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作业有效性设计
2016-12-01黄丽相
黄丽相
摘 要:众所周知,合理的作业设计在语文学习中是不容忽视的环节,也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部分,更是健全学生人格,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既要重视语文作业设计的量,更要重视其质的提高,以锻炼能力。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作业;有效性
教育要发展,就要与时俱进,要改革创新,不能一成不变,因循守旧。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特性,特别是农村初中学生的特点,要通过设计有效的语文作业,并通过相关过程的优化来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以确保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下面,笔者就结合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来对语文作业设计方面谈谈个人做法,与大家共勉。
一、趣味性作业的设计
作业留给人们的印象就是繁多、枯燥、无趣,导致学生根本看不到学习的乐趣,也不利于学生写作质量的提高。所以,教师要通过设计具有趣味性的语文作业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对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设计背诵作业时,有时我让学生课下进行背诵,上课的时候进行抽查,或者是挨个进行背诵,该作业形式会让学生产生压力,尤其是对于记忆力差的学生,他们会将这节课当做一个“噩梦”,严重不利于学生能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竞赛”,在游戏中进行记忆。学完每个单元的《诗词五首》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竞赛活动,通过“击鼓传花”的方式来选中学生进行诗歌的背诵或者是上下句进行对接,即:借助敲打桌子来代替击鼓,传花来代替传笔,当敲打桌子结束时,笔落在谁手里,谁要随口说出一句诗词,比如“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下一个学生要紧接着说“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有时分组检查背诵,我事先设计好表格,每个组安排组长,把各组名单打印好交给组长,组长监督检查组员背诵情况。然后才统一向老师汇报本组情况等。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活动,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背诵作业的质量,而且对保护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对提高作业质量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交际性作业的设计
所谓的交际性作业设计是为了符合课改基本理念,也是展现课程价值,提高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基础,更是学生健全发展的基础。所以,教师要改变以往单一的书面作业方式,鼓励学生在交际性作业的完成中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进而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也能保持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写作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教学语文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下册(以下都以本版本为例)《骆驼寻宝记》这篇课文时,我设计这样的课堂作业:骆驼在寻宝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如何克服的?骆驼最终寻到宝了吗?它的宝是什么呢?那么你心中的宝又是什么呢?小组合作谈谈自己的看法。教师组织学生四人一个小组进行合作探究,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言,汇报学习成果,要求发言人注意礼貌用语以及口语表达能力。如上到(七下)第一单元口语交际内容时,我喜欢的卡通形象。我的做法是让学生先自行制作卡通人物或打印卡通人物,拿到班上展示,让学生针对自己喜欢的这一人物形象写一段评价,然后小组合作学习,选出优秀作品在全班交流。同时,提醒学生口语交际的注意事项,做到委婉、礼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作业,既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进而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习作性作业的设计
作文是作业布置环节中的重中之重,难上加难,也是最令老师和学生头疼的事。比较课外的长篇作文而言,课内小练笔更加简便,易于操作。如在上到(八下)第二单元《一片槐树叶》这首歌时,与学生一起赏析完这首现代诗后,我就让学生动笔仿写这首诗,内容要求:选取生活中你最珍惜的一件东西,仿照刚学过的这首诗的写法,抓住意象抒发自己的情感。学生自主写作,五到十分钟后,交流赏析学生自己的作品,然后选出优秀习作进行全班交流,这样学生既可以欣赏别人的作品,又能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比起单纯完成课后作业,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效率自然也会提高。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自主完成作业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四、与各学科作业有效整合
到了初中,学习的科目也增加很多,比起小学,很多学生在面对繁多的作业时经常不知所措,这就需要各个学科的老师经常沟通与交流,在作业设计方面多献言献策,能简则简,能在课内当堂完成尽量不要布置课外作业,每个班特别是实验班的老师,在学科作业设计与布置方面应多征求学生的意见,从有效作业的角度从轻从简,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还能享受到属于自己的课余时间,每天都愉快地学习。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组织多种活动来设计语文作业,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保障,以确保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语文素养也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华.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柴忠华.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作业设计[J].教学与管理,20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