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对策

2022-01-02古慧文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语文阅读整本书核心素养

古慧文

摘要:语文整本书的阅读教学策略是语文新课标改革所强调的重点教学内容。整本书阅读具有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等教学价值,教师应当为学生选择适合的阅读种类,并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正确的阅读目标。与此同时,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布置不同阶段的阅读教学任务,制定不同阶段的阅读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对整本书的阅读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以此来提高其自身的语文阅读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文阅读;整本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发展,以及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情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义务教育的开端,其教学计划以及其教学任务,应当根据学生的个人水平进行相应的调整,并在核心素养的发展下,培养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成为如今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学方向。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以整本书的阅读教学为主要部分,培养学生的基础阅读习惯,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并在此为基础上使学生能够形成具有逻辑思维的自主学习习惯。

一、整本书阅读教学

(一)整本书阅读教学开展原则

学校在开展教学课程设置时,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合理的根据学生的个人能力开展相应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以此能够达到丰富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提高其心灵的发育的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在选择整本书阅读教学时,应当符合学生年龄段的学习习惯以及其相应年龄段的认知能力是的书籍。其次,选择的书籍需要具备一定的教育意义,以此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折现出其自身的精神世界,并在阅读精炼的文字过程中展现出文学作品中的多个维度,以此来拓展学生个人的学习阅读能力。最后,教师在选择书时,应当选择较为经典的书籍进行教学,使整个作品中能够将人物的优秀品格以及其作品中的背景融合人文、历史、自然等诸多因素,并在众多因素中来拓展学生个人的眼界。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个人的核心素养,并且具备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

(二)有利于小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随着现如今教育事业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层面上,产生着开放性的原则,语文教材作为单一的教学形式,不仅占据着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地位,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反而不利于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发展。因此,由于教材中的阅读内容较为单一,导致其对于事物的认知容易造成一定的缺失,并且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于讲解某一点的历史文化现象,如此进行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多维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但是,在整本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接触的是一本完整的书籍,而不是某一个单篇的文章,教师可以通过总本书的逻辑进行分析,提高学生自身的理解能力,从而领悟整篇文章的主旨性质,获得更多的信息,构建个人的知识结构[2]。

二、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

整本书阅读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个人的语文阅读习惯,还能够建立自身的阅读思维模式,以此来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就目前情形来讲,仍然存在着诸多問题需要教师进行改进。

(一)忽视整本书阅读教学环节

在现阶段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学更加注重于教师的大纲,而忽视了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以至于其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于讲解文章中的含义,而忽视训练学生个人的阅读能力,单纯的运用教材进行讲解知识,以至于没有花费时间开展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针对性教学[3]。

(二)缺乏阅读目标

由于小学生的个人的年龄因素以及其心志情况等因素,以至于其理解能力以及其思维逻辑能力较为匮乏,并且没有丰富的社会阅读经验,导致其在阅读部分书籍是只能明白书籍表面上所形容的意义,无法理解到作者想要表达出更深层次的思想。尤其对于一些名著的阅读来讲,更多数是囫囵吞枣,这种阅读方式严重的浪费了学生的阅读时间,而且不利于学生理解相应的内容,也无法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

三、在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

(一)因材施教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个人的认知水平进行因材施教教学活动,教师应当先了解不同年龄段所需要采取的阅读方式,并根据其认知能力进行实际教学。

比如,对于低年龄段的小学生来讲,由于其年龄较小,以及具有天生爱动等性格,无法长时间对语文课文进行集中性阅读,并且具有认识的字词数量较少等因素。对此来讲,教师可以推荐一些简明主题的书籍,并配合游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融入到学习中。对于一些高年龄段的学生来讲,由于其可以阅读较长的文章,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由浅及深的了解整本书的原则,符合年龄段的特点,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运用《西游记》“九九八十一难”以及其丰富的事迹来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以此来让学生由浅及深的了解到文章中所要表达的内涵,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并且教师在进行书籍分类教学过程中,应当对学生展开一定性的指导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文章过后进行一定的讨论活动,引发其对书籍的深入层次思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总结活动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模式下,既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够使其在整本书的阅读过程中,提高其自身的思维逻辑性。由于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的互通性质,教师可以在培养学生整体阅读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其写作能力阅读,鼓励学生在阅读过后,根据文章中所表达的内涵,进行一定的写作,将其自身在阅读过程中所理解到的内容进行记录,以此提高其自身的语文能力。

结束语:

总的来讲,整本书的阅读教学仍然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制定相应方案,并在逐渐的探索过程中,借鉴国内外有效的教学经验,探索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以此来使学生能够在实际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不断的激发学生个人的阅读兴趣,拓展思维发展方向,感受到阅读的魅力,从而提高其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赵玉玲.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分析[J].学周刊,2021(26):129-130.

[2]蔡起万.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J].新教育,2021(11):55-56.

[3]夏冰燕.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253.

猜你喜欢

语文阅读整本书核心素养
《论语》整本书阅读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探究
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功利性问题
阅读反思: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视角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