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双减趋势,让三年级语文作业实现弹性设计

2022-01-03沈洁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语文作业小学语文

沈洁

摘要:在“双减”政策下,作业的弹性设计成为减轻学生校内课业负担的关键环节。在进行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核心,紧扣教学内容,结合实际学情,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要多设计语文实践性作业,要注意作业的多元化设计,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文作业 弹性设计 双减趋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实施,减轻学生的校内课业负担成为摆在广大一线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而首当其冲的便是作业的设计。为了实现减量不减质,甚至是达到“减量增效”的效果,教师可以对语文作业进行弹性设计,通过弹性作业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以取得最佳的作业效果。怎样把握双减趋势,实现三年级语文作业的弹性设计呢?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分层设计,让作业因富弹性而高效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国家的双减政策并不是一味地减少作业量,而应该是针对具体学情科学设计,既要保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又要取得产效果的最大化。而要做到这一点,作业的分层设计就显得格外重要。这要求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一定要全面分析学生情况,依据学情把学生分为几个层次,作业设计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几层作业,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完成不同层次的作业,从而使作业因富有弹性而变得高效起来。

我们以《守株待兔》一文的教学为例。这是一则流传极广的寓言故事,写古代一个农夫看见一只兔子拼死在树桩上。于是,放下农具整天守在树桩旁希望再次捡到拼死的兔子。结果兔子没有捡到,却荒废了田地,被国人笑话。这是一篇文言文,同白话文相比,在学习上略有困难。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进行分层设计,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个性化学习。如第一层作业,要求学生能够会写课文中的生字和认识规定的生字,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出寓言中蕴含的道理;第二层作业要求学生会背课文,并读懂“阅读链接”中的寓言《南辕北辙》;第三类作业是要求学生自己搜集古代文言文寓言故事,借助注释读懂故事并讲给别人听。这样,就可以让作业满足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需要,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让作业更加高效。

在进行弹性作业设计时,需要依据实际学情,注意从教学目标和习题难度两个方面入手,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完成不同教学目标的作业。即便是根据同一教学目标设计的作业,也要注意习题的难易结合,在分层中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二、注重实践,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正是基于语文课程的这一性质,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就应该注重作业的实践性,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运用所学,提升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说到语文实践,它所包含的外延非常大,包括读书、查资料、朗读、把所学讲给别人听,甚至是去观察、做实验、写一写、画一画、演一演等。教师要从大语文观出发,设计开放性的语文实践作业,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我们以《不懂就要问》一文的教學为例。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写的是孙中山读私塾时,由于他不明白书里内容的意思,就勇敢地向先生请教的故事,赞扬了少年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让学生懂得不懂就要问的道理。由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生只要粗略地阅读即可,即使对于不认识的字、个别词语不理解,也不要求弄懂。不过,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实践性作业,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比如:通过查字典解决文中的如“私塾”、“戒尺”、“咿咿呀呀”等生字新词;也可以让学生通过上网查询,了解孙中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还可以学以致用,让学生找出不懂的问题,通过请教他人、查阅资料等方法进行解决,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语文学习能力。

在设计实践性作业时,既要以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为核心,确保作业的高质量,又要让学生“动”起来,通过精心设计多种多样的语文实践作业,助力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升学习能力。

三、作业多元,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

其实,无论是作业的分层设计,还是注重设计实践性作业,都是为了提升作业设计的质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在这方面,作业的多元化设计有着非常好的效果。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作业的多元化设计:一是要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多元化作业,甚至是对同一目标也可以设计多元化作业;二是依据教学内容进行多元化设计,让作业内容丰富多彩;三是依据学生个性特点精心设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多元化作业完成个性化学习。

我们以《秋天的雨》一文的教学为例。这是一篇散文,作者抓住秋天景物的色彩、样子、声音和味道进行了细致地描写,还展开了大胆而丰富的想象,把秋天描写得声形色俱备,情景意交融。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根据文本内容和写作特色,进行多元化设计。如可以布置观察作业,让学生抓住秋天里的一处景物或自然现象,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发现景物的美好;也可以让学生选择一处秋天的景物画一画,用手中的画笔描绘秋天的美丽;还可以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景方法进行随课微写或习作练习,在对秋天的描写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这样,尽量做到让不同的学生做他们喜欢的作业,在多元作业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进行多元化作业设计时,要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以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依据进行科学地设计,要确保作业设计的语文味。同时,还要密切结合具体学情,照顾到每名学生的发展需要,切不可脱离作业设计的初衷。

总之,教师要准确把握双减趋,结合三年级作为小学中过渡学段的特点,在设计作业时,一定要注意书面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教师要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为目标,进行弹性作业设计,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学生在弹性作业中完成个性化学习。

参考文献

[1]陈爱芸.“互联网+”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实践探讨[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0(09):47-48.

[2]梁玉玲.作业原来可以这样精彩——小学语文作业生活化设计例谈[J].小学教学研究,2020(32):50-52.

[3]陈爱民.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策略[J].天津教育,2020(33):159-160.

猜你喜欢

语文作业小学语文
培养学生写字能力的三个重要方面
谈学生语文作业纠错评价的有效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