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峰教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经验※
2022-01-01陈日裕符恩龙林一峰
陈日裕 符恩龙 林一峰
(1.广州中医药大学2019级硕士研究生,广东 广州 510405;2. 广州中医药大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广东 广州 510405;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脊柱骨科,广东 广州 510375)
腰椎退行性疾病是指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累及周围结构,导致神经根受压而出现腰腿痛、间歇性跛行的一类病症,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椎管狭窄症、腰椎不稳症等[1]。有研究报道,脊柱退行性疾病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以每年5.03%的速度增长,不仅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2]。
林一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岭南名医。林一峰教授从事中医骨伤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近40年,尤善运用中药治疗颈肩腰腿痛疾病,并提出温养督脉法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的思路与方法,疗效满意,复发率低,安全性高[3-4]。现将林一峰教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1 督脉阳气虚衰是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基本病机
林一峰教授认为,腰椎退行性疾病病位在脊柱和腰,与督脉和肾有关,结合其症状和发病特点,认为其基本病机可概括为督脉阳气虚衰。《素问·骨空论》曰:“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督脉位于人体后正中线,起于丹田,贯脊属肾,为阳脉之海,通过手、足三阳经布散阳气,维持人体阴阳平衡。清·陈士铎《外经微言·考订经脉篇》曰:“河车之路,即任督之路也,然俱属于肾。”“河车之路、督脉之路即肾经之路也。”腰为肾之府,蕴藏命门之火,是人体阳气之根本,督脉属肾,督脉之阳气依靠肾气充养。《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气为阳,血为阴,阴血的运行依靠阳气推动,而阳气在督脉的调度下,源源不断从肾气中出发,鼓舞一身气机,推动阴血运行至五脏六腑,四肢百脉,调节营卫,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临床多见腰痛伴下肢痹痛,或见间歇性跛行,转侧加重症状。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腰痛病源流》指出:“腰痛,精气虚而邪客病也……肾虚其本也,风寒湿热痰饮,气滞血瘀闪挫其标也,或从标,或从本,贵无失其宜而已。”腰痛多由肾精不足,风寒湿三邪侵袭而起,其中肾精不足为本,外邪侵入、气滞血瘀为标。《素问·骨空论》曰:“督脉为病,脊强反折。”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腰痛多伴转摇不能,除肾之疲惫,还有督脉失养的原因,督脉为病,则阳气布散失司,阳不达四肢,阴血郁闭,肌肉筋脉失养,故有腰痛。营卫失和,表虚不固,腠理疏松,则外邪侵入,内外相搏,聚而成积,积于脊骨,必致脊椎强直,转摇不能。痹阻督脉,则见活动后气血运行失常,不能濡养下肢,使下肢痹痛加重,静坐休息后气血复通,下肢得养而痹痛消失。《素问·痹论》曰:“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下肢痹痛,多见麻木、牵掣痛、乏力、冰凉等不适,究其原因,与阳气布散失常、五体失养而致五体痹有关。阳气不足,则阴寒内生,外寒侵入,内外相加,寒邪甚,寒主痛,有寒故痛;脾阳不足,不能温养肌肉,运化水湿功能失调,湿邪浸淫肌肉,营卫失调,血瘀气滞,经络不通,不能濡养肌肉,故有肌痹而麻木不仁;阳不达四肢,阴气盛,血瘀气滞,故下肢冰凉;脾阳虚则水湿内生,表虚不固则外湿侵入,湿气盛而卫阳虚,则汗出而脉濡。总之,督脉阳气不足是腰腿痛的重要发病原因。
