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指向写作的策略研究
2021-12-31林梢
林梢
(连江县第三实验小学,福建 晋江 350599)
群文阅读作为极具突破性的阅读模式,主要通过围绕指定议题,展开目的性、集中化、多文本的阅读教学。从实践层面来看,群文阅读主要以教材内容或主题为中心,分别通过单元整组阅读、“一篇带多篇”或“一主题带多本书”的课内外衔接阅读来展开。在小学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展开群文阅读,不仅能增加他们的阅读量,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要求小学生完成“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 万字”的指标;而且集中性地对某一主题展开拓展阅读,也能深化学生对该主题的理解,促使他们在润物无声中吸收写作精华,增强语用素养。然而,从现行的教学情况来看,存在课内外阅读的主题衔接度不够、学生语用能力弱、缺乏从阅读中学习写作方式的意识等问题,导致“群文阅读指向写作”的教学成效始终不理想。本文围绕“群文阅读指向写作”这一主题展开探讨,从主题、作者、同类文本三个方面,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关联主题阅读,内化写作方法
群文的阅读理解,是一篇带多篇来驱动课外文本阅读的教学。[1]它主要关注学生阅读各类文章过程中的意义而构成。从厚度上满足学生对阅读的需求,从层次上也解决教师对方法的补充。群文阅读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在原有阅读基础上的补充和提升。组成群文阅读的文章关联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单元中的主题内容作为一条线索[2],酌情引入与教学材料相关的课外阅读内容,帮助学生进行深入、全面的阅读。
例如,辽宁省骨干教师高森在执教五年级上册《临死前的严监生》一文时,注重该单元主题——人物描写。教师先从各类名著中寻找人物原型,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人物描写是如何让角色形象立体化的。接着,点拨学生深入文本,走进严监生,了解他临死前是怎样的,并让学生在文中划出关键词,完成表1学习单:
表1 《临死前的严监生》学习单
学生通过学习单,分析严监生死前的动作在不断变化,继而清晰地感受到其心理状态的浮动与变化,认识到文章是如何从动作描写的角度,刻画一个可笑、可悲、可叹的守财奴形象。为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守财奴形象的认识,教师还拓展国外描写吝啬鬼的四大作品,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读书体会:
1.夏洛克(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通过角色对话,显示夏洛克的小气与残酷。
2.阿巴贡(法国剧作家莫里哀的喜剧,译名为《吝啬鬼》):借助内心独白,刻画出阿巴贡的丑陋形象。
3.葛朗台(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运用丰富的动作和表情描写,彰显葛朗台的小气。
4.泼留希金(俄国作家果戈里的长篇小说《死魂灵》):通过外貌描写,刻画泼留希金身为富豪却形似乞丐的可恨形象。
再设计小练笔仿写,引导学生观察周围同学,学习大师们的观察点,自由选取一个人物形象,从某一角度描写班上的“小气鬼”形象,达到指向写作的教学目的。
教学中,这种以单元主题为中心,向外辐射阅读同类文本的方式,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在群文阅读中切实感受写作的灵活性,即同一事物,可以运用不同的写作策略达到相同的效果。然后以仿写的策略,引导个体内化写作方法,将思维层面的认识落实笔端,继而完成由读到写、强化语用素养的过程。
二、围绕作者中心,习得用语策略
一般而言,老练的作者都有其固定的写作风格,而其风格往往体现在他们的用语习惯以及所运用的写作策略上。在以“群文阅读指向写作”为目标的学科教学中,为切实引导学生能够在阅读中真正体会语言的生命力及写作方法的妙用[3],教师可以某一作者为中心,向外拓展与之相关的各类文学作品。促使学生在多个文本的阅读中,深入了解该作者的风格,继而在研习用语策略的基础上,丰富自身的写作认知,提升写作素养。
例如,教学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海上日出》时,教师首先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课文脉络及海上日出的景象变化。接着,向学生拓展巴金的其他作品,如《鸟的天堂》《繁星》等。同时,围绕如何写景这一中心,引导学生集中阅读这三篇文章,明白巴金如何抓住榕树、鸟、太阳、繁星等特征,突出它们各自的特点。通过深入文本,走进作家,引导学生归纳同一作家在不同作品中所体现的写作风格:巴金写作时,并没有使用很多华丽的语言,而是像和老朋友叙述一般,用不同的景抒相同的情,予人希望。可以让学生学习巴金这种情真言、实绘景的写法,以纠正部分学生堆砌辞藻的写作方法,继而为本单元的游记作文夯实基础。
教学中,以作者为中心,向外延伸与之相关的作品,既能够提升阅读素养,又帮助学生深入某一风格,细细揣摩其用语及写作方法的特征,在改变原有写作误区的基础上,增强吸收优质文本精髓的能力。
三、品赏同类文本,迁移谋篇技巧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为充分落实“以群文阅读带写作”的目标,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把握文本间的联系,运用思维导图等手段,细细梳理单篇文章的写作脉络及谋篇布局的思路。通过向学生渗透写作链接的方式,点拨他们在品赏相似文本的篇章阅读中,应用新学会的阅读策略,准确抓取文本主干,分析作者的谋篇技巧,并将其化为己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而且切实增强其文本构思、篇章布局等方面的写作能力。
例如,广东省特级教师曹珊执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金色花》的群文阅读课。曹老师一开始用思维导图梳理文章脉络:英英变成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妈妈不知道英英变成树,英英很失望—妈妈邀请小动物住在树上,并请小动物吃零食,英英却饿得咕咕叫—最后英英伤心地流泪。教师借助思维导图,将课文内容清晰化、条理化。随后,又插入一篇与之相似的课外阅读《金色花》的小诗教学。主要内容为:一个小女孩先变成花瓣,看着妈妈工作;随后变成花香,陪着妈妈做祷告;最后变成花影,为妈妈遮阳。在课末,教师引导学生仿照这首诗的结构,写写小练笔:
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请围绕“爱”的主题,写一写吧!
小练笔范式:
《我变成了()》
假如我变成了( ),我要( ),( )。
教学中,曹珊老师改变传统单篇阅读的教学方式,把课内与课外篇目有效结合在一起。这种以课内为主,课外为次的教学策略,实际上是一种创新的体现。不仅能够为学生的语言发展夯实基础,而且有效培养学生创作小诗,提升学生作品的诗性理念。
综上,在小学阶段的群文阅读中,为落实以阅读推进写作的教学理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同主题文本、围绕作者中心以及品赏篇章等方式,启发学生在模仿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写作方法的妙用,掌握谋篇布局的技巧,达到群文阅读指向写作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