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书、署书、擘窠书源流考
2021-12-31杨世铁
杨 世 铁
( 内江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四川 内江 641100)
说到榜书、署书和擘窠书,很多人认为它们是一个意思。这个观点最早来源于康南海,他说:“榜书古曰署书,萧何用以题苍龙、白虎二阙者也,今又称为擘窠大字。”[1]之后,康说便成为公说,从之者如流[2-6]。如,任治国说:“榜,也写作‘牓’,古称‘署’,即宫殿匾额、门眉、告示或布榜之头,皆用大字书之,故谓榜书。古称署书、题署、匾额、题榜书,后来也称作擘窠大字、擘窠书,即俗言之大字者也。”[2]他一下子列了那么多名称,且认为它们都相同。若仔细辨别一下他的说法,他认为署书、题署等和榜书是古今叫法不同造成的。贾诚隽说得更直白:“榜书,亦称‘牓书’,古名‘署书’,指题写在宫阙门额上的大字。后来把用于牌匾上的大字通称‘榜书’,也称‘擘窠书’。”[3]他用了“亦称/也称”、“古名”这样一些术语,“亦称/也称”表示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叫法,如“‘榜书’,也称‘擘窠书’”,是说“榜书”和“擘窠书”是两个不同的名称,但都是对同一种字体的叫法。同理,他说“榜书,亦称‘牓书’”,也是把它们看作不同的名称。按,“榜书”和“牓书”到底是不同的名称,还是同一个名称的不同写法,是值得弄明白的。“古名”表示古今关系,是说同一事物古时候的叫法与今天的叫法不一样,一般用于以今代古:有了今名,古名不再使用。
这些说法是否可靠?他们的依据是什么?彼此的关系如何?这些问题很值得研究。弄清它,对于当今人们正确认识榜书以及推进榜书的创作都有积极意义。
本文从文献学和语言学角度考证这组词语的来源、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至于它们在书法学上的意义,将另文讨论。
一、“榜书”考辨
“榜”有数音。“榜书”之“榜”读“bǎng”,此音出现较晚,大约在南北朝时期(详后)。在此之前,文献中虽能见到“榜”字,或读“bēng”,意思是“矫正弓弩之器”①例如:
(1)椎锻者所以平不夷也,榜檠者所以矫不直也,圣人之为法也,所以平不夷矫不直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或读“bàng”,意思是“船”或“摇船的工具;浆”。例如:
(2)浮文鹢,扬桂枻,张翠帷,建羽盖,罔玳瑁,钓紫贝;摐金鼓,吹鸣籁,榜人歌,声流喝,水虫骇,波鸿沸,涌泉起,奔扬会,礧石相击,硠硠礚礚,若雷霆之声,闻乎数百里之外。(《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3)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楚辞·九章·涉江》)
“榜”读“bǎng”,初义为“木板”,这种用法到南北朝时期才见。例如:
(4)仲玉至南陵,领米三十万斛,钱布数十舫,竖榜为城,规欲突过。(梁·沈约《宋书·张兴世列传》)
(5)表治城池,修起楼堞,多解榜板,拟以备用。(梁·沈约《宋书·桂阳王刘休范传》)
第(5)例“榜”“板”连用,是同义并列,这是古今汉语常见的表达方式,由此可证明“榜”就是“木板”之义。这个时期,“榜”也指宫殿楼台上的牌匾。这种用法很多。例如:
(6)谢歆《金昌亭诗叙》曰:“余寻师,来入经吴,行达昌门,忽睹斯亭,傍川带河,其榜题曰‘金昌’。”(梁·刘孝标《世说新语注》)
