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教学分析

2022-01-02谭浩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化小学

谭浩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小学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设立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使他们具备法律知识,学生自身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做到遵守道德法律。本文主要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教学,并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模式,进而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如今我们国家要求依法治国,而小学的道德与法治的课程,也更好的顺应了国家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与我们国家的政策相符合,小学生学习道德和法治这一课程,不仅对老师的教学观念进行一个提升,而且对学生来说,能够更好地建立良好的法律意识,让学生们知法守法,懂得运用法律,在遇到危险时,能够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们创新意识的发展。

1.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分析

由于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常常体现在教师盲目教学,并不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进行教學,缺乏积极的实践教学,也无法有效地吸引学生参与课程,而且老师也不对此做过多要求,如此便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在学习内容上老师和家长也存在价值观差异,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判断和接受。教育目标的不确定性也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传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注重的只是表象的学习目标,即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本上内容的理解以及背诵情况,在进行教学检查时,也仅仅只是对于课本上的知识进行落实与检查,却忽略了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以及个人对待生命的态度的重视。而因为这种种原因,导致我国的道德素质教育并未取得什么好的成效。

2. 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2.1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完善,对于教师的要求也逐步现代化,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完成这一新的教学理念,信息技术拥有非常多的网络资源,例如在“家人的爱”这里章节中,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选择合适的动画视频,比如家人在中秋节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的场景,妈妈在厨房做饭,爸爸在打扫卫生等等,这些动画场景更能够吸引学生对于这门课的兴趣,加强他们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但是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教师在选择教学资料的同时,应该注重对资料的筛选,避免选择一些不适合小学生观看的内容,对他们进行了错误的引导,教师应该选择一些简单有趣的,并且具有正面的教育意义的资料。

2.2引入生活中的案例进行教学

在日常的进行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不能只单一的进行讲述,还要结合一些案例,如在生活中可能会会出现的事情与所教的知识结合在一起,一起讲解给学生们听,这样会让知识在学生们的心中更加的生动形象,印象深刻,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然后运用在现实生活中。这样有利于扩展学生们的思维,让他们不知不觉的就扩展他们的视野,有更多思考问题的方式,并且具有良好的品质和道德常识。对于小学的教育当中显得非常的新颖、有效果,家长们再也不用担心孩子们,因为感到学习枯燥而不想去学习的想法。因此,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增添更多的乐趣,让课堂更加的生活化。例如,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课程上,在传授理论的同时,让同学们通过影像了解到大草原曾经的绿意盎然,之后带领同学们亲自去到大草原上体会现在的风沙肆虐。这样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会让他们有更深刻的体会,进而更好地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效果。将思想上的认同转化为行动也是创新意识培养当中重要的举措。在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教师还应注重学生们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的协调发展,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提出一个场景,并将全班分为若干个小组,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并提出看法和所谓的对错。这样在每个小组就会进行激烈的讨论,在讨论中他们会接受的每个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认同观,正所谓求异思维,就是让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想法,求同存异。通过对学生进行不断的训练,让学生们具有充足的法律意识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3建立以学生为主导的课程

学生作为课程的受教育者,其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往往决定了一个课程的成果。教师在进行课程授课时,要注意以学生为主导。虽然传统知识可以更为概括,但由于其自主性更强,学生参与课程的难度往往更大。这就使得学生们很难灵活的掌握课程内容。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要素,既要向学生传授最基本的知识,也要尊重关心学生。如果老师想要更好的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们的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就必须在教课过程中与学生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进行生活化教学时,更有利于减少学生争吵后的极端行为,让学生的性格更开朗活泼,对待同学更加友善,和别人出现矛盾后可以更全面的看待这件事情的整个过程,明白各自身上的不足。

总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使得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育能够真真正正地对小学生的心灵成长有作用,既离不开教师的对于教育方法的积极转型。通过新颖的方式将道德与法治从生活中提取出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更离不开家校齐重视,共同为学生创造良好教育的条件和环境,唯有如此,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才能更加有效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马吉琴.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6):2-34.

[2]徐邦荣.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20(15):7-9.

[3]高放.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教书育人,2020(13):2-3.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生活化小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