督脉阳气不足之原因有二,一是肾精亏虚,生化之源不足,二是督脉失于濡养,阳气调度失司,两者又常互为因果。《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六七三阳脉衰于上……丈夫五八肾气衰。”人至中年,肝肾不足,命门火衰,则阳气随之衰减,阳气不能充养督脉,则督脉失养,运行阳气功能失职。而当外力致跌仆劳损,督脉气滞血瘀,脉气失调,阻遏阳气输布,肾气可暂时亢奋,久之则肾气懈怠,肾精不足。肾主骨生髓,肾虚则精血生成不足,不能濡养肌肉筋脉而腰痛,骨痹则乏力肢重,督脉不利,阳气运行不畅,脏腑肢体失于温煦,脏腑运化失职,则水液运行不畅,聚湿生痰。下肢阳气不足则阴气盛,寒湿之邪积聚,继而成瘀,五体失养则肢体感觉异常、运动障碍,久之肌肉萎缩。气滞血瘀日久,正气耗损,加之营卫失调,腠理空虚,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内外相搏,积于脊骨,痹阻督脉,进而加重症状,出现间歇性跛行。
2 温养督脉法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基本治法
林一峰教授根据“八脉隶于肝肾”“督脉生病治督脉”“主取督脉,以治四肢病”理论,结合多年临床实践,认为腰椎退行性疾病当以温养督脉为治法。经脉运行气血,以充盛通畅为顺,补益肝肾可濡养经络,通利督脉,督脉通利则百脉畅通。林一峰教授通过筛选骨伤科常用中药,结合个人临床体会,逐步完善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基础方,并取名为补肾壮督方,药物组成包括鹿角胶、熟地黄、黄芪、海马、细辛。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言:“督脉为病,用鹿角以为温煦。”“鹿茸壮督脉之阳,鹿角霜运督脉之气。”鹿角胶与鹿茸疗效相似,较鹿角霜好,且无鹿茸之辛燥助热,以“少火生气”温养督脉。鹿角胶甘咸温,咸则入肾,甘温以补肝养筋,温肾壮督,具有温养督脉、强健筋骨、活血化瘀功效,肾阳受鹿角胶之温养,可经督脉灌溉全身,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曰:“是以治痹之法,最宜峻补真阴,使血气流行,则寒邪随去。”阳以阴为基,阳为阴之使,故治阳之法,宜填补真阴,筑基生气。熟地黄甘温滋润,峻补肝肾之阴精,通过肾精化肾气,合鹿角胶温阳化气,以阴中求阳,使阳得阴助,生化无穷。黄芪健脾补气,行滞通痹,以后天补先天,通过补益脾肾而充壮督脉;又脾主肌肉,通过益气活血,活络通痹,以濡养筋脉肌肉,对麻木、肌肉萎软、肢体乏力有较好的疗效;黄芪还能补益脾肺,益卫固表,使腠理密固,风、寒、湿三邪不能侵入人体而致痹痛,对于腰腿汗多患者有较好疗效,更能健脾利水消肿,对脏腑失于温养、水湿内停、肢体重着乏力患者亦有一定功效。海马甘咸温,具有较好的温肾壮阳功效,又入血分,能消血瘀气滞之癥瘕积聚,助鹿角胶以补肾壮督,尤对久病引起椎管真性狭窄病变疗效确切。细辛辛温,入肺、肾经,既能发散风寒以透外邪,又能入肾经温散里寒,除筋骨之风寒湿以止痹痛,并引诸药至督脉,使力专而效宏,正如清·严洁等《得配本草》所言:“细辛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诸药合用,共奏温肾壮督、和阳通痹之功效。
临床研究证明,温养督脉法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能有效缓解腰腿疼痛,改善腰部功能[5-6]。相关实验研究证明,补肾壮督方可上调相关基因,通过线粒体通路抑制髓核细胞凋亡,延缓椎间盘退变[7-9]。药理学研究亦表明,鹿角胶主要成分包括氨基酸、金属离子、性激素等,具有抗炎镇痛、抗骨质疏松、促进软骨和成骨细胞增殖、调节神经功能等作用[10];熟地黄主要成分地黄梓醇可通过活性氧相关通路抑制髓核细胞凋亡,减轻氧化损伤及细胞外基质降解,并具有抗炎、调节免疫等作用[11];黄芪多糖可通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减少髓核细胞失水及血管神经侵入,延缓椎间盘退变[12];细辛可通过调节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TRPV)抑制多种疼痛,在骨关节疾病及相关疼痛疾病中起重要作用[13]。
