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思维发展的数学课堂提问策略
2021-12-31林丽琴
林丽琴
(仙游县蜚山第二小学,福建 仙游 351200)
在小学课堂中,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面对问题,学生仔细思考、寻找资料、分析归纳、总结(回答问题),将相关内容纳入自身的知识体系。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思维发展的过程。通过启发式、递进式、开放式三种提问方式,促进学生思维活动从低级走向高级,最终实现学生在小学阶段从直观行动思维到经验型抽象思维的转变。[1]
一、启发式提问:深钻教材,抓准时机,引导认识事物本质特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懂得灵活使用教材。教师备课时,需充分利用教材编排特点,理解教材中每个模块和每个探究性结构之间的横纵联系,理清思路,划分重难点,真正吃透教材。在学生实践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抓准时机,采用启发式提问,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逐步引导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型转变,以便更好地系统掌握所学的知识。[2]
例如,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一课片段教学为例,通过对教材的解读和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设计以下探索圆的特征的教学环节:动手实践—交流探究—归纳特征—再次画圆。
师:请同学们用圆规尝试画圆。边画边想,画圆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师巡视指导)
师:大部分的同学都画好了,谁愿意告诉大家用圆规画圆时应注意什么?
生1:尖尖的那只脚不能动。(圆规要固定)
师追问:动了会怎样?(圆就跑了,画不了)
生2:两条腿的距离不能改变?
师追问:为什么?(也画不成圆)
师:同样用圆规画,为什么有的同学画的圆大,有的画的圆小呢?(师举着两个大小不同的圆)
生3:圆规两只脚的距离不一样。
师追问:圆规两只脚的距离不同,也就是什么不一样?(半径不同)
在师生问答的互动环节中,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动手实践,交流归纳,培养学生善于思辨的习惯,学会概括整理。逐步从形成事物的表象到认识事物内在的本质特征,即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经验型抽象思维的发展,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和应用知识的乐趣,从“要我学习”转变为“我要学习”。
二、递进式提问:分析学情,预设梯度,链接新旧知识体系
课前,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真实掌握情况,是实现课堂有效提问的关键。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利是导、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所预设的问题才有明确的目的和针对性。教师合理预设难度各异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进步,真正做到以学促教。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备课片断:
磨课一:
师:首先出场的是青蛙,青蛙使劲一跳,谁能说说小青蛙跳了多远?
……
磨课二:
视频出示青蛙跳远的画面。
案例中,由于第一次备课时没有深入解读教材,预设的问题不严谨,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有1 分米、10 厘米、一格、一段等答案,不利于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的发展。
师:首先出场的是青蛙。青蛙使劲一跳,谁能说说小青蛙跳了几格?
生:一格。
师:请大家看画面,一格是多远呢?
生:1 分米。
师:一米是10 分米,1 分米如果用分数来表示,是多少呢?
生:十分之一米。
师:同学们,这个十分之一米,也可以用小数0.1米来表示。[2]
片断磨课二中的每一个问题,都立足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及新旧知识的联系,为学习新知识构筑桥梁。把所要学的新知识放置在整个相关知识体系中,注重知识间的结构和联系,处理好知识中点与点之间、点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善于利用知识间“出生点”“成长点”与“延伸点”。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知识点之间相互衔接,体会部分数学知识点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理解。
三、开放式提问:迁移方法,融会贯通,发散多种解题思路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课堂发言的积极主动性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原因是学生的戒备心理在作祟,害怕答错而丢面子。开放式的提问可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让学生多角度地考虑问题并放松心情投入课堂,能有效解决高年级不管发言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利用开放式提问发展学生的思维。
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一课片段教学为例。
师:关于圆柱的体积,你有哪些想知道的问题?
1.大胆猜想:怎样求圆柱的体积?
猜想1:要求圆柱的体积,和什么有关?为什么?
猜想2:猜猜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根据是什么?
2.探究验证思路:
师:刚才同学们对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进行各种大胆猜想,那么怎样验证这些猜想?你们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吗?先独立想一想,再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想法。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先让学生大胆猜想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化新为旧的转化思想方法,为探索圆柱的体积公式提供经验和方法,再由“面”到“体”。[3]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发现把圆柱沿直径切成若干偶数等分,可以拼成近似长方体或正方体。观察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或正方体这一过程的前后变化对比,发现圆柱的形状发生变化,但体积不变(图1)。利用转化思想化新为旧,最后利用长方体体积的公式,推导圆柱体积公式V=sh 或V=πr2×h。
图1
有学生通过前面的操作,发现当长方体摆放的位置不同时,它们的底面和高发生变化(图2)。教师引导:想一想,如果不改变摆放位置,还能怎样求出圆柱体积?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发现这个长方体的底面与圆柱体侧面的关系,刚好是它的一半,高是圆柱底面半径,得出V=2πr÷2×r×h=πr2×h。
图2
通过以上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知识梳理,学生懂得融会贯通,避免方法单一片面、死记硬背公式的通病,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根据实际情况,把握时机,选择三种形式的提问策略,逐步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