(7)北宫榜题,咸是鹄笔。(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8)宋明帝《文章志》曰:“太原中,新宫成,议者欲屈王献之题榜,以为万代宝。”(梁·刘孝标《世说新语注》)②
(9)乃僵磔甫尸于夏城门,大署榜曰“贼臣王甫”。(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阳球传》)
以上几例,“榜”都指牌匾。这种用法一直延续到后世,我们可以再举几个唐宋时期的例子:
(10)天和元年,露寝等初成,文深以题榜之功,除赵兴郡守。(唐·李延寿《北史·赵文深列传》)③
(11)石刻俨如元佑日,榜题犹带有唐秋。(宋·陈宓《邀同社十七人游灵岩天台,次前韵呈潘刘》)
(12)溢囊秘简青皆汗,署榜宸毫白正飞。(宋·宋祁《闻中山公淝上家园新成,秘奉阁辄抒拙诗寄献》)
在这个意义上,“榜”常与“题”“署”连用。连用的时候,“榜”可以在前,如例(6)、例(7)、例(11)的“榜题”,也可以在后,如例(8)、例(10)的“题榜”,例(9)、例(12)的“署榜”。从用法上看,连用的最初阶段,“榜”都是名词,表示书写的地方;“题”和“署”都是动词,表示书写。
“榜”单用时不多,到宋代开始多见。单用时常写作“牓”。例如:
(13)少选见一寺分明,云际三门,而悬巨牓曰:“回向寺”。(宋·赞宁《宋高僧传》)
(14)庚戌,新作舍人院紫薇阁,上亲篆其牓。(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牓”与“榜”是同一个词的不同书写形式变体[7],即以前人们常说的异体字。《集韵·荡韵》:“榜,木片也。或从片。”《正字通》曰:“牓,与木部‘榜’通。”“榜”和“牓”,一从木,一从片。关于“片”旁,马叙伦谓《说文》“片,判木也”当作“片,判也,木也。”他说:“木也者,片即木也。木之异文。”[8]也就是说,片是半木,从木与从片,意义相同。
到宋代,“题榜”连用时,也可以写作“题牓”。例如:
(15)神龙二年五月,奏乞以所居宅为寺。敕允,题牓曰“奉恩”是也。(宋·赞宁《宋高僧传》)
以上是“榜”“题”连用,“题”作动词的用法。在南北朝时,还出现了“榜”“题”连用均作名词的用法,这种用法不多。例如:
(16)当时台观榜题、宝器之铭,悉是诞书,咸传之子孙,世称其妙。(后魏·江式《论书表》)
这一例的“榜题”,指的是“匾额”,“榜题、宝器之铭”就是“匾额、重要器物上的文字”的意思。这种用法,到唐以后开始普遍起来,甚至“榜署”“署榜”也用作名词。例如:
(17)以姓名白之,乃引入,仰视其阁,有榜题曰:朝元之阁,下见韩侍中稚圭凭几而坐,侍者数十人若神仙仪卫。(宋·张师正《括异志》)
(18)竞博学而能文,善草隶书,工大字,两都宫殿榜题,皆竞所书,士林推为第一云。(元·脱脱等《金史·王竞列传》)
(19)每朝廷使至,则撤宫殿题榜,置于庑下,使輶始出饯馆,已更赭袍,鸣鞘鼓,吹导还宫,殊无畏避。(宋·田况《儒林公议》)
(20)郑权初有日者,梦沧州衙门署榜,皆作权字。(五代·李昉等《太平广记》)
(21)清波环绕地无尘,榜署嘉名得意新。(宋·吕夷简《郑州浮波亭》)
(22)(光庆)善篆隶,尤工大字,……凡宫庙榜署经光庆书者,人称其有法。(元·脱脱等《金史·左光庆列传》)
(23)虚中尝撰宫殿榜署,本皆嘉美之名,恶虚中者,擿其字以为谤讪朝廷,由是媒糵以成其罪矣。(元·脱脱等《金史·宇文虚中列传》)
(24)董思翁云:“余以《黄庭》、《乐毅》真书放大,为人作榜署书,每悬看,辄不佳。”(清·钱泳《履园丛话》)
词类转换是汉语史上常见的现象,“题榜”“榜题”“榜署”完全转变为名词用法,并不值得奇怪。当然,“榜署”连用作名词,还有可能跟这个时候“署”用作名词的用法逐渐多起来有关:当时出现了很多带“署”的机构,如:公署、官署、府署、县署、玉署、廨署。这些署的门上都需要悬挂门匾,“榜署”连用指牌匾就很正常了。