3 辨证论治
林一峰教授认为,标与本在腰椎退行性疾病中均占据重要地位,纵观此类疾病的病因病机,督脉阳气亏虚为本,风寒湿邪入侵、跌仆损伤、气滞血瘀为标,且该病之标随患者体质、发病时间等因素而不同。《素问·痹论》曰:“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腰椎退行性疾病中,下肢痹痛症状多有麻木不仁、刺痛、牵掣痛、干燥瘙痒、汗多、足底部或小腿冰凉、下肢无力等症状。明·王肯堂《证治准绳》曰:“腰病之脉,大为肾虚,涩为瘀血,缓为湿,滑为痰,沉紧为寒,浮弦为风,沉实为闪肭。”故根据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和脉象,将其分为督脉虚弱型、风邪犯督型、湿滞督脉型、寒凝督脉型、瘀血阻督型、痰瘀聚督型6种证型,并在补肾壮督方基础上加减论治。
3.1 督脉虚弱型 下肢无力、肌肉痿软为督脉虚弱,多见于年老久病患者。督脉虚弱是督脉阳气虚衰的进一步状态,此时患者多病久入深,肌肉失养,故见痿软无力。肾气不足,无以推动血气运行,故脉软大无力。治当着重补益气血,以后天养先天,并辅以行气破血,化瘀通络之品。常加当归补血汤补益气血,其中重用黄芪补气行气,当归适量活血补血。但两者性温燥,易伤阴致肝风内动,可以加党参、黄精健脾补气,滋养阴血,白芍滋阴养血以抑肝风。
3.2 风邪犯督型 下肢干燥瘙痒、游走痛为外风侵入,下肢痉挛、牵掣痛为肝风内动。风为百病之长,在督脉虚衰,表虚不固时最易侵入人体。风善行数变,使痹痛呈游走样,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故多见皮肤瘙痒而干燥,外风在表故脉浮,内风由肝故脉弦。治宜益气固表,祛风止痉。干燥瘙痒者可加防风祛风解表;白鲜皮祛湿止痒;二至丸滋阴养血;少量麻黄微微发汗以濡养肌肤。游走痛者则重用黄芪益气固表,行滞通痹;加独活祛风湿,止痹痛;牛膝引血下行。阳虚血瘀,久则气血耗伤,阴阳两虚,阴血亏虚不能濡养筋脉,筋脉失养,引动肝风致虚风内动,则肌肉瞤动、下肢掣痛。治宜滋阴养血,熄风止痉。常加白芍滋阴养血,舒筋止痛;牡丹皮清泻相火,消散瘀血;全蝎、蜈蚣活血通络,熄风止痉。
3.3 湿滞督脉型 肢体麻木困重、汗多为湿邪停滞,可分内湿和外湿,两者性质相近。阳虚则脏腑失于温煦,水液调节障碍,痰湿内停,卫阳不固,则湿邪随风而入,阻碍气机,故脉缓。治宜温阳祛湿。林一峰教授取五苓散之意,加猪苓利水渗湿;泽泻化浊降脂,利尿渗湿;桂枝温阳化气,利湿透表。麻木困重为肌痹,脾主肌肉,治宜健脾行气,祛湿通络。可予四君子汤加减,以党参益气健脾;茯苓、白术健脾祛湿;地龙舒筋通络。汗多者以黄芪补虚固表;加浮小麦固表止汗。湿重便溏可加芡实、薏苡仁渗湿止泻。
3.4 寒凝督脉型 腰腿冰凉而痛甚为寒凝督脉,阳虚则阴寒内生,表虚则外寒侵袭,内外相加则寒邪尤甚。寒主痛,寒主收引,故脉沉紧。散寒当补命门之火,温阳通痹。故治疗加制川乌、肉桂引火归元,散寒止痛。外寒甚则以麻黄、桂枝辛温解表,发汗散寒。寒主收引,易滞留血脉,可加强行气破气之力,以助通经散寒。
3.5 瘀血阻督型 跌仆损伤致局部刺痛固定为瘀血阻督,常见于年轻患者,其体质多阳气充足,当受外力致局部压迫,瘀血内阻,不随血气运行,故痛处固定,如针刺状。瘀血阻遏气血运行,导致气滞又可加重血瘀,气血运行不畅而见脉涩。林一峰教授认为,血瘀为实证,当着重行气活血,消肿止痛,常加三七、乳香、没药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桃仁、红花行气活血。瘀滞深重、气血不通者,可辅以虫类药物,如全蝎、土鳖虫、水蛭破血逐瘀,通络止痛。
3.6 痰瘀聚督型 林一峰教授将间歇性跛行、腰脊难以转侧归为区别于瘀血阻督型的痰瘀聚督型,为久病多痰多瘀,积聚督脉而成有形之邪,阻碍气血运行之证候。阳气不足,水湿内停,凝液为痰,阻碍气血运行,久则痰瘀交结,固定不移,活动转侧时则有形之邪阻遏局部气血,而出现间歇性跛行等症状,脉多沉弦,常见于腰椎椎管狭窄症、腰椎不稳症等疾病。治疗当注重温阳化气,缓消痰瘀。常加枳实、橘红疏肝行气,化痰散结;全蝎、蜈蚣搜风通络;肉桂、桂枝温阳化气。
4 典型病例
