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出版在网络时代的生存空间与发展对策研究

2021-12-24杜婵娜

科技资讯 2021年30期
关键词:生存空间图书出版网络时代

摘 要:伴随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为人们生活带来了较大改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传统阅读方式、阅读习惯,为传统图书出版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挤压了图书出版原有生存空间。该文立足网络时代背景,针对传统图书出版业发展现状展开了分析,进一步探讨了新形势下传统出版业应该如何应对出版难题,抓住时代机遇。该文提出的相关对策,仅供参考。

关键词:图书出版  网络时代  生存空间  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2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1)10(c)-0000-00

Research on the Living Space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Book Publishing in the Network Era

DU Channa

(Inner Mongolia Children's Publishing House, Tongliao, Inner Mongolia, 028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the Interne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eople's life. Ithas brought great changes to people's life, which has been directly affecting people's traditional reading methods and reading habits. It has brought great impact to the traditional book publishing industry and squeezed the original living space of book publishing.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twork er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traditional book publishing industry, and further discusses how the traditional publishing industry should deal with the publishing problems and seize the opportunities of the tim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are for reference only.

Key Words: Book publishing; Network age; Living spac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隨着网络技术迅速发展,人们可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信息,丰富的“一手资料”在互联网中触手可及,新闻媒体产业链条逐步朝向复杂化、多元化方向发展。经权威数据显示,我国传统纸质媒体产业在总体产业格局中的占比逐步下降,传统出版业生存空间被严重压缩。在这种形势下,传统出版业就应立足时代需求,寻觅全新发展策略,以便能灵活应对网络时代发展形势。

1网络时代图书出版转型优势

我国图书出版行业,历经多年发展,进入网络时代,迎来了转型契机。目前,图书出版若想在网络时代中持续发展,就要尝试着进步转型与升级。应用网络技术,通过大数据弥补传统出版行业短板。首先,图书出版应顺应大数据发展潮流,把握信息流通优势,借助网络技术做分析,全面了解读者阅读爱好,加强图书选题策划精度,以便能真正打开图书出版市场。其次,通过网络技术,精准了解图书出版量,避免图书出版浪费现象的出现,以确保图书内容生产越来越智能化。此外,依托大数据技术提高图书生产效率,结合大数据出版工作流程平台,高效化、标准化编排图书。最后,应用网络技术,结合大数据优势,精准分析社交软件以及主流网站,依托图书特色,推出个性化营销计划,满足读者新奇的阅读体验感,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良服务及个性销售体验,全面优化图书出版及营销工作成果。

2 图书出版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电子图书挤占传统出版的市场

参照《中国出版产业年度报告》,分析之后可以发现最近10年以来,我国数字出版以年均50%左右的速度增长,收入呈持续上升状态。相比传统出版,数字出版传输速度快、周期短、成本低、空间大,且具有交互性特点,产品查阅起来非常方便,很受年轻一族欢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放弃纸质图书。由此可见,电子图书对传统出版市场的挤压现象极其严重,显著地压缩了传统出版空间[1]。

2.2 盗版等问题影响出版市场秩序

目前,我国关于网络出版主体合法性认定缺位。关于网络出版著作中的财产权和网络电子授权等事宜,界定不明显。实际上,网络出版处于无序状态,合法出版与盗版出版等并存,这便导致网络出版市场秩序日渐混乱,同时会严重影响出版行业利润。

3 图书出版在网络时代的发展

3.1 图书出版在网络时代的重要作用

任何事物发展过程中,均自带“两面性”特点。立足网络时代,传统图书出版行业优势虽有所减弱,但并非毫无优势。伴随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传媒方式也发生了变迁。传统出版业具有其他媒体介质不具备的优势,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1)纸质图书具有良好的保存能力,且纸质图书保存过程足够稳定、安全,并不会因技术因素的影响而遭到任何破坏,欣赏价值极佳。(2)纸质出版物可为读者创造一种极其舒适的阅读空间,更利于读者在阅读时展开深度研究,且易于深层次品味与思考。(3)纵观所有出版形态,传统图书关于信息及知识的选择标准较为苛刻,图书出版具有严格的规范及要求。例如:需要严格控制差错率以及三审三校,纸质图书内容的严谨性和权威性更显著一些。正是这些因素,决定了传统图书出版具有其他出版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3.2图书出版在网络时代发展的必然性

进入21世纪,便迎来了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各行各业都瞄准了大数据势头,强调分析数据、挖掘数据,掀起了新的技术革命。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下,我国出版业也应灵活使用各种数据信息资源,以便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占据有利的发展地位,进而保障自身持续发展[2]。一方面,图书出版应积极创新转型,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明确数字化出版理念,改变陈旧的思想意识,以便能推动图书出版的创新与改革,拓展全新的出版疆域。另一方面,网络时代下图书出版迎来了新挑战,通过使用5G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便可重新优化配置产业链资源,为广大读者带来个性化服务,促进科技图书出版的健康发展。除此之外,图书出版活动可包装与传播专业知识、文化思想等。通过应用当代信息技术,助力图书出版自身的转型与发展,可为建设文明社会以及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奉献力量。

