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教授运用“和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2022-01-01孙慧王健
孙 慧 王 健
(1.山西中医药大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山西 太原 030024;2.山西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属于慢性胃炎的一种,是胃黏膜上皮被多种因素反复损伤导致固有腺体萎缩减少、胃黏膜变薄、肌层增厚,或伴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其中伴有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者属于胃癌前病变[1]。CAG属于临床上的疑难病,现代医学多以对症改善胃黏膜状态为主要方案,但治疗效果一般,患者的生活质量难以保障,而中医在CAG治疗方面优势突出[2]。
王健,山西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中医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山西白氏脾胃学术流派传承人。王健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30年,师承全国名老中医白兆芝,尤其对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脾胃系统疾病颇有心得。王健教授结合多年的临床体会,在CAG的治疗中注重并且强调“和法”的运用,并逐渐形成其独特的诊疗思维和用药特色,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王健教授运用“和法”治疗CAG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1 中医学对“和法”的认识
中医学对“和法”的研究为中医药治疗CAG奠定了理论基础。“和”也称中和,在我国传统思想文化领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儒家经典著作《中庸》有言“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和”逐渐成为人们认识世界万物发展规律的基本精神之一[3]。“和”的思想理念对中医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素问·生气通天论》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认为阴阳平衡,人的精神才会正常,阴阳失和则人的精气也会衰竭,疾病内生[4]。“和法”即是针对机体阴阳气血失和、失衡状态而采取的一种治法,运用“和法”可使脏腑、经络、气血之间的关系协调、和谐,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机体平衡状态。张仲景最早在《伤寒杂病论》将“和法”的治疗理念系统运用于临床实践,比如寒热平调、补气和中的半夏泻心汤,调气活血、和里缓急的小建中汤,调和营卫的桂枝汤,和解少阳的小柴胡汤,以及调理升降的四逆散等,皆是运用“和法”治疗疾病的经典方剂。此后历代医家逐步丰富和发展了“和法”的临床应用。宋·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引出“和解”的观念,和解表里首要推崇方剂为小柴胡汤[5]。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和略》中指出“和方之制,和其不和者也”,并综合运用补、散、温、凉等不同治法,做到“虚者补之,滞者行之,寒者温之,热者凉之”的对证应用,从而达到“务在调平元气,不失中和贵也”的治疗效果[6]。清·程钟龄在《医学心悟》将中医治法总结为八法,“和法”即属其中之一,他提出运用调和的方法,实现半表半里之邪的和解,或解除脏腑失和、表里错杂、阴阳失调之证[7]。清·汪昂在《医方集解》中专列有“和解之剂”,使中医学“和法”的理论内涵不断拓展和延伸,奠定了当今方剂学关于和解剂的理论,为后世提供了借鉴与参考[8]。
“和法”的理念不仅是中医精、气、神生命观的重要思想核心,也是现代医学所推崇的医学理念。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出的新定义认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应该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完好状态,并提出“生物—心理—社会”的新型医学模式,提倡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处,把健康由疾病观转向为生命观,这与中医学“和法”的理念不谋而合。王健教授认为,“和法”既是治则,又是治法,可使脏腑气血不和、寒热失调之病症得到和解,也可使阴阳不和、虚实夹杂的证候得以调和,中医学“和法”治疗不仅对患者的疾病有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还可通过针对疾病诱发原因进行治疗,改善患者的身体素质,保证阴阳平衡,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2 CAG的病因病机特点
CAG病位在胃,并且与脾、肝功能失调紧密相关,脾虚、气滞、湿热、痰瘀是CAG发生的基本病因病机,其中脾虚为本,其余为标,临床中常以本虚标实之证多见,其病因病机多有虚实夹杂、寒热错杂、气血失调、脏腑失和的特点,为运用“和法”治疗CAG明确了诊疗方向。
