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日温软不就是一碗小馄饨

2021-12-24蒋颐

食品与生活 2021年12期
关键词:竹板虾皮猪油

蒋颐法国埃科菲厨皇名厨协会中国区副主席,TASCOVERY(味社)美食学院创始人兼校长。

是“温软”不是“温暖”,绝不是笔误,在这里要解释一下。

小馄饨是再平常不过的食物,汤多肉少,皮还容易烂,但是它从来没有退出过美食的历史舞台。

说它温软,表达的是温暖和柔软,温了寒冷的身子,软了疲惫的心灵,是恰到好处的。

小时候老房子拆了,我们就举家搬到了军工路那里的农民房子。一是离父母的单位近,原来要2小时的上班时间,瞬间变成了10分钟;二是便宜,在那个年代收入大多是掰开用的,能省下的都是在指缝里“挤”出来的。

住在军工路就远离了闹市的喧嚣,多了安静,少了能吃小吃的店,可以说是住在了“村里”。

那时最惦记的就是小馄饨!夏天在家,父母怕我饿,会留几毛钱给我,说来奇怪,虽然有钱却忘记了周边没有地方吃,不免有点迷糊父母的做法。然而,当路上响起竹板敲打的声音,这些迷糊便全被美味代替了。

那是扁担馄饨,卖馄饨的师傅会边走边敲打竹片,也不吆喝,听到的人自会出来。扁担前端挑着个炉子,有個大锅,锅子是中间隔开的,一边是汤,一边是滚开的水。扁担的另一头挑着小小的一个碗柜,竹子做的,放着蓝边碗、馄饨料和辅料,当然还有柴火。

有人叫住师傅时,他便会放下扁担,取出碗,极其快速地放入葱花、虾皮、紫菜、榨菜末、鲜辣粉、猪油,再注满汤——一般用鸡骨头或猪骨头熬制,慢火熬,汤清味浓。一把馄饨下锅,2~3分钟浮上水面后,再淋上一勺清水,然后立刻取出装碗,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馄饨个个浮在水面上,就像瞪大眼的金鱼,长大了才知道,原来那叫“泡泡馄饨”。真的是鲜!

倒不是没有东西牙祭的妥协,虽然说肉少得可怜,但是极大地安慰了我一个人呆着的苦。然后就是那一年的夏天,我天天盼着听到竹板的声音,预示着“美味”的来临。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我家老房子弄堂口一家国营饮食店的小馄饨,那是完全不同的风格,像一个僧侣,看起来波澜不惊却极富内涵,你要细品,好好品。

那饮食店叫“虹欣菜馆”,从早餐时间一直营业到夜宵,是方圆100米之内居民的美食源泉。它的小馄饨是“霸王”级别的,肉极多,多得像大馄饨,包出来却是小馄饨的样子,没有什么搭配的料,甚至连葱花都不放。汤选用猪的筒骨,过夜熬制,汤清如水。也用蓝边大碗,碗中放入盐卤,倒不是没有盐,而是因为早上太忙,怕盐化不开,用盐卤也方便统一味道,冲入清汤,静待馄饨出锅。这馄饨煮的时候水是绝不会开的,水龙头开着,保持至少一根筷子粗细的水柱,这样就不需要额外加入冷水来保持皮的滑爽。待馄饨慢慢浮起,便盛出装在碗里。

就这样不经意间,小馄饨陪着我长大了。

再后来,饮食店没有了,小馄饨的身影转而出现在了流动摊贩上。

约有一年的时长,我和那时的女友每天晚班下班后一定会去吃一碗小馄饨,馄饨摊子就在“上外”的赤峰路门口。说是安庆的小馄饨,皮非常薄,肉还是一样的少,但是多了蛋皮、紫菜、虾皮、葱、鲜辣粉、猪油。那时刚工作,没什么钱,尤其是在秋冬天的夜里,除了爱情的“软”就是馄饨的“温”了。年轻就是好,一碗馄饨,坐在一起,笑着说话,仿佛日子会一直这样过下去。可惜馄饨一直在,人却不见了,一起不见的还有爱情的“软”。

现在基本上不会再特意去吃一碗小馄饨了,城市化进程后连摊子也基本没有了,要吃只能自己做。

肉要用后腿肉,肥瘦相间的就很好,细细剁碎,拌上盐和葱姜水,放少许的糖提鲜,搅拌均匀,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技术。至于熬汤,我现在喜欢用鸡腿快速熬制,熬汤的过程中正好也把馄饨包好了。

天越来越冷了,身体冷了多穿件衣服,再不济就来碗热热的馄饨吧!鲜香,温软,既温了身子,又软了心肠。

猜你喜欢

竹板虾皮猪油
LARDER THAN LIFE
红枣猪油蜂蜜膏,治疗乳头皲裂效果好
虾皮是个宝,老人宜常吃
蕉岭县竹板歌艺术特征初探
《蔡澜谈食材》之猪油
靠吃虾皮来补钙,靠谱吗?
虾皮变黄就别吃了
牛至油的提取及对猪油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梅州客家竹板歌的多元文化因素及其融合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