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2022-01-02李珍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培养小学数学

李珍

摘要:小学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高峰期,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丰富、敏捷的数学思维,对开拓学生智慧、提高学习能力、提升心理品质极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就小学数学课程来说,课程知识具有抽象性、系统性等显著特征,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这样才能保障数学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因此,要求数学教师在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继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此,基于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角度考虑,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方法进行探讨。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基于本质角度来说,思维既是创造的基础,又是创造的不竭动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更对小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数学思维是指通过课堂将数学知识呈现给学生,学生可以主动将数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并将其运用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通常来说,数学思维能力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打破固定思维模型,继而进入到一个新的思维模式中,有利于实现自我突破发展。就小学生来说,小学阶段是数学思维培养的初级阶段,也是学生启蒙发展的关键阶段。数学思维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从而能为小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可以促进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发展,使学生能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独立自主性,继而使学生在经历学习和生活挫折时,仍然能够保持勇往直前的心态,从而让学生在成长路途中始终保持良好心态,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保障作用。不仅如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可以保障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和持续性,有利于数学教学效果的优化和提升。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方法

(一)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要贯彻落实新课改理念,应注重教学模式和手段的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这样才能在课堂中吸引学生目光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等。同时,为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参与度,数学教师可以设置多样化的手工制作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这样既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又可以让小学生在课堂探究中自主感知数学知识,形成系统的思维过程,继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创新思维,引导多维度思考问题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小学阶段的学生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这个特点,制定吸引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和数学思维,使学生在认识世界时,可以从数学角度来看待问题,并可以活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可以做到举一反三,灵活地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事实上,每一个问题都解题思路都是不唯一的,教师在讲解问题时,应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来探寻可行解决方案,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模式,摒弃单一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从而在快速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也有利于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具象思维

随着课改的深入,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发展趋势。多媒体技术融图像、声音、动画、视频为一体,能够将课本抽象的概念、定理转变为具体形象的、易理解的知识,顺应了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具象思维。如,教学 《圆柱的表面积》 时,通过多媒体展示圆柱体的展开视频,能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圆柱是由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圆形组成,进而学生很轻松地就理解了圆柱的表面积公式。在数学教学中适当运用多媒体,扩展了学生的认识空间,缩短了学生的认识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具象思维,有效提高了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四)创设特定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且数学知识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要求教师整合数学知识,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夯实数学基础的同时,为新知学习打开切口,继而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在此过程中,为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数学教师应注重情境教学法的巧用,通过创建特定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改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继而通过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思考,使其逐步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

(五)引导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使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究具有浓厚的兴趣,并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探究,要求数学教师将数学内容轉化为适合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数学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又可以让学生在探究问题中逐渐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 这样学生才能在数学课堂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时间,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才能在具体的数学问题中形成自己的见解,随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讨论,使学生在问题交流中可以产生思维的碰撞,这也有利于促进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重要指导方向,也是实现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应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引起重视,并与时俱进地创新教育手段,创设特定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和时间,促进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从而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问题中打破固定思维,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向丽.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学周刊,2020(35):25-26.

[2]关存杰.如何在高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数学思维习惯[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09):4.

[3]陈丽萍.重视数学语言培养 提升数学思维能力——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说”的训练[J].求知导刊,2020(49):32-33.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培养小学数学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