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动画情景互动式课堂教学
——以《消化与吸收》为例
2021-12-29王烨
王 烨
(陕西省西安市宇航中学 陕西西安 710038)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内容。按照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教师需协助学生理解的重要概念为: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肝、胰、大肠和肛门,其主要功能是从食物中获取营养物质,以备运输到身体的所有细胞中。第一课时主要介绍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以及消化和吸收的过程。消化过程在人体内部发生,较为抽象,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历险记故事的形式联系各知识点,调动学生兴趣,并在课前布置适当的小组任务,鼓励学生提前预习本部分内容,为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1]。
二、教学目标
(一)生命观念
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堂活动,能够说出消化的概念、消化系统的组成和相关结构。通过历险记故事的学习,能够说出消化系统的消化腺和消化道各部分作用,用自己的语言讲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2]。
(二)科学思维
通过观察消化系统的课件和聆听历险记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能力,增强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
(三)科学探究
通过自主预习并根据引导回答导向性问题,在活动中,锻炼提取信息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合理组织语言,做好消化旅游线的向导,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四)社会责任
通过对消化和吸收过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意识到“细嚼慢咽”“吃饭时不说话”“合理膳食”等健康观念的重要性,并将其告知家人朋友,做健康饮食的宣传员。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小组合作促课前预习
本节课内容较多,可将应掌握的知识内容分为六个模块,并将学生对应分为六个组,给予每个小组明确的任务,并通过适当的问题引导小组的研究方向。要求每个小组通过课前预习课本相关内容,自主查阅资料,回答相应的问题,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具体安排如下:
1.口腔向导组
引导问题:口腔内有哪些与消化相关的结构?馒头未放糖为什么会吃出甜味呢?馒头在口腔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咽、食道向导组
引导问题:咽和食道属于消化道,它们有消化食物的功能吗?它们在食物消化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为什么吃饭时最好不要讲话?
3.胃向导组
引导问题:胃具有怎样的形态?有哪些结构?对应的功能是什么?为什么患了胃病的人怕吃冷、硬的食物?
4.小肠向导组1
引导问题:小肠具有怎样的形态?有哪些消化液?这些消化液分别是哪些消化腺分泌的?这些消化液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肝炎病人怕吃油腻的食物(即肝的功能)?
5.小肠向导组2
引导问题:小肠具有哪些特化的结构?这些结构有什么作用?小肠除了承担消化的功能外,还有其他作用吗?
6.大肠、肛门向导组
引导问题:大肠和小肠一样吗?它们有何区别?大肠和肛门的功能分别是什么?
(二)联系生活,回顾重要概念
从生活场景导入,课件展示蔬菜、鸡翅和相关影视作品,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吃了绿颜色的蔬菜,不会变成绿巨人,吃了鸡翅,身后却不会像小天使一样长出翅膀呢?督促学生回顾思考相关内容,引入课题并板书:消化和吸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回顾重要概念:消化系统是由哪两部分组成呢?消化道由哪些器官组成,消化腺又由哪些器官组成呢?
学生活动:讨论思考,根据图示,联系课文内容,作出回答。
设计意图:从生活情境导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由浅入深的设问层层递进,促使学生主动回顾复习之前所学的内容,从而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三)合作探究,回顾消化系统结构
在交互式白板上打出学生所说的消化道和消化腺各结构,要求学生按照人体消化系统结构由上到下的顺序在交互式白板上由左到右进行排列,并用箭头指出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在何处起作用。
学生活动:自主建构消化系统结构思维导图,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建构思维导图,回顾上节课内容,理清知识框架,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动画故事,引导互动探究
以动画故事《一丝有才华的膳食纤维的圆梦历险记》为主线,穿插六个小组的合作成果展示,构成课堂主体。教师在课堂中扮演故事讲述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边听故事、听同学讲解,边完善知识框架,对学生分享中的错漏问题及时补充说明。课堂引入组间竞争机制:每位同学有两张表格,一张是打分表,一张是知识记录表。打分表上详细列出评分标准,要求学生对其他小组的表现打分;知识记录表上列出应掌握的知识点,并设置成填空题,要求学生通过认真聆听其他小组的分享,将相应的知识点填写完整,课后上交由教师打分。
动画故事片段展示:膳食纤维的自我介绍导入:大家好,我是藏于蔬菜、谷物、粗加工的谷物中的膳食纤维,我可不是一丝普通的膳食纤维,我是一丝有才华的膳食纤维,大家猜一猜我的组成成分是什么?哦不,不是才华,是多糖。提到多糖,糖类,大家是不是很熟悉啊,可是要注意了,我很特殊的,我是一种不容易被消化的多糖,再强调一遍,我是一种不容易被消化的多糖,可就是因为我不易被消化,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是被冷落的对象,因为大家认为我不能被消化吸收,我是没有好处的,没有人愿意理我。但事实不是这样,虽然我不易被吸收,但我是对消化有帮助的。而我此生有一个小小的梦想,那就是能够见到我的偶像——王源小哥哥!然后,帮他点小忙。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增强,我终于得到了机会,开启我的圆梦之旅!