总之,以上各例,不管是“署”“题”作动词还是作名词,“榜”都是名词,或指“木板”,或指“匾额”。但是从唐代开始,“题榜”有了动词用法,合起来表示“书写”之义,尤其指在牌匾上写大字。例如:
(25)行台至江陵,尚书令傅亮奉表进玺绂,州府佐吏并称臣,请题榜诸门,一依宫省,上皆不许。(唐·李延寿《南史·文帝刘义隆本纪》)
(26)江南吴完、登州王子韶,大隶题榜有古意盎然,吾儿尹仁大隶题榜与之等。(宋·米芾《海岳名言》)
(27)凡天下名山胜处碑刻题榜,多公亲迹。(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28)凡宫殿门观,多帝飞白题榜,勋贤神道,率赐篆螭首。(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29)陈文惠善八分书,点画肥重,自是一体,世谓之“堆墨书”,尤宜施之题榜。(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从构词的角度,这种用法可以看作是偏义复词——“题榜”的意义偏于“题”上;也可以认为,“榜”、“题”是同义并列。为后面这种认识提供佐证的是同一个时期的以下用例:
(30)四明之人,相与出力,建大阁藏所赐诗颂,榜之曰“宸奎”,命翰林学士兼侍读端明殿学士苏轼为之记。时京师始建宝文阁,诏取其副本藏焉。(宋·惠洪《僧宝传》)
(31)宝觉笑曰:“选佛得甲科,何可当也!”新自是号为“死心叟”,榜其居曰“死心室”,盖识悟也。(宋·惠洪《僧宝传》)
这两例中的“榜”都单用,都用作动词。既然“榜”有动词的用法,“题”也是动词,二者完全可以结合起来构成同义并列方式的新词④。
总之,“榜”(bǎng)本义指木板,后来引申特指悬挂在宫殿楼台榭亭等高处的匾额,因为它经常与“题”“署”等动词连用,慢慢地沾染了“书写(大字)”义,产生了动词用法。在这个过程中,它始终跟书法行为连在一起:往上面写字的人都是当朝富有盛名的大书法家,而写在上面的字又多是很有影响的书法作品。在这样的背景下,慢慢地就出现了“榜书”。
“榜书”之名,至清代始见。例如:
(32)神仙缥缈寻常事,我欲榜书筹海楼。(清·陆以湉《冷庐杂识》)
(33)谭稹以五万钱缀“月林堂”榜书三字。(清·赵翼《檐曝杂记》)
(34)凡宫城榜书,率用清、汉、蒙古三体。(清·王士禛《池北偶谈》)
(35)今碑尚完好,与颜忠烈公榜书“逍遥楼”大字,皆在驿北觉苑寺。(清·王士禛《陇蜀余闻》)
以上均为笔记杂著。除此之外,清代的书法论著中还出现了专论“榜书”的内容,这有两部。其一是无名氏(佚名)的《书法秘诀》,如:“榜书每一字中,必有两笔不用力处,须安顿使简淡,令全字之势,宽然有余,乃能跌荡尽意,此正善用力处。”“凡作榜书,不须拘结构长短阔狭,随其字体为之,则差参错落,自成法度,一排比令整齐,便是俗格。”“凡榜书,三字须中一字略小,四字须中二字略小,若齐一则高悬起便中二字突出矣。”[9]其二是康南海的《广艺舟双楫》,这是集古今论榜书大成之作,其中论榜书的内容包括:
榜书的含义:“榜书古曰署书,萧何用以题苍龙、白虎二阙者也,今又称为擘窠大字。”
榜书的类型:“榜书有尺外者,有数寸者,当分习之。”
榜书的做法:“先习数寸者,可以摹写,笔力能拓,起收使转,笔笔完具。既精熟,可以拓为大字矣。”
榜书的笔法:“榜书亦分方笔圆笔,亦导源于钟、卫者也。”
榜书的执笔法:“榜书操笔,亦与小字异。”
榜书的笔墨:“作榜书须笔墨雍容,以安静简穆为上,雄深雅健次之。”
