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的三个世界
2021-12-29陈胸怀
■陈胸怀
人的一生有两条路,一条是我们正在走的路,一条是我们想走的路。于教育者而言,正在走的路是教育的现实,想走的路是教育的理想,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是教育的奋斗。理想很美好,现实很倦怠,当前,教育“内卷”十分严重。何为“内卷”,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有一句台词把它解释得最为清楚:在这个国度,你必须努力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二十年前,吴国平先生写了一篇文章《中国还有教育吗》,反思种种教育乱象。二十年来,中国基础教育逐渐形成两条战线,公办教育是第一战线,民办教育、校外培训教育是第二战线,通过两条战线的共同“奋斗”,最后夺取分数的全面胜利。“不输在起跑线上”“白猫黑猫抓到分数就是好猫”……试问,这是我们理想中的教育吗?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在这场教育“内卷”风暴之中,我们每一个人都被卷入其中,甚至或多或少成为其中的推手,我们把教育质量观变成了教育分数观,把教育分数观变成了教育政绩观。学生疲惫不堪,家长怨声载道,我们自己也深陷其中……试问,这是我们期望的教育吗?
显然不是。如今,国家打出“五项管理”“双减”等一系列组合拳,剑指教育怪象,势必重构中国教育的生态。在这场教育的转折战役中,作为一名基层校长,我们应该怎么办?我想,我们固然需要不折不扣地执行政策,但我们更需要主动建构起校长的三个世界,由内而外,追寻教育本真,真正实现我们这一代人的担当。
构建校长的经验世界
经验来自实践。校长的经验世界,有三个维度。第一维度是管理维度。校长要自觉建立起“依法治校、民主治校、学术治校”的现代学校治理的顶层设计,画好施工图,制订路线图,确定时间表。第二维度是课程维度。校长领导力,其核心是课程的领导力。一个不做课程的校长不是校长;不聚焦课堂的校长不是好校长;不关心体艺的校长不能当校长。学生选择一所学校,其实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就是课程。校长应该充分利用校内课后服务,大力开发课程,尤其是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运动类、艺术类、思维类课程,让孩子们过上他们喜欢的学校生活。第三维度是教师维度。校长来自教师,校长是教师中的教师,是教师的首席。教师成长要依靠课堂,教师培训要立足课堂,质量提升要抓住课堂,因此,校长不是要去上几节课,而是要去听几百节课,校长的最大任务是在课堂中培养教师,校长的时间应在课堂度过,校长对教师的真正关心是对教师教学的关心。校长唯有通过教师才能实现校长治校、校长治教、校长治学的目标,唯有通过教师才能累积学校的底蕴。
在经验世界,管理维度是愿景维度,课程维度是学生维度,教师维度是课堂维度。心中有愿景,眼中有学生,手中有课堂,才是提升质量的根本正道。
构建校长的观念世界
我们每一个人在看世界的时候,都是在用自身观念指导下的眼光看世界,只能看到观念体系所构建的经验世界。因此,在经验世界之上,有一个观念世界。有什么样的观念世界,就有什么样的经验世界。观念固然来源于经验,但观念世界的形成关键在于建构。经验的支离破碎,经验世界的客观具体,只有通过逻辑化、体系化的理性建构,才能形成观念世界。
观念世界是理性化、系统化、抽象化了的经验世界。对校长而言,校长的观念世界是要将校长的观念进行理性化,从而变为理念,然后将理念系统化,凝练为思想。也就是说,校长办学,不是权力办学,而是思想办学,权力只是组织赋予的形式,而思想才是治校的根本。我所在的学校提倡新生活教育,传承和创新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是新时代下的生活教育,系统地回答了新生活教育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以及实践逻辑,相对完整地构建起新生活教育的理论体系、实践体系与保障体系。
观念世界是复杂的,但观念世界的表达却要精练。校长要将复杂的、系统的思想降维,用精准、凝练的口号进行标语式的表达,才能为大众接受与传播。比如,我校提出的“用教育开启新生活”,就是新生活教育的话语表达。
构建校长的心灵世界
在校长的经验世界、观念世界之外,还有一个心灵世界。在这个世界,住着一个心灵守夜人——教育信仰。
信仰是人的行为、精神乃至生命的终极依据。教育信仰来自于对教育现象的洞察,对教育理想的理解,对教育目的的了然,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以及对生命本体的参悟。它像毛细血管一样,影响教育人的生活世界。
教育是生命自由的菩提。教育信仰的全部意义在于灵魂的感召,它能唤醒教育的功利,实现心灵的解放与自由。它能抵达生命的终极关怀,看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教育是通向未来的力量,教育信仰的最高价值在于把个体的命运与时代的洪流紧紧相拥,在迷茫中坚守,在困顿中独行,在黑夜中仰望,投身时代,从不懈怠。
校长从经验世界的维度,到观念世界的思想,再到心灵世界的信仰,建构起三个世界,这三个世界是以教育信仰为中心的三个同心圆。信仰有多坚定,力量就有多强大;思想有多深刻,传播就有多广泛;维度有多延展,影响就有多深入。如果每一位校长都能构建起三个同心圆,那么,教育质量的提升、教育生态的重构,教育生命的张扬,都将掀开新的一页。
编后语:“五项管理”是教育部基于当前学生作业多、睡不够、“手机瘾”、体质差、少阅读等问题出台的一系列管理措施,旨在指导学校通过科学管理,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五项管理”中涉及的问题看似都是小问题,实则小事不小,事关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全局性、系统性、社会性的大工程。说到底,三分部署,七分落实,“五项管理”工作能否成为学校健康发展、学生健康成长的“助推器”,关键在于如何落实落细。教育行政部门要开展好调研,摸清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的真实想法,针对落实中出现的新问题研究好解决方法,同时加强督导检查,确保“五项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各学校要根据工作要求,科学合理地调整教育教学常规和教师、学生评价方法,引导教师、学生、家长适应“五项管理”,避免学校“减负”家庭“增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