口腔历险片段:那天,我一觉醒来,就看见一张帅脸摆在我的眼前。“哇——”可我这声“哇”,就只见眼前一黑。喂,谁关灯了?可抱怨声还未出,我就发现自己进到了一个可怕的地方,不过还好这里不只有我一个,还有我的米粒小伙伴,蛋黄小伙伴和猪肉小伙伴。可这里还有可怕的铡刀,“咔嚓,咔嚓”就把我的伙伴们切断磨碎了,还好我比较纤瘦,逃过了一劫。一进到这里,我就觉得晕晕乎乎的,才发现我原来踩在会动的飞毯上。在飞毯的作用下,由于站立不稳,我沾上了一种黏黏的液体,和其他小伙伴粘在了一起。更可怕的是,我的米粒小伙伴开始分解了。
相关知识链接:人体消化系统内最坚硬的器官是牙齿。牙齿的咀嚼:把牙齿切断磨碎食物的过程叫做牙齿的咀嚼。舌头会对食物进行搅拌,便于咀嚼和吞咽。唾液腺分泌的唾液。
咽部历险片段:在我被晃得昏昏沉沉的时候,我渐渐和其他小伙伴挤成了一团。过了一会儿,像是后方的通路打开了,我们被一种力量一挤一推,就掉进了一口细井里,井并不宽,我企图攀上井壁自救,可我发现它是会蠕动的,我不得不和食物团一起被一下下送了下去。
咽部小组解说展示:咽部和口腔共同完成吞咽。咽部的结构比较复杂,在我们学呼吸系统的时候也会学到它,这里我简单讲一下,咽部是连接鼻腔,口腔,喉管就是通气的,还有食管的交通要塞,它有个重要的结构叫做会厌软骨,大家来看我,这是会厌软骨,上面连接的管道是通气的喉管,下面的是进食物的食道。平常,会厌软骨是这样的,刚好封闭了食道口,呼吸是畅通的,等我们要咽食物的时候,会厌软骨上抬,挡住了通气的喉管,呼吸暂停,食物靠吞咽的力量被挤进食管。这个大家了解一下即可,在讲呼吸系统时还会讲。这里只用明白口腔和咽部通过吞咽将食物挤进了食道。
在食道这个部位要注意两点,一个就是食道是会蠕动的,将食物向下运送,另一个就是它和咽部一样,都是只运送没有消化作用的,只是传递食物团。大家整理一下:咽通过和口腔配合的吞咽,将食物团送入食道,食道通过蠕动将食物团向下运送,无消化功能。
胃部历险片段:我们被送入了一片开阔地,在开阔地里遇到了一种液体,我发现我的蛋黄小伙伴和猪肉小伙伴的一部分被分解了,而在我们就要离开的时候,路又变细了,就好像进入了一个两头细的麻袋。
胃部小组解说展示:那么,这段历险的部位是哪里呢?没错就是胃。大家想想两头细的麻袋,中间是不是胖胖的,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液体是什么呢?对了,有些同学猜对了,那就是胃腺分泌的胃液,胃液中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是最酸的消化液。而故事里提到,蛋黄被分解了,蛋黄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没错,是蛋白质。猪肉有一部分被分解了,分解的也是蛋白质。那还有什么没被分解啊?没错,还有脂肪。我们就把它先写在这。就是说,胃液分解的是蛋白质。蛋白质分解成了氨基酸。大家整理一下,食道连接着胃,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胃腺分泌胃液,主要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学生活动:参与小组成果分享,认真聆听其他小组成员的介绍,按照评分标准,对其他小组的表现进行客观打分,注意捕捉其他小组分享过程中的关键信息,认真填写知识记录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设计意图:本部分内容较为抽象、枯燥,采取动画故事贯穿课堂始终,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常常存在学生只关注何时分享自己小组成果,而不认真聆听其他小组分享的情况,本设计试图通过组间竞争机制,促使学生认真聆听其他小组的分享,完成知识记录表和打分表,锻炼学生倾听他人分享并合理表达自身见解的能力。
(五)表格整理,建构消化吸收过程
通过表格梳理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场所,引导学生完善消化系统结构——功能概要图。
学生活动:填充表格,梳理知识重点,建构知识网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清本节课的知识脉络,深化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初步建构知识网络。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动画故事为主线,引导课堂活动,学生参与度较高,积极性较强,收到了不错的课堂效果。评分表和知识记录表的使用,提高了学生听讲的专注度。在动画介绍阶段,可尝试以一道菜导入,引导学生分析菜品中的营养成分,这样可使课堂整体性更强,与现实的联系更加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