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下因病复学学生心理帮扶案例分析
2021-12-29陈颜红刘润民
陈颜红 刘润民
(1.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金华 321004;2.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绍兴 312000)
根据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教育部针对教育改革发展工作提出: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工作,加大心理援助力度,要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开展心理辅导服务,减轻师生疫情所致的心理影响,推动维护校园安全和社会稳定[1]。可见,新冠疫情影响下,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社会和教育部门关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加大全民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力度,提升心理健康素养[2]。这些政策和文件都表明,国家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提升立德树人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促进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愈加关键。
一、案例背景
学生小A为因抑郁症休学学生,休学前有多门功课不及格,家庭条件一般,1个月前提出复学申请,自述复学前期焦虑、恐惧心理非常明显,睡不好觉,压抑无助,害怕专业课学习尤其是数学和人际关系问题,目前主动向辅导员坦露自己不打算复学了,这个专业也不喜欢,准备去打工赚钱。
二、问题本质
(一)案例定性
此例反映的是因抑郁情绪障碍而导致的复学前心理焦虑问题,加上疫情的发展影响,焦虑心理更加突出,另外,未休学之前也有多门课程挂科的情况,体现出专业不认同、学业问题、人际关系问题。
(二)问题关键点
1.如何帮助小A克服心理障碍,克服阻抗,适应复学后学习生活;
2.如何引导小A重拾信心,搭建社会支持系统,找到自我的价值,回归正确的成长轨道。
三、解决思路和实施办法
(一)搭建三方沟通平台,拉近师生情
主动与休学前的班主任沟通,掌握了解小A实际情况。第一时间与小A休学前班主任沟通联系,了解到学生休学前存在抑郁情绪,妈妈在学校附近陪读,药物一直有吃,可能因为药物的原因身体发胖了很多,平时学习上专业课跟不上。
及时与复学后班主任对接沟通,缩减学生复学适应期。同时和复学后班主任沟通交流小A情况,复学前期的焦虑情绪等,和班主任一起针对小A的专业学习困难提供专业一对一帮扶,寝室安排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尽可能减少焦虑和适应期。
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跟进学生心理状态。主动和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实际情况和康复情况,跟进学生的心理状况,小A的父母也希望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使小A去上学,健康成长。
(二)积极倾听理解共情,增进信任感
积极倾听。做小A的忠实倾听者,理解小A,达到共情,同时注意谈话技巧,充分运用倾听、共情,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小A更全面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启发自主思考思维。
适时关注。和小A通过互联网互动,对她的动态进行评论、点赞、互动,有效开展陪伴式辅导,逐步建立信任关系,不过分关注,适度保持距离。慢慢的,小A愿意主动分享自己的心情、情感等。鼓励小A主动咨询心理医生,通过谈心谈话,让小A正确认识和了解心理咨询。
共享交流。建立寝室—班级—学校—家庭全方位帮扶体系,寝室室友做好沟通交流,创建良好氛围,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去感染小A,以此消除紧张与恐惧心理,营造轻松、平和气氛、稳定情绪,让寝室室友的关心和关注浸润到学生学习的点点滴滴。
(三)依托陪—导—促路径,提升获得感
陪伴学生。把握学习期间和实习期间,主动联系学生,积极询问学生情况,与小A建立信任后,在正向引导和激励下,让小A在自我思考和分析中找到问题的症结,帮助小A学会反思、学会积极暗示;针对小A的情况,学习方面,内部帮助小A建立积极的心理暗示,一步一步克服学业心理恐惧和社交心理恐惧;外部请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做好学业帮扶,给小A在学习上克服自卑感,建立学业和专业自信心。
引导学生。积极引导学生正面面对问题,不逃避,不躲避,询问学生如何做才会最好,给予学生正向的引导和激励,及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心理困扰,让学生学会自我分析,一步一步改变自我、理解自我,耐心疏导,真诚感化。
帮促学生,跟进学生心理状态。一次咨询,一次帮扶解决不了最终问题,持续跟进小A的心理状态和学业状态,同时生活上多关心,在陪伴和鼓励中帮助小A获得支持的力量,建立维持情绪温暖的社会支持系统,使其逐步形成积极乐观的心理素质,小A渐渐地也越来越阳光,与同室友相处得越来越和谐愉快。
四、经验启示
(一)把握关键时间节点,有温度的陪伴
做好学工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会观察学生,思学生所思,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更能深入地了解学生。当学生出现不良情绪反应时,老师要把握关键时间节点,多陪伴学生、多鼓励学生、多支持学生、在生活上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素质,用爱心、真心、诚心、细心、耐心教育学生、陪伴学生。
(二)掌握关键信息来源,有深度的引导
辅导员在政治上是旗帜,学业上是导师,品行上是典范,情感上是朋友,做人上是偶像,辅导员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及时掌握关键信息来源,科学研判,思想上进行有深度的引导,牢牢守住学生的心理健康防线,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与学生一起成长。
(三)发挥关键群体力量,有力度的帮扶
科学研究证明,良好的社会支持是高职学生抑郁症患者的保护性因素,有利于高职学生抑郁症患者的康复。充分利用朋辈群体力量,发挥朋辈互助,做到重点时期重点关注;同时充分发挥心理中心力量,让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心理咨询;加强家校沟通,建立寝室—班级—学校—家庭全方位帮扶体系,联动构建支持,科学帮教帮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