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初中教育质量,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2022-01-01于萍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中国教育学会教研高质量

本刊记者 _ 于萍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基础教育中,初中教育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因为,初中阶段是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阶段。那么,面向新时代,初中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是什么?如何全面提升初中教育质量?初中教师如何实现角色转变与素养提升?

针对新时代提出的新问题,2020年11月14-15日,中国教育学会举办“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年会暨第四届教师专业发展学术会议”,围绕“继承与重构——基于标准的育人质量提升”,聚焦新时代初中教育改革发展方略和未来教师的角色转型与素养提升,深入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初中教育质量和教师素养,深化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教育目标。

本次大会由中国教育学会、海淀区委教育工委、海淀区教委主办,由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承办。大会包括主旨报告、专题报告、圆桌论坛、校长论坛和教师论坛等环节,来自全国的基础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领域的专家、学者、校长和教师,从不同视角呈现并交流了新时期初中育人质量提升和教师素养发展的思路与策略,共同探讨了初中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初中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教育

提升初中教育质量,首先要明确初中教育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才,初中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作为基础教育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初中教育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的作用和价值是什么?初中教育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和素养?

教育部教材局一级巡视员申继亮认为,初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一环,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基础”。初中教育就是打基础的教育,高质量的初中教育就是为学生打好基础的教育。什么是“基础”?就是学生在学校里学习了几年,走出学校之后,学校教育在他身上留下的东西。什么是“高质量的基础”?就是让学生具备终身发展的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初中教育不只是让学生打好知识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学会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形成终身受益的良好品格和能力。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刘莉莉认为,初中教育要贴近人的生命场域,关注“人”重于关注“才”,关注人成长的精神导向、品格境界与使命自觉。学生不仅仅是为信息而学、为知识而学,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为理解而学、为生命的意义而学。

初中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是为每一个学生打好基础的教育。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海淀进校教育集团总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罗滨认为,初中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初中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阶段,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真正的实际获得,培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共情能力、理解能力等。

新时代,重新理解初中教育,厘清初中教育的定位和价值,明确初中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对于推动初中教育改革、提升初中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方向性意义。

如何提升初中教育质量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朱之文提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高度,着眼教育事业发展全局,提出了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构想。落实这一要求,一方面要着眼于体系建设,做好育人工作的统筹,在课程、教师、教学、管理等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有利于提高育人质量的标准和规范,增强系统性、协调性,形成最大的合力;另一方面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既要认真总结和汲取我国基础教育育人工作的成功经验,又要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断地开拓创新,尤其重要的是在标准和规范的引领下,赋予学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各级各类学校特色发展,走多样化的发展路径,努力做到各好其好、各美其美,更好地满足广大家庭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长久以来,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中较为薄弱的一环,在党和国家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时代,提升初中教育质量迫在眉睫。初中教育改革是一场全方位的改革,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为初中教育赋能;也是一场全过程的改革,从管理机制到课堂教学到评价体系,教育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优化完善。

针对提升初中教育质量,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提出,要创新育人方式,构建综合育人体系。一是要坚持科学的人才观,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才。学生是有差异的,每个孩子都蕴藏着很大的潜能。初中是学生身心发展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要树立人人都能成才的观念,因材施教。要树立人才多样化观念,教师面对的是每一个学生,而不是一群学生,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公平的教育。要提供多样化的选择,用多样化的评价促进学生成长。二是要给教师多维度赋能。三是要科学地运用信息技术。

现在的社会是开放社会、创新社会、信息社会、合作社会与跨界社会,社会转型的同时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学习动机、学习方式、学习价值和学习内容。面对新时代的特点与学习转型,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刘莉莉教授提出,初中教育要有正确的教育价值选择,让教育回归理性,从关注“才”到关注“人”;要进行机制创新与精细管理,从关注课程到关注整体和系统协同,从关注教师到关注学习社群,从关注传统教育技术到关注人工智能;要转变学习方式,不同知识内容、不同认知特点决定了学习方式的不同;要进行个性化评价,从关注学习结果到关注学生成长的全过程。

课堂教学是提升教育质量的主阵地,针对初中阶段的课堂教学改革,申继亮巡视员提出了“三个关注”和“一个延伸”。一是从注重教什么到关注为什么教:处理好知识与价值的关系,不仅要学知识,更要讲清楚知识的来源与价值;处理好努力与兴趣的关系,要更多关注教育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特点,能否激发学习兴趣,是否为学生提供了适合的教育。二是从注重共同基础到关注个性需求:处理好全体与个体的关系,初中阶段的课程设计要面向全体,但落地实施要从个体出发,必须关注学生个性,增加课程内容的选择性、课程实施的多样性;处理好全面与个性的关系,基本的要求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不同素养的发展程度可能存在差异。三是从注重学科逻辑到关注生活逻辑:处理好理论与现实、分科与综合的关系,基于学生成长的真实环境、真实需求设计课程、重组知识,注重学习知识概念与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综合发展。“一个延展”是延展空间和时间,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探索线上线下学习、场馆学习与学制改革等,找出不断推进初中教育发展的路径和策略,破解关键难题。

提升初中教育质量,不是学校一方的责任,需要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李奕提出,未来,教育的供给侧结构应该是多元的,穿越地域、时空、角色和体制的边界,要建立教育命运共同体,使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建立统一战线,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资源、环境和服务。

建设高质量的初中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教师

最好的教育需要最好的教师。建设高质量的初中教育首先要建设高质量的初中教师队伍。

如何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顾明远先生提出要给教师多维度赋能。从学校层面,要通过提升校本教研品质为教师赋能。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提升校本教研品质,关注每一位教师的潜质和个性化需求,通过机制创新激发教师活力。从区域层面,要充分发挥教研力量为教师成长赋能。教研机构是我们国家的一个创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教研要回应时代变化,主动作为,为教师将育人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提供支持。

提升初中教育质量对教师素养提出了新要求。罗滨校长认为,面向未来,学生的学习应该指向迁移应用,以线上线下融合为主要方式,实现深度学习。因此,教师专业发展应从关注教学能力转向关注课程育人能力,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教研的专业支撑作用,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增强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和教师的育人能力,助力教师职后成长,专业、扎实地为初中教育赋能;要加强团队建设,促进教研员、教师的研究型实践,关注成果转化,将“个体实践”转化为“群体探索”,将“学校案例”转化为“区域实践”,将“实践案例”转化为“教研课程”,将“实践成果”转化为“行政文件”。

提升初中教育质量,必须持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建设高素质的教师人才队伍,通过教育者先受教育,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最终实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为未来初中教育质量提升和教师专业发展统一了思想、深化了认识、开阔了视野、厘清了思路、交流了经验、凝聚了人心和智慧,对于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激发初中教育办学活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探索提升育人质量的路径和方向发挥了重要作用和价值。

猜你喜欢

中国教育学会教研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未来教育家成长的摇篮
——纪念中国教育学会成立40周年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教育理论刊物如何服务西部教育——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2014年年会综述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召开六届一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