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针灸联合附子汤加味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风寒湿痹证44例

2021-12-23徐青青

浙江中医杂志 2021年12期
关键词:阴陵泉汤加痛风性

朱 斌 徐青青 王 策

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浙江 温州 325000

笔者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风寒湿痹证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温针灸联合附子汤加味治疗,收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7年2月~2020年2月收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风寒湿痹证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观察组中,男40例,女4例;年龄21~58岁,平均51.27±6.93岁;急性病程9~69h,平均25.55±3.41h;血尿酸水平615.13±64.04μmol/L。对照组中,男38例,女6例;年龄22~60岁,平均51.04±6.41岁;急性病程8~71h,平均25.63±3.33h;血尿酸水平614.09±63.93μmol/L。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包括健康教育、禁烟酒、低嘌呤饮食、关节保暖、控制每日饮水量>2000ml等;碳酸氢钠片(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12020220),每次1g,每天3次;美洛昔康分散片(海南长安国际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020245),每次7.5mg,每天1次,在餐后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温针灸联合附子汤加味治疗。温针灸选穴为双侧肾俞、关元、阴陵泉、足三里,常规消毒后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肾俞直刺0.8~1.0寸,关元、阴陵泉、足三里直刺1.0~1.5寸,得气后施以平补平泻法,留针20min,将长约2cm艾条插于针柄上,点燃施灸,每穴位灸3壮,隔日1次,每周3次。附子汤加味处方:制附子15g,茯苓、党参、白术、川椒各12g,白芍、麻黄、防风、细辛各9g,羌活10g,肉桂3g。每日1剂,均为华润三九医药有限公司中药配方颗粒,温水冲泡,分早晚饭后温服。两组连续治疗2周。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临床控制:关节肿胀消失,关节活动正常,关节疼痛评分减少≥95%;显效:关节肿胀消失,关节活动不受限,95%>关节疼痛评分减少≥70%;有效:关节肿胀基本消除,关节活动轻度受限,70%>关节疼痛评分减少≥30%;无效:关节肿胀、活动受限无明显好转,关节疼痛评分减少<30%。

3.2 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BUA)、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BUA、ESR、CRP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BUA、ESR、CRP水平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44例)对照组(44例)CRP(mg/L)39.03±5.16 20.36±3.04*#38.94±5.04 25.41±3.83*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BUA(μmmol/L)523.04±54.15 319.81±33.83*#522.93±54.04 355.91±37.09*ESR(mm/h)48.40±6.11 25.30±3.81*#48.57±6.03 36.01±4.90*

3.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4 体会

痛风性关节炎病位初期位于肢体、关节之经脉,病性总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肝肾亏虚、脾运失调为本,风寒湿热、痰浊、瘀血痹阻经脉为标。风寒湿痹型是其常见证型之一。由于患者正气不足,风寒湿邪乘虚侵入,阻滞经络,使经脉痹阻不通,不通则痛,发为本病。遵照中医学“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治疗法则,故治宜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本研究中温针灸取穴肾俞、关元可温阳利气,驱逐寒邪;阴陵泉、足三里可健运脾胃,清利湿邪;对以上穴位施以艾灸,于穴位局部产生温热效应,有效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改善局部新陈代谢,疏通局部经络,鼓动全身阳气,温经散寒、除湿通络以止痛。附子汤加味方中制附子温经助阳、祛寒湿止疼痛;麻黄开肺郁、散风寒、疏腠理、透毛窍;防风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羌活祛风散寒,除湿止痛;肉桂、细辛、川椒配伍制附子,增强温散寒湿;党参补元气,与制附子配伍可温补元阳;茯苓、白术健脾化湿,协助制附子温散寒湿;白芍和营止痛。诸药合用,有祛风散寒、除湿通络的功效。

猜你喜欢

阴陵泉汤加痛风性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阴陵泉穴主治优势病症和配伍规律*
温胆汤加味治疗失眠的体会
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独特魅力
痛风性关节炎的辨治经验
《脏腑图点穴法》中“阴陵泉”的定位探析*
“四按”是指按摩4个特效穴位
阴陵泉命名文化与临床意义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坐骨神经痛4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