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道德与法治教学回归生活

2022-01-01韩硕北京市大兴区第五小学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小明道德情境

韩硕 _ 北京市大兴区第五小学

小学阶段是人的感知力、想象力高度活跃的阶段,道德观念也逐渐由他人管教向自律转变。小学生对道德的认识和判断尚且肤浅,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以具有道德和教育意义、儿童可感可思的生活事件为“原材料”,使学生通过具体的生活事件理解道德、学习道德、践行道德。

1.教学内容情境化

教师在架构基于生活教育理念的教学设计时,要创设道德与法治课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情境可以是当下的新闻事件,也可以是生活中真实的现象。通过情境教学,改善课堂教学氛围,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例如,在“我学习,我快乐”第二课时中,教师营造班级学生“小明”在学骑自行车时遇到了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讨论:在困难面前,“小明”现在的心情如何,他应该怎么办?学生通过互动讨论,说出“骑自行车太难了”“想放弃学骑自行车”等。教师在“小明”耳边耳语,让学生猜一猜,老师说了什么,“小明”是怎么想的,会怎么做。通过现场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懂得在困难面前不放弃、不着急、想办法、有自信,体会克服困难的愉悦。

2.教学过程生活化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活动,围绕基于生活理念的教学思路开展课堂教学,促使学生深化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例如,“安全记心上”一课中,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实际案例进行教学。教师提出“家里插座老化、冒火花”的案例,让学生讨论生活中遇到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办。讨论后,教师可以播放视频或者录音,让学生了解问题的具体解决办法,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要正确使用电器,另一方面遇到问题要沉着冷静,用学过的知识保护自己。课后,让学生调查学校、家庭、社会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解决建议。

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教学更能引起师生共鸣,激发学生兴趣。我们不仅仅是让学生带着经验走进课堂,更要让学生带着收获、疑问走出课堂,思考、发现生活中的问题。

3.教学方式多样化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目前所掌握的生活经验,借助角色扮演的方式,强化学生对实际生活与环境等的理解。

例如,“生命最宝贵”一课中,开展体验当五分钟妈妈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妈妈怀孕时的辛苦。学生将书包挂在胸前模仿怀孕时的妈妈,做一做弯腰捡东西、弯腰穿鞋等动作。教师提问学生:“平时完成这动作感觉困难吗?当你变成怀着宝宝的妈妈时,做这些动作感觉怎么样?如果将扮演妈妈的时间变为五十分钟、五个小时、五天甚至更长时间,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加深对生活的理解。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必须坚持学生本位,基于生活教育理念,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道德发展水平,使教学回归生活实际,回归本源,满足学生思想道德成长的需要,促进学生基本文明素质的养成。

猜你喜欢

小明道德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小明照相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小明系列漫画
——小明篇——请假
小明系列漫画小明篇
——上课问答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