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浅析

2021-12-27刘赛文顾星海许姣皎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发包人承包人承包商

陈 瑶,刘赛文,顾星海,许姣皎,丁 立

1.中粮工科(西安)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西安 710082)2. 无锡中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无锡 214035)

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建设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尤其对于国际工程项目,存在路途遥远、语言不通、外部环境不稳定等特点,隐藏着各种不确定的风险。发包人、承包人与分包人通过采用合适的项目管理模式,可以很好地平衡各方所承担的风险。目前国际工程项目中常用的五种管理模式有DBB、DB、EPC/Turnkey、PM/CM/PMC、BOT等模式[1]。通过借鉴国际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既为我国工程项目的开展提供相关经验,还有利于完善法规配套建设,促进规定有效施行[2]。

1 国际工程项目中常用的管理模式

1.1 DBB模式

DBB模式(Design-Bid-Build),即“设计、招标、施工”模式,是一种传统的、成熟的、应用最早的项目管理模式,通过明确项目参与各方的权、责、利来分摊项目风险,提高项目效益。该模式最明显的特征是要求项目实施阶段按“设计、招标、施工”的顺序依次进行。

DBB模式的优点:经过大量工程实践的检验和修正,该模式的管理理论、组织形式和实施方案都比较成熟,项目参与各方对该模式都比较熟悉。发包人可自主选择相关设计人员,能有效控制项目的设计方案和设计质量。

DBB模式的缺点:该模式项目建设周期长,并不能很好地协调设计与施工的关系。主要是因为在项目的设计阶段,施工单位尚未参与进来,设计单位的施工图与实际施工要求会有偏差,容易造成设计变更,导致工程索赔等情况,增加额外建设成本。

1.2 DB模式

DB模式(Design-Build),即“设计、施工一体化”模式,该模式的特征是发包人选择一家工程总承包商来负责工程项目的设计细化和施工等工作,并由工程总承包商全面负责项目的造价、工期、质量等,发包人所承担的风险相对减少[3]。

DB模式的优点:该模式有利于设计与施工尽快对接,发挥双方的优势,缩短建设周期,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并且项目责任单一,工程出现质量事故等问题责任明确。

DB模式的缺点:发包人对设计成果的控制性相对较弱,并且对发包人的管理水平和协调能力要求较高。同时该模式要求工程总承包商具有较强经济实力、技术力量和抗风险能力,能高质量地完成设计和施工管理与实施工作。

1.3 EPC模式

EPC模式(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即“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模式。EPC模式和DB模式是最基本的两种工程总承包模式。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与DB模式相比较,DB模式不包括工艺设备的采购,而EPC模式明确规定总承包商负责设计、采购、施工等工作。DB模式下的设计仅指设计细化工作,而EPC模式下的设计除设计细化工作外还包括规划、概要设计等。

EPC模式的优点:该模式可以充分发挥设计的主导作用,在施工过程中不断优化工程项目建设整体方案。该模式下总承包商统筹协调设计、采购、施工等各阶段工作,有利于提升项目效益。同时通过明确合同总价和工期,也有利于发包人控制费用和工程进度。

EPC模式的缺点:发包人对工程项目控制力弱,同时工程项目的效益、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总承包商的能力水平,总承包商承担的风险大,合同总价高[4]。

1.4 PM模式

PM模式(Project-Management),即项目管理服务模式。该模式的特征是发包人自身没有项目管理经验,并且缺乏相应的管理人才,需要通过委托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咨询服务型)或代表发包人对项目进行费用、安全、质量、进度、合同等的管理和控制(代理服务型)。

PM模式优点:该模式下,项目管理公司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管理经验,为项目全过程提供系统、连续的管理服务。并且项目管理公司对设计与施工进行统一协调,可以减少设计变更等情况。同时发包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调整相关的设计和施工内容,来更好地实现建设投资、工期和质量等目标。

PM模式缺点:该模式下,发包人与各类承包人之间的管理层次变多了,加大了沟通的难度。由于项目管理公司不负责工程造价的最终决策,发包人的投资风险较大。同时,项目管理公司对设计、施工的协调管理水平,及其相关工程项目管理经验,将直接影响项目的效益。

1.5 BOT模式

BOT模式(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造、运营、移交”模式。通过政府干预和市场经济相结合,来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该模式的特征是在政府财政负担重、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既不影响政府对该项目的所有权,又能充分利用市场上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加快工程项目建设,提高项目效益。

BOT模式的优点:该模式能有效降低政府财政负担,转移项目风险,又能充分调动承包人的积极性,提高项目的运作效率。

BOT模式的缺点:在特许期内,承包人全权负责项目建设和经营,政府无法直接控制项目所有权和经营权。同时对承包人而言,除了要承担项目本身投资额大、期限长、收益不明确和融资成本高等风险外,还要面对当地政府的政治、经济和法律风险。

2 结束语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推进,政府鼓励更多的企业“走出去”,国际建筑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对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要求也更高,选择合适的项目管理模式也越发重要。通过对现阶段国际工程项目中常用的的五种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学习借鉴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总结探索符合我国国情和企业发展要求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和“走出去”战略要求,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猜你喜欢

发包人承包人承包商
律师解疑
基于CONS的项目各阶段承包商风险研究
国内外企业承包商管理与实践
律师解疑
律师解疑
应对合同解除
印章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