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中老师与学生们的知识共建
2022-01-02陶兴璞
陶兴璞
摘要: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更加强调师生互动完成知识共建,以此来激发学校对语文课堂的参与积极性,同时有利于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共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在此背景之下,就需要以知识共建视角思考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构建策略,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所在,希望对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有所启发。
关键词:教学效益;师生共建;知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教师只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展开语文教学,虽然能够保证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接受,但是却无法体现出语文学科教育的全面性,难以借助语文教学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新课之后,更加强调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通过知识共建的方式增长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努力营造师生共建的新型课堂
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关注对于课堂教学有效方法的研究,核心目标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达低负高效的效果,同时需要关注学生对语文课堂的积极参与,致力于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和交流合作的机会,因此在实施语文课堂上,就需要关注新课改相关理念的融入和应用,借助师生共建的,完成新型语文课堂的构建,例如在教学 “音”字时,突然想到“音”用部首查字法该查什么部?我按平常的思维叫学生们试着用“立”部、用“日”部、用“点横部”查都不行。当学生产生疑问之时,让学生尝试把“音”当做整体的部首来查就能查到这个字!可以发现,当学生打破传统思维定式之后,往往能够收获更多的惊喜。在上述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共同讨论的方式来解决学习问题,学生往往能够表现出更加积极的参与度。并且让学生通过自己实际的方式去探索和发现,也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有效地拓展课外知识
出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考虑,同时也为了助力学生的终身发展,要不要再试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具有活力的语文课堂的建设,例如借助现有的课程资源,以及寻找和课堂相关的资料,运用课内外学,用结合的方式,丰富语文课堂。 例如在教学《回声》这一课时,就可以通过拓展课外知识的方式丰富课堂内容,打造一个极具趣味的課堂在讲授课文4、5自然段时,先让学生自学,把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划下来,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因为自己收集了很多相关资料,做好了心理准备。)当学生们提到:回声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它和水的波纹相似?......我马上结合课文把回升的现象以及水波碰到河岸又返回来的现象都用简笔画表示出来,随后让学生回忆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回声现象,例如在教室讲话没有回声,但是在山谷以及空旷的房子中讲话有回声等等,通过这问题的探究,来引导学生了解回声的形成原理,接着,我又把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和三音石等名胜古迹介绍给学生们,他们对回声现象的兴趣更浓厚了。
三、解读学生心理,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由,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解读,采取和学生心理特征相匹配的教学方式来教学,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这也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表现出良好的创造性,为知识共建提供基础支持。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和课间时间,能够和学生打成一片,主动和学生进行交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可以选择和学生一起进行游戏,或者是共同进行学习活动的探究等交流形式,都是促进师生关系的有效举措。
四、加强学生的书写训练
之所以强调加强学生的书写,这是因为书写是学生的基本功,并且对于学生的思维水平,有良好的锻炼效果。加上数学本身具有内在的规律,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书写训练也成为增长学生知识储备的重要途径,并且为学生的支持灵魂应用提供实践路径。将语文课堂中的书写训练打造为师生知识共建的重要阵地具有可行性。例如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的过程,及时对学生的写作思路进行指导,或者是带领学生共同感受些经典作品的写作技巧,不仅能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更多的借鉴,同时教师本身也可以收获良多。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探讨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关于师生知识共建的相关策略,强调知识共建的目的在于促进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不仅如此,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科的学习热情,以此来保障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帮助小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储备,并且在师生知识共建的过程中,教师本身也能够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形成有效的教学反思,实现对于学生的密切关注,根据学生的实情,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法,实现语文教学水平的优化。
参考文献
[1]江元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以致用[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5(11)
[2]程晓霞.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对策[J].亚太教育.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