历代碑刻之适于今日练习榜书者:“学榜书虽别有堂壁,要亦取古人大字精者临写之。六朝大字,犹有数碑,《太祖文皇帝石阙》、《泰山经石峪》、《淇园白驹谷》,皆佳碑也。尚有尖山、罔山、铁山摩崖,率大书佛号赞语,大有尺余,凡数百字,皆浑穆简静,余多参隶笔,亦复高绝。”“《云峰山石刻》,体高气逸,密致而通理,如仙人啸树,海客泛槎,令人想象无尽。若能以作大字,其秾姿逸韵,当如食防风粥,口香三日也。”“隶之大者,莫若冈山摩崖,其次则唐隶之《泰山铭》,宋隶之《山河堰》,俱可临写也。”
作榜书的工具:“作榜书,笔毫当选极长至二寸外、软美如意者,方能适用。纸必当用泾县。”“字过数尺,非笔所能书,持麻布以代毫,伸臂肘以代管,奋身厉气,濡墨淋漓而已。”
可见,康著既是对古人榜书实践的总结,又在理论上开后世榜书认识的先河。所以,自康南海书一出,天下人于榜书的认识一下子就变得成熟起来而且统一了。
二、“署书”流变
很多人认为署书是榜书的古称,也就是说,先有署书之名,后来被榜书之名代替⑤。事实上它们并不是如此简单的替换关系。
“署书”一词,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叙:
(36)自尔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汉·许慎《说文解字》序)
自此,“八体书”的概念广为后人接受。卫恒《四体书势》、江式《论书表》、韦续《五十六种书并序》、张彦远《法书要录》等都曾引此说以证明古代书有八体,而且“署书”一词也被历代学者所傅会。例如:
(37)六曰署书,门题所用。(唐·封演《封氏闻见记》)
(38)王知敬,太原人,门传孝义,工正、行,善署书,与殷同工而异曲,兼草书。(唐·窦臮、窦蒙《述书赋》并注)
(39)宋景文公云:萧何自题苍龙、白虎二阙,后世署书由何始。(南宋·王应麟《困学纪闻》)
(40)萧何、韦诞其能署书乎?萧何作未央宫前殿成,覃思三月以题其额,观者如流水。(元·郑杓、刘有定《衍极》并注)
(41)埜工于诗,书法祖唐欧阳询,署书尤清劲。(元·脱脱等《宋史·王埜列传》)
(42)中书谈相者号术泉,自胥吏起,幼工署书,以贫悴入京师。(明·沈德符《万历野获》)
这些例子一是说明署书始自萧何,当是题门、题阙的一种字体,如例(37)、例(39)、例(40);一是说明当朝善署书者,如例(38)、例(41)、例(42)。
署书的名称使用既多,关于它的含义的说法也就出现了。较早论及署书类型的是明人:
(43)秦废古文,书存八体,其曰署书者,以大字题署宫殿匾额也。(费瀛《大书长语》)
(44)书之大小本无二法,自仲将登凌云,垩帚成飞白,始称大者愈难,世因目为署书,似是自成一家。(汤临初《书旨》)
费瀛把“大字题署宫殿匾额”看作署书,汤临初把韦诞(字仲将)题凌云台的飞白书看作署书,而汤临初所谓的韦诞的“飞白”书,其实就是题榜书,例如,江式和韦续说:
(45)又有京兆韦诞、河东卫觊二家,并号能篆,当时楼观榜题、宝器之铭,悉是诞书。(江式《论书表》)
(46)魏韦诞用题宫阙,王廙、王隐皆好之。(韦续《五十六种书》并序)
我们把这几例放在一起一比较,就可以得出结论来,明人所谓的署书就是之前很多人提到的题榜书。这一说法到了清代,直接为康南海所接受。他在谈到榜书时,把榜书与署书等同起来,不仅开篇直接说“榜书,古曰署书”(引文见本文“引言”部分),而且在论及历代代表性书家时,也是署书、榜书不分。例如,他说:
(47)北人工为署书,其知名者,并著于时。题洛京宫殿门板,则有沈含馨、江式;北京台殿楼观宫门题署,则窦遵瑾⑥。周天和时,露寝成,赵文深以题榜之功,除赵兴守。每须题榜,辄复追之,其重榜书至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榜书第二十四”)
在这段文字中,他先后使用了“署书——题署——题榜——榜书”这样一组概念,名称虽不同,所指完全一样,可见,他认为榜书就是署书。这也是今人认识的由来。