2.1 虚实夹杂 《素问·调经论》言:“百病之生,皆有虚实。”虚实为百病发生的基础,虚实不调,容易出现阴阳不和、邪盛精亏之象[9]。王健教授认为,CAG一般病程较长,病情进展缓慢,脾胃受损,中焦虚弱,气机运行不畅,病久形成土虚木乘,肝失于疏泄,脾失于运化,日久可出现气郁化热,聚湿成痰,气滞血瘀,故本病最终病情表现复杂多样,虚实兼有,易夹湿、夹热、夹痰、夹瘀、夹滞,多种病因同时并存,相互影响,相互演变。故治疗应以扶正祛邪、补虚泻实之法调和。
2.2 寒热错杂 寒热错杂乃是阴阳失调的重要病理表现。中医学认为阴阳对立统一,互根互用,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因此寒热错杂的内涵也呈多样化、多变性,包括上下寒热错杂和表里寒热错杂等多种表现形式。调和寒热就是纠正寒热错综复杂的表现形式,以解决寒热失调导致的各种病情变化,其主要方法是多用寒温互见之品,相反相成,以达到和谐平衡的状态。王健教授认为,CAG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司,胃腑浊阴不降,内郁化热,肠腑因脾虚肠寒,无以温化,脾胃气机升降失和,阴阳失调,胃气壅塞,胃络不畅,阻于心下,可产生寒热错杂之证。故治疗当调和胃肠,和顺气机,多共用寒温之品。
2.3 气血失调 中医学认为,气血为生命之基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二者相辅相成,和谐并存,气机调畅则血脉通利,气机瘀滞则血行受阻,气血失调,卫表不固,诸邪侵袭而现百疾。CAG气血失调主要表现为气滞血瘀和气血两虚两方面,脾胃虚损则气血生化乏源,以致失调,表现为面色淡白,或萎黄,或晦黯无光,少气无力,疲乏懒言,食少纳差,肢体痠困等,此时应当以调和气血为主。王健教授认为,肝属木,主疏泄、藏血,脾属土,主运化、统血,肝木、脾土生理、病理上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二者的太过与不及皆为病态,会互相影响,调和气血应多注意肝、脾、胃之间的关系,临床应采用“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使气血和畅。
2.4 脏腑失和 《素问·玉机真脏论》有言:“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 是说五脏之间是相通的,病气的转移,都有一定的次序,若一脏发生病变,则也会引起其他脏腑的变化,相互影响。在生理情况下,肝主升发,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各脏腑之气运行正常,才可以实现其生理功能。CAG患者若肝气不舒,疏泄失职,或肝气过于亢盛,横逆克犯脾胃,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受纳功能失常,出现肝胃(脾)不和之象,表现为胸胁胀满或疼痛、腹中肠鸣、大便溏薄、心急易怒、纳食不消等。王健教授认为,肝胃(脾)不和的根本在于木土阴阳关系失调,治当和调木土阴阳,以“和法”达到恢复人体生理平衡的目的。
3 应用“和法”辨治CAG
王健教授指出,CAG的病因病机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或虚实夹杂,或寒热错杂,单纯补虚或泻实,温补或清热,皆难以奏效,治疗时不能急功近利,唯“和”能调,否则欲速则不达,提出了“分虚实,攻补兼施,注重寒热并调”“明气血,理气活血,顺应脏腑功能”“审升降,升清降浊,辅以情志疏导”的治疗大法,并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应用“和法”辨治CAG的诊疗思路。
3.1 分虚实,攻补兼施,注重寒热并调 CAG属于慢性病,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脾胃功能日渐衰弱,正气逐渐亏虚,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也随之减弱,易受外邪侵袭,故CAG多具有病程绵长、病情复杂、缠绵难愈的特点。脾胃虚弱是CAG发病的关键,临证多见脾胃气虚、脾胃阴虚或脾胃虚寒,也可影响到其他脏腑,如出现肝胃不和、心脾两虚等,正如金·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所言“大抵脾胃虚弱,阳气不能生长,是春夏之令不行,五脏之气不生”,五脏为病,皆从脾胃而生,脾胃虚弱,阳气便不能生发,五脏之气亦不能在人体中正常运行[10]。CAG的发生还与饮食不节、情志不畅有密切的关系。《素问·平人气象论》言:“人以脾胃为本,盖人受水谷之气以生。”揭示了脾胃运化水谷这一生理功能的重要性。若食积不化,日久生湿化热,阻碍气机运行,或忧思伤脾,思则气滞,怒则气逆,肝气不舒,横逆犯胃,皆可加重脾胃虚弱,同时伴有食积、气滞、湿热并存的邪实态势[11]。CAG诊疗中除了分虚实外,还应辨寒热,在脾胃系统病症的辨证体系中具有独特的诊疗意义[12]。由于CAG病程长,易反复,日久不愈,脾胃功能日渐虚弱,从而对于寒热变化有极高的敏感度,加上部分患者出现失治误治,寒邪郁久易于化热,进而由寒证转化为热证,或热证时过多运用寒凉之品,则易转化为寒证,在临床上表现为寒热错杂之证,致使病情复杂多变,给治疗带来较大难度[13]。王健教授认为,CAG证候错综复杂、虚实夹杂的情况较常见,单纯补虚或泻实皆难奏效,故临床常采用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的治疗原则,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碍邪。同时指出,扶正并不单纯是应用补益强壮的方药,祛邪也应根据疾病的变化而灵活运用,以“和法”为指导思想,益气健脾、温阳益阴以治本,清化湿热、活血化瘀治其标,据证灵活化裁,并谨遵“寒热并用谓之和”,寒温并用,即清热药与温中药互佐,而达到平调寒热的目的。