周某,男,52岁,出租车司机。2020-11-10初诊。主诉:反复腰痛伴右下肢放射痛5年余,加重1周。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伴右臀部、大腿后外侧放射痛,时有麻木、牵掣痛,初起尚可行走数千米,曾到当地医院就诊,考虑“腰椎间盘突出症”,建议手术治疗,患者拒绝,后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理疗等对症治疗,症状时有反复,并逐渐出现行走后腰痛加重,需蹲坐休息缓解。1周前患者自觉症状加重,麻木、牵掣痛放射至足底,只可步行百余米,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诊。刻诊:腰部活动受限,局部压痛,无叩击痛,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右侧60°(+),右下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腱反射稍减弱,浅感觉减退,深感觉正常,左侧运动感觉神经查体均正常,双侧病理征未引出,舌淡,苔白稍腻,脉沉弦。查腰磁共振报告示:腰椎退行性变并部分椎体脂肪变,腰椎(L)3~4、L4~5、L5~骶椎(S)1椎体不稳,L4~5、L5~S1椎间盘右旁中央型突出,右侧椎间孔及椎管狭窄,L2~3、L3~4椎间盘膨出。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椎管狭窄症。中医诊断:腰痛(痰瘀聚督型)。予补肾壮督方加减。药物组成:鹿角胶(烊化)6 g,熟地黄20 g,当归10 g,黄芪30 g,全蝎10 g,蜈蚣3 g,莪术15 g,细辛3 g,泽泻10 g,猪苓10 g,地龙10 g,防风15 g,桂枝10 g,白芍20 g,枳实15 g。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温服,共14剂。嘱患者少食寒凉食物如冬瓜、苦瓜、芥菜、西瓜、雪梨等,勿久坐久行,避免弯腰搬重物,可适当卧床、游泳。2020-11-24二诊,诉服药后疼痛、牵掣痛症状明显好转,但麻木缓解不明显,舌淡,苔白,脉沉缓。初诊方加川芎10 g、党参20 g、土鳖虫10 g。连服4周后诸症明显缓解。
按:本例患者为出租车司机,因工作性质原因久坐弯腰,椎间盘长期受压,导致气滞血瘀,督脉阳气输布障碍,逐渐出现脊柱退变,故见腰痛、不能俯仰;阳气不足,故见右下肢痹痛;水湿内停,肌肉失养,故见麻木;耗伤阴血,肝风内动,而致牵掣痛。患者曾行对症治疗,但未能改变督脉阳虚、肝肾不足状态,病久凝津成痰,痰瘀聚而成积,阻遏局部气血,故见间歇性跛行。阳化气,阴成形,阳气充足方可促进新陈代谢,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林一峰教授认为,目前关键需要将顽痰久瘀消除,着重于温、通两方面,通过温阳化气,通利督脉,缓消痰瘀。治宜温肾壮督,化痰通络。方中鹿角胶温补肾阳,强壮督脉;熟地黄补肾填精,化生肾气;当归活血补血;黄芪补虚固表,健脾利水;蜈蚣、地龙祛风通络,熄风止痉;莪术行气破血,逐瘀止痛;细辛、防风祛风解表,止痛止痉;泽泻、猪苓利湿泄浊;桂枝温阳化气,发表解肌;白芍滋阴养血,柔肝止痛;枳实疏肝破气,化痰散结。诸药共奏温肾壮督、祛风除湿、化痰通络之功效。二诊时患者麻木症状未见好转,舌淡,苔白,脉沉缓,考虑内湿已除,脾胃尚虚,津液输布障碍,肌肉失于濡养,故以党参健脾益气,兼以养血滋阴;川芎、土鳖虫增强行气活血、化瘀通络之功。肌肉得养则麻痹自除,守法守方,终得其效。
5 结语
腰椎退行性疾病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以其疗效好、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经济实惠等优势在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和认可[14-16]。林一峰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基本病机为督脉阳气虚衰,并研制创立补肾壮督方为基础方,临证中辨证加减治疗,疗效甚佳。同时,能有效减轻患者相关症状体征,且不良反应较少,复发率低。林一峰教授还强调,腰椎退行性疾病一般病程较长,病情缠绵难愈,治疗时间较长,因此治疗中应注意有毒中药毒性蓄积的情况,必要时应少用、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