根据历代文献对其用途的记载,我们推断,署书确实与后来的榜书一样,都是题写牌匾用的,区别在于:署书是写在“署(官府:门、阙)”上的字体,榜书最初是写在“榜(木板、牌匾)”上的字体,前者本为功用,后者本为材料,因为榜所在的位置与署书的位置相同,后来,“署”的功用义和“榜”的材料义隐晦起来,位置义突显,于是署书和榜书就混同了。明代董其昌“榜署书”连用,可以证明二者已经无别:
(48)往余以黄庭、乐毅真书,为人作榜署书。每悬看,辄不得佳,因悟小楷法,使可展为方丈者,乃尽势也。(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书《舞鹤赋》后”)
三、“擘窠书”义变分析
“榜”“署”“擘窠”这三个词当中,“擘窠”一词出现较晚,大约在唐代才开始见到。例如:
(49)前书点画稍细,恐不堪经久,臣今谨据石擘窠,大书一本,随表奉进。(唐·颜真卿《乞御书放生池碑额表》)⑦
这一例中的“擘窠”意思不明显,我们无法根据上下文判断它的含义。在这个词出现之前,“擘”和“窠”常用,“擘窠”的意义当与“擘”“窠”意义有关。
“擘”的本义为“分裂、裂开”,引申为“分开”“划分”。例如:
(50)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史记·刺客列传》)
(51)二华之山,本一山也,当河,河水过之,而曲行;河神巨灵,以手擘开其上,以足蹈离其下,中分为两。(东晋·干宝《搜神记》)
“窠”的本义是“空;巢”,引申指画有横竖线的界格,也可以理解为书写时每个字所占的位置。例如:
(52)石曼卿作佛号,都无回互转折之势,小字展令大,大字促令小,是张颠教颜真卿谬论。盖字自有大小相称,且如写“太一之殿”,作四窠分,岂可将“一”字肥满一窠,以对“殿”字乎!该自有相称,大小不展促也。(米芾《海岳名言》)
题榜“太一之殿”,四个字要占四个位置,米芾叫“四窠”,每个字的位置为“一窠”。可见,“窠”就是字空。“擘窠”连用,就是在石上刻出界格或在纸上画出界格。颜真卿说的“据石擘窠”,就是在石头上画出界格,这个意义到后来变得更为明显。例如:
(53)汉印多用五字,不用擘窠。(宋·赵希鹄《洞天清录》)
(54)擘窠,言擘书窠分也。(明·方以智《通雅·器用·书法》)
“擘窠”出现以后,常与“大篆”“真书”“大字”“大书”等连用,作定语。例如:
(55)邻寺僧死,公不知法当告官,便自焚之。吏追捕坐庭中,问状不答,索纸作偈曰:“云外野僧死,云夜野僧烧,二法无差互,菩提路不遥。”而字画险劲,如擘窠大篆。(宋·惠洪《僧宝传》)
(56)坡书:“洗玉池铭”,擘窠真书,瘦劲。(元·王恽《玉堂嘉话》)
(57)襄阳书《天马赋》,余所见已四本:一为擘窠大字,后题云:为平海大师书,后园水丘公观。特为雄杰,在嘉禾黄履常参政家。(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58)吾友嘉定程孟阳有子曰士颛,字孝直,善擘窠大书,且志篆籀之学,以所摹印章见视。(清·钱谦益《牧斋初学集》)
“擘窠”有时也单用。例如:
(59)字渥丹砂,擘窠谁似?(清·屈大均《广东新语》)
“擘窠”虽然自唐代出现并不断被人们提到,但它的含义人们并不是很清楚,至少到明代时仍然如此。杨慎曾说:“《墨池编》论字体有‘擘窠书’,今书家不解其义。”[10]这应该是事实。对杨慎的话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擘窠”作为一个书学的术语,在当时还没有被严格地定义,很多人在使用时只是凭个人印象来称说,而作为严谨的学者,杨慎找不到一个为大家公认的成说,所以他只好说“今书家不解其义”。“不解其义”,这里应该理解成“说不清楚它的具体所指”。