3.2 明气血,理气活血,顺应脏腑功能 气血失调是CAG病变过程中重要的病理变化,血与气为人之根本,胃为水谷之海,多气多血,脾又主生化气血,CAG病情缠绵难愈,导致脾胃功能受损,脾胃气机升降失职,因气滞而病,因血瘀为患。一般来讲,CAG初病在气分,病位表浅,久病而入血分[14]。调气以和血主要用于气滞明显者,其病机关键虽然在气,但气为血之帅,气滞则血亦滞,气功能失调,必致血之功能紊乱,故可通过调气以达到和血之目的;调血以和气主要用于血瘀明显者,其病机关键虽然在血,但血为气之母,血能养气载气,血瘀气也滞,血行气也行,故可通过调血行气,达到活血行气的目的。王健教授认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受损,气血生化乏源,正气不足,营卫失调,脏腑失养,可导致CAG病情缠绵难愈。故王健教授临证中尤注重明辨气血,以理气活血为法,调和脏腑气血,顺应脏腑功能,使脾胃调和,气血疏通,邪去正复,脾运胃健,而疾病痊愈。
3.3 审升降,升清降浊,辅以情志疏导 《灵枢·平人绝谷》云:“脾气散精。”《素问·逆调论》曰:“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亦云:“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这些论点被后世医家概括为脾升胃降[15-16]。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升胃降可促进水谷精微及糟粕的输送和下行,两者相互为用,相辅相成,共同维持水谷的生理运化及吸收[17]。CAG患者由于脾胃虚弱,升降失调,清气不升,浊阴不降,则上不得精微滋养可见头晕乏力、精神疲惫,中有浊气停滞可见腹胀满闷、噎塞纳差,下有精微下流可见便溏、泄泻。清·唐笠山《吴医汇讲》中有言:“求东垣治脾胃之法,莫精于升降。”这些都为王健教授通过调理脾胃升降治疗CAG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在CAG治疗过程中顺应脾升胃降的生理特点,注重调理脾胃、调畅气机思想的应用,以升清降浊为法,使气机和顺,遵循并顺应药物升降浮沉趋势的规律,从而使气机和畅,脾胃功能恢复平衡之态。另外,王健教授还指出,由于CAG病情缠绵难愈,并有致癌的风险,可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日久肝气不舒,忧思气结,横逆犯胃,可进一步致脾胃枢机不利,升清降浊失调,加重病情,故治疗中应同时注重心理疏导,调治结合,心身同治。
4 典型病例
李某,男,64岁。2020-11-02初诊。主诉:胃脘不适2年余。患者于2020-07-15因脘腹部不适在当地某医院行电子胃镜检查示:CAG伴有肠上皮化生,胃息肉。活检病理报告示:胃窦中重度CAG,部分腺体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个别腺体轻度肠上皮化生。后给予羔羊胃提取物维B12颗粒口服治疗,但疗效不佳,为求中医治疗遂来就诊。刻诊:胃脘不适,反酸烧心,腹部间断疼痛,情绪焦虑,大便每日2次,不成形,舌质红,舌苔白腻,脉沉细。既往病史: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甲状腺结节。西医诊断:CAG。中医诊断:胃痞(脾虚气滞,胃络瘀阻证)。治则:健脾和中,益气活血。予自拟健脾消痞汤加减。药物组成:黄芪18 g,太子参15 g,麸炒白术12 g,茯苓15 g,甘草6 g,陈皮10 g,姜半夏9 g,广木香10 g,砂仁6 g,丹参15 g,莪术10 g,白屈菜10 g,山慈菇10 g,白芍12 g。日1剂,水煎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服,共14剂。服药后患者胃脘不适缓解,其后多次根据“和法”随证加减,化热时加黄连、蒲公英,大便干时加瓜蒌,脘痞明显加枳实,脘腹畏冷加吴茱萸,舌苔厚腻加生薏苡仁、白豆蔻。经6个月坚持用药,复查电子胃镜示:CAG伴糜烂,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消失。
按:本例患者为老年男性,长期胃脘部不适,电子胃镜报告示CAG伴有肠上皮化生、胃息肉,故胃痞诊断比较明确。病情缠绵,脾胃虚弱,导致情绪焦虑;怒伤肝,思伤脾,肝胃不和,故见反酸烧心;肝郁气滞,故见腹部间断疼痛;脾虚水湿不化,故见大便每日2次、不成形;肠上皮化生多与瘀血相关[18];再结合舌脉,故辨证为脾虚气滞,胃络瘀阻证。采用自拟健脾消痞汤加减治疗,方中黄芪、太子参、麸炒白术、茯苓、甘草健脾补气;陈皮、姜半夏、广木香、砂仁顺气和胃;丹参、莪术、白屈菜、山慈菇活血化瘀;白芍柔肝缓痛。诸药合用,以调和为法,共奏益气补中、理气导滞、和中消痞的功效。
5 体会与思考
王健教授运用“和法”在CAG的治疗和病后调理中,时刻不忘调理和顾护脾胃,注重阴阳、气血、津液的调和,在处方用药时反对滥用苦寒或攻伐之品,以免损伤胃气,不过多使用滋腻、温补之品,因大剂温补药可增加脾胃负担,善用轻补、平补之品,使脾胃之气渐增,运化得道,正气得复;主张药味不宜过多,每味药用量也不宜太重,尽量选用性味平和、不伤脾胃的药物。王健教授同时借鉴现代医学关于CAG发病机制及中药现代药理研究,对CAG伴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的患者有选择地加用白屈菜、白花蛇舌草等具有抗癌、抗肿瘤作用的中药[19-20],对于控制胃癌前病变的进展,预防胃癌的发生具有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