4 图书出版在网络时代的发展对策

4.1 拓宽图书出版的传播渠道

生活在互联网背景下,人们阅读习惯发生了一定改变,并且也更新了知识传播形式。为此,需要深入研究应用互联网渠道营销图书及发展图书出版事业的新思路 [3]。在传统时期,图书销售普遍都是通过图书展览或者是新书发布等线下营销方式进行宣传的,但是进入新时期,则可通过应用网络平台,将图书出版信息及时地推送到各个读者手中,令更多专业作者、读者和出版机构互相连接,进而提高营销效率。最近几年,国内大多图书出版机构,都主动与电子商务平台和微信公众号创建合作关系,及时向外推送出版信息。比如,当当网、京东与天猫等诸多电商平台,合作创建图书营销合作体系。同时,又与博库以及文轩等图书经销商建立合作盟友关系。在管理系统内,共享生产数据及销售数据,进而针对各种专业类型图书展开科学管理。此外,还可推进“线上+线下”结合的出版模式,全方位拓宽线下销售渠道,并注重与出版机构进行合作,挖掘高价值资源,适时推出“主题图书评选活动”等,加强和企事业单位及图书馆的订购合作。最后,还可以建设线上营销渠道,与互联网营销平台合作,进行独立开发,或者与其他电商平台共同建造数字资源库[4]。

4.2 重视在网络市场上的营销

纵观传统出版产业链,纸质图书的营销主要是以报亭实体店、书店实体店等为主。读者若想购买书籍,就需要到实体店内购买。在读者购买书籍过程中,常常受时间问题制约、地域问题制约,这为很多读者带来了一些麻烦。所以,网络时代下的传统出版商,就应针对自身产业链展开优化,通过改变经营模式降低成本,进而提高传统媒介对读者的吸引力。出版商可以通过互联网经营模式,在各个网上进行销售。这样一来,便可以节约实体店租金,也可以减少人力成本,真正抑制经营成本,以更低的折扣价销售图书,打开销售渠道。与此同时,因快递行业迅速发展,网上购书还可以直接送货到家,在一定程度上为广大读者带来了便利。总之,纸质图书通过数字化形式,能增加影响力,通过网上营销可扩大宣传范围,令更多人们进一步了解图书特点,进而产生购买欲望。另外,诸多优秀网络图书作品在网络渠道中颇受欢迎,传统出版行业也应该与网络作品著作者展开洽谈合作,将网络文字变为纸质图书出版,借助网络作品已有的影响力拓展文学市场,创造全新的销售方式,增强销售利润[5]。

4.3 发挥优势组建出版大同盟

进入网络时代,“国际化”已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大势所向了。自从我国加入WTO后,国际出版大佬纷纷来抢占中国市场,我国也因此提高了出版业的开放程度。相比国际上大出版集团,我国图书出版社总体规模偏小,且在内容、资源、品牌、资本以及机制等各方面都不占优势[5]。面对竞争极其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传统出版商急需加快改革步伐,全面发挥优势,注重整合资源,建立出版“大同盟”。例如:《科学时报》近几年的高效出版举措,就很值得传统出版商借鉴,引起广大传统出版商深思。在国内出版领域,“高教出版社”具有一定影响力,其年销售码洋数十亿元,在世界范围内寻找资源,立足国际化视角,拓展发展思路,引进德国SAP公司先进的ERP系统,在管理层面与国际率先接轨。近些年,又纷纷与吉林大学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成立发行公司。相比之下,一些出版社出道时间并不长,综合实力偏弱。所以,急需向其他集团化出版产业学习,探索和境外强势出版社合作的新思路,并抓住时代发展先机,以便能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最后,在组建出版大同盟后,应致力净化图书大市场。在网络时代的图书出版业发展时,比任何一阶段都需要完善统一的法制和标准。如今,出版管理法规关于网络出版发行的管理内容、标准仍有待改进,缺少出版发行主体法律资质认定等条件。此外,网络时代图书出版行业逐步增强了“开放性”,但也因此造成了“一放就乱”的问题。所以,急需加大法治标准要求,在加强网络伦理道德建设之际,有机融合法治与德治,全面净化图书市场,为网络时代发展我国图书出版行业事业创造健康环境[6]。