以上所举的这些例子中,不管是单用还是作定语,“擘窠”都有“大”的意思。这个意思其实源自一种心理现象,即刊刻或书写时有了界格,逼仄着界格书写,字就显得大,这是视觉上给人的一种心理错觉。因此,“擘窠书”就是“大书”,“擘窠大书”“擘窠大字”中的“擘窠”与“大”,是同义连用,强调书(字)之大。
擘窠书有了“大书/大字”之义后,就跟“榜书”“署书”联系起来了。因为榜书、署书的突出特征就是“大”,所以在不做具体所指时,就把榜书和署书笼统地称为擘窠(大)书了。例如:
(60)能擘窠书,其时牙牌二十四景,半出其手。(清·李斗《扬州画舫录》)
甚至还有“榜书”与“擘窠”连用者。例如:
(61)唯有求擘窠榜书者,则无不应,盖不甚费目力,且易于纵腕力也。(清·梁章钜《浪迹丛谈》)
还有“榜(书)”与“擘窠”互文的情况。例如:
(62)公幼而岐嶷,髫年能作擘窠书,直隶制府方公观承延入署,令书“清慎勤”三大字,今节署堂上所悬“九龄童子书”之榜是也。(清·陈其元《庸闲斋笔记》)
(63)举博学鸿词,授检讨,充封琉球正使,为其国王书殿榜,纵笔为擘窠大书,王惊以为神。(清·李斗《扬州画舫录》)
这种情况,一般是用“擘窠”说明“榜书”字的大小,而用“榜书”说明“擘窠”书的形式,在这样一种特殊语境下经常出现,慢慢地它们词义互相沾染,具有了对方的词义特征,最终导致“擘窠书”与“榜书”意义相同。
四、结语
“榜书”“署书”与“擘窠书”,这三个词原本是不相同的:榜书最初是书写的材料,署书最初是一种功用(题署用的),“擘窠”本来是书写的方式(打格子书写),后来因为署与榜的位置相同,二者逐渐混同;又因为“榜”的含义比较广泛——亭、台、楼、阁、榭上的都可以叫“榜”,不能叫“署”,所以慢慢地“榜书”代替了“署书”,或者干脆叫“榜署书”。擘窠书在由最初的打界格书写慢慢地衍生出“大”义之后,逐渐地以它来泛指所有的大字,包括大字的常见形式——榜署书,再加上它们经常连用,于是,这两个名称在意义上也逐渐等同起来。
从时间先后上看,蔡显良先生认为,三个名称当中,“署书的名称在历史上出现最早,可以上溯到秦汉时期;擘窠书名称的出现较晚,可能在唐代即已出现,但最迟不会晚于北宋,……而榜书名称的出现则最晚,要迟到明末或清代”[5]。根据我们前面所做的分析,这种说法大致不差,只是他使用了一些模糊性词语,所说具体时间不够准确。应该是:“署书”一词出现于东汉时期;“擘窠”见于唐代,而“擘窠书”见用于宋代;“榜书”最早、最可靠的文献是清代早期(王士禛的《陇蜀余闻》)。
在这三个概念的关系上,我们认为,完全把它们等同起来是不合理的,毕竟它们所指范围广狭不同。比较合理的意见是:“榜书”和“署书”可以合并,径称之为“榜书”,或称之为“榜署书”都可以,用于专指各种大字题署。“擘窠书”也应保留,因为当今书法已由过去的以案牍形式的记事抒情为主转向以厅堂悬挂展示为主,大字书法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些明显不是题署的,再称之为榜书就不合适,如果称之为擘窠书就毫无问题。所以,“擘窠书”与“榜书”是前包含后的关系。
注释:
① 《说文解字·木部》:“榜,所以辅弓弩。”
② 此事李昉等《太平广记》也有记载,文字略有出入:“太元中,孝武帝改治宫室及庙诸门,并欲使王献之隶草书题榜,献之固辞。”
③ 此事亦见于唐·令狐德棻《周书》:“天和元年,露寝等初成,文渊以题榜之功,增邑二百户,除赵兴郡守。”
④ 同义并列是汉语很常见的一种构词方式,如:喊叫、击打、排斥、阻碍、听闻、言谈、诉说。
⑤ 见引言部分的引文。
⑥ 宋陈思《书小史》云:“窦遵,顿丘卫国人,善楷篆,北京诸碑及台殿楼观宫门题署,多遵书。”
⑦ 明人丰坊说:“四曰擘窠,创于鲁公,柳以清劲敌之。”其说盖源于此。见《书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