”概括为:勤劳刻苦,锐意进取;重教崇文,耕读传家;团结协作,海纳百川;敬祖睦宗,爱国爱乡。[2]
因为客家文化属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以,客家小学校致力于传承客家文化精神,致力于培育具有现代客家精神的客家娃。这是在习近平新时代的现代教育文明观照下的一种大维度、大智慧。
二、弘扬“耕读传家”的时代意义
传承客家文化对学校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过,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尤其需要对客家文化中的“耕读传家”予以特别关注。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作为教书育人的学校,为帮助青少年立“志”树“德”,就必须弘扬客家人“耕读传家”的精神,这是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的。
客家民系自古崇尚教育,以耕读传家,“虽贫也令其子弟读书”是发扬至今的不变传统。
耕读传家就是崇文重教。客家先民来自中原,多属书香世家,与“文”早就有缘。他们南迁后虽然逐渐定居了,却因为人口繁衍造成地少人密,收成有限。为求生存,许多人只得出外谋生。而出外谋生,在交往、收入诸方面,有没有文化确实大不一样。所以,客家人对文教很重视,力求能让子弟“知书识礼”。
客家人素有“门前一对桅杆竖,表旌门第是书香”的文化诉求。他们在一两千年的大迁徙与抱团生存、发展中,形成了崇拜文字、重视教育的民风。因而在历史上,有卖田地供子女读书的,有靠挑担、打炭脚(包括寡妇)把所得有限工钱供子女上学的,还有“讨食也要叫子女读书”的。这些,均说明了客家人对知识的尊重,以及客家人对教育子女成长的坚定信念。[3]
中国废除科举后,新学制形成,乡村开办学校,较为普遍的方式是由宗族兴办或以一个村里的各宗族联办。客家人因为崇文重教,对乡村开办学校尤其积极。客家人所办的学校,档次都比较高。
客家人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十分感激传授学业的老师,认为这是给孩子们“目珠”的恩师。在过去,客家不少氏族的祖训族谱都写明要“隆师道”;客家山村的学生,平日要轮流给老师送疏菜柴草;学生在各个场合遇到教师都要施礼问好;逢年过节,家长要请老师到家做客或给老师送点礼物等等。客家民间的这些尊师重教的良风淳俗,对促进客家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繁荣,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传承客家文化重在青少年
客家文化迸发的精神力量,一直激励着客家儿女奋勇前行。优秀客家文化的薪火相传、繁荣发展,必须有一代又一代人的践行、推动。在新时代,如何发挥学校教育对传承客家文化的作用,是摆在青少年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客家小学校立足于客家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这是其他小学不具备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客家小学校有自身的实际情况,须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资源,将历史渊源、民族精神、生活习俗、古老建筑、传统手艺、饮食文化等丰富多元的文化元素融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中,力求拓宽办学思路,变革教育形式,激发学生兴趣,致力于让“志·德”理念引领学校发展,把“传承客家文化,立足志·德教育”贯穿教育始终,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对师生进行滋养和熏陶。我们要在使学生对本土文化具有深刻认识的同时,提高道德认识,升华道德情感,树立道德信念,形成志高德厚、发愤图强、坚强自信、乐观有礼的美好品德,进而养成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学校对青少年传承客家文化的过程中,学校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探索,展开活动。
一是充分认识学校教育对客家文化传承的重要性。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客家文化传承的基础。我们必须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客家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优良传统。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更是交流的工具。对现实生活中一些客家青少年说不来听不懂一句客家话的情况,必须给予重视。要讲好客家先辈的故事,把客家优秀文化基因融进青少年的血脉,让他们从客家先辈坚忍不拔、万难不屈的斗争历程中,从客家优秀文化的讲述中汲取精神养分,从而转化为思想和行动自觉。
二是创设良好的传承客家文化的教育环境。良好的环境可以感染人,熏陶人;所以在学校教育中,应该重视创建浓厚的客家文化氛围,让青少年在良好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客家文化的教育。学校可以在校园内外的学生活动场所,设计与客家文化有关的宣传,让青少年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家长和老师,都是传承客家文化的重要带头人,要努力发挥示范作用,在教学或与青少年交流时,应该主动传授与客家文化有关的知识,引导他们对客家先辈优良传统的感知、认知,涵养他们对客家文化的认同。
三是组织形式多样的客家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多带青少年参观客家博物馆及其他有教育意义的场所。学校所在的洛带镇客家博物馆展品非常丰富,可以经常参观,通过现场讲解学习,增强青少年对客家历史文化的认知。要与学生合作,制作一些简单精美的客家美食,让他们在获得劳动快乐的同时,感受舌尖上的美味,体会客家文化的魅力。要充分利用“六一”、端午、中秋等节庆,搭建展示客家文化的舞台,鼓励青少年登台讲客家故事、唱客家山歌、念客家童谣、做有趣的客家游戏,激发他们学习和表演的积极性,为客家文化的传承打下坚实基础。
形式多样的客家文化教育活动,完全可以在客家人的歌谣中做文章。
在客家地区流传的《祖传山歌》[4]中有这样的训句:“书籍好比江河,使人四通八达。寒窗读书君子,五更雪案萤灯。吃饭细嚼慢咽,读书深钻细研。屋檐滴水穿石,点滴汇集成洋。”“目不识丁,枉费一生”——不读书便不成人。“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家贫本是读不起书的,但客家人却偏偏家贫也要子女读书。
客家谚语中随处可见劝学的内容:“路不走不平,人不学不成”;“玉要凿,人要学”“捡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天光唔[5]起误一日,少年唔学误一生”等等,不胜枚举。
在客家人的许多俚语、歌谣和日常用语中,可以看出虽然客家人崇文重教,但并不一味功利,而是更注重读书的实质。例如:“读书惜纸,作田惜屎”——对字纸的敬惜充分表现了客家人对“文字”的崇拜。“秀才唔畏衫破,单畏肚屎有货”;“竹竿长晒衣衫,笔杆短作文章”——求真才实学,这是客家人读书的根本。“求官不到,秀才还在”;“识得几个鸡脚爪,天下都敢跑”——读书有了这般境界,便可进可退。“公公中探花,孙子卖糍粑”——告诫崇文重教的家风家训要代代发扬。
这些俚语、歌谣、谚语,显示了客家人崇尚知识、注重教育和培养人才的精神,是学校教育如何引导青少年传承客家文化进而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极好素材。
注释:
[1]谢桃坊:《成都东山的客家人》,巴蜀书社2004年版。
[2]参见冯秀珍:《客家文化大观(上)》“前言”,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3]参见冯秀珍:《客家文化大观(中)》第六章《客家的精神与民性》,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699页。
[4]冯秀珍:《客家文化大观(中)》第七章《客家山歌与民谣》,第872页。
[5]唔,客家方言“不”“不要”的意思。
(本文为四川省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课题“客家文化的教育價值研究:以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为个案”【批准文号:DFWH2020-015】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成都市龙泉驿区客家小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