4.4 创新经营模式拓展衍生品

一方面,传统图书应积极发挥自身功能,不断扩充图书内容,以便为后期拓展衍生品奠定坚定基础。一本成书,经过重重审读与校对,才能增强其客观性、严谨性与可用性。图书文字讲究用语的优美度以及文学价值,能够吸引人进行阅读,所以要格外重视图书用语是否精准、优美。伴随科技日渐发展,传统出版行业应结合新技术丰富图书内容,实乃明智之举。例如:在图书内则可以附赠一个光盘或者是在图书封面上添加二维码链接,从而丰富图书内容,增加图书趣味性。不可否认,传统编辑在图书选题、图书组稿以及图书加时,虽说层层把关,但是仍未契合读者阅读需求与购买倾向。所以,在日后仍需针对专业性颇强的图书进行灵活排版,以便能为所有大众都带来阅读快感。另外,在编辑图书时,要注重与不同媒介形式相互融合,尤其是针对那些适合改变,易于走向多媒体出版形式的选题,在加工时要进行特殊处理,以便能创造更多的图书利润。另一方面,传统图书出版商在新媒体环境下,应注重改变自身的产品结构。图书定义具有宽泛化特点,这令出版形式发生了一定变化。出版商可以在传统图书出版之外,针对相关文化产品展开销售,缓解单一产品销售带来的巨大压力。例如:可以针对拥有广大读者群体的畅销书,与新媒体展开合作,开发网络课堂,或者是将图书改编成电视剧本、影视剧本作品。比如:《盗墓笔记》《致青春》以及《狼图腾》等,将这些圖书改编成电影,在市场上的影响极其激烈,为作者与出版商创造了不菲的收入。随着影视传播事业的发展,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图书出版的发行。另外,传统出版社也可以开发游戏产品、玩具产品、礼品以及用品等。比如,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在其旗下就开发了地图媒体产品、儿童媒体产品、书籍媒体产品,并且还创新了旅游系列业务、娱乐系列业务、档案系列业务等。综上所述,出版商应注重打响文化品牌,将文化产业和新媒体产业有机融合,创造新题材,寻求全新的发展,推动多种形式文化产品的出现,并且与媒体行业互利共赢[7]。

4.5协同发展线上线下模式

在网络时代,图书出版者需时时刻刻关注网络空间中的热点内容,结合受众诉求,创新图书出版内容及题材,制造备受人瞩目的营销话题。结合热點内容,提炼精髓,形成全新的选题,并加强反馈,与读者共同讨论,将读者看法融入在书稿之中。经过反复修改,将书籍上传到网络空间内,与读者共同分享,进而令读者感受到充分参与的喜悦之感,形成从选题策划到出版的O2O闭环模式。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出版者需要对读者的看法进行严格的审核与选择,避免将不良的读者意见融入书稿之中。除此之外,出版者也可以搜集线上读者信息,并针对这些内容进行提炼融入书籍中,在图书上加印二维码,读者只要扫码,就可以发表评论,或者是向出版人员提供修改意见。由此一来,也可以形成闭环的线上线下发展模式,真正加强图书出版影响力。

5结语

综上所述,在网络时代下,我国传统出版行业备受新媒体及网络技术带来的巨大冲击,出版空间逐年压缩。在这种状况下,就需要传统出版商正视新媒体技术对传统出版行业带来的影响,并善于应用媒体网络平台,优化传统出版产业,改革传统出版内容与方式,运用新思维及新策略,加强选题战略规划,结合不同内容,进行分别对待。在新形势下,针对传统编辑提出了新要求,需要编辑在工作时不断发展创造性思维,提升个人专业素养,加强“三头六臂”本领,开发原文本内容,增加文本内涵,为读者提供全新视角,吸引更多读者爱上阅读,为文化事业传播注入新鲜活力。

参考文献

[1] 赵莉薇.大数据时代传统图书出版编辑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J].新闻传播,2021(14):82-83.

[2] 陈宁.图书出版成本的管理与控制浅析[J].文化产业,2021(19):160-161.

[3] 漆晓勤.图书编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传媒论坛,2021,4(13):77-78.

[4] 蔡俊.新媒体时代对图书出版编辑工作创新策略探讨[J].文化产业,2021(18):155-156.

[5] 方竞男,郭芳,曲生伟.关于传统图书出版与新媒体融合的几点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12):218-220.

[6] 葛昀.PSP出版社图书新媒体营销策略研究[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20.

[7] 韩飞飞.图书出版超媒体叙事模式及其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

作者简介:杜婵娜(1985—),女,本科,编辑,研究方向为编辑出版。

猜你喜欢

生存空间图书出版网络时代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网络时代
“转换性使用”原则的分析及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生存空间探索
网络时代
论中国图书出版业品牌化运作的理想模式
西班牙出版业发展现状
出版产业链视角下的图书质量建设
体育图书出版与营销策略刍议
我国民办教育的生存空间及发展中的问题
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