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造影与MSCT增强检查不同直径肝癌诊断符合率的比较

2021-12-23通讯作者应伟峰徐祥勇安冬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21期
关键词:占位性符合率造影

路 明,陈 穹(通讯作者),虞 梅,应伟峰,潘 鑫,徐祥勇,安冬清

(上海徐汇大华医院放射科 上海 200237)

肝癌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肝脏占位性病变,属于肝脏恶性肿瘤,肝癌早期阶段无典型的影像学特征,临床诊断时较难与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鉴别区分[1-2]。准确鉴别诊断肝癌、明确肝癌病灶情况是给予患者合理治疗的关键,影像学检查手段以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较为常用,MSCT增强是肝癌诊断时常用的CT检查技术,可清晰显示肝脏病变,而超声造影技术的应用也提高了超声对于肝癌的诊断准确性。本研究为探讨超声造影检查与MSCT增强检查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针对2018年6月—2021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12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21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12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120例患者的年龄为29~84岁,平均(56.95±17.21)岁,包括男性79例,女性41例。所有患者均对此次研究知情并自愿配合检查。

1.2 方法

分别对患者实施超声造影检查、MSCT增强检查,具体检查步骤如下。

超声造影检查:采用美国GE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2 MHz~6 MHz,检查时患者采取仰卧位,将超声检查模式设置为超声造影模式,经肘静脉将1.8 mL声诺维造影剂快速注入,再快速注入5 mL 0.9%氯化钠溶液冲洗,启动动态存储按钮、计时按钮,对肝区进行扫描,保存成像过程。由2名超声科诊断经验丰富的医师阅片,观察肝脏病灶大小、形态、边界及内部回声,观察肝脏病灶内造影剂的汇聚情况,观察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的增强情况。

MSCT增强检查:采用德国西门子64层螺旋CT机,管电流为150 mAs,管电压为120 kV,层厚5 mm,层距5 mm,经患者肘部静脉注入75 mL碘海醇对比剂(300 mgI/mL),注射速率为3 mL/s,嘱咐患者屏住呼吸,分别在延迟30 s、60 s、100 s后对患者肝区进行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扫描,获取数据后将数据传送至后处理站,采用多平面重组技术对图像进行重建处理,由2名CT诊断经验丰富的医生阅片。

1.3 观察指标

以穿刺活检病理诊断/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诊断金标准,计算和比较超声造影检查、MSCT增强检查肝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超声造影及MSCT增强诊断结果均根据LI-RADS分类标准判断:LI-RADS 1级确定为良性,LI-RADS 2级可能为良性,LI-RADS 3级为可疑肝癌,LI-RADS 4级为高度怀疑肝癌,LI-RADS 5级确定为肝癌[3]。

分析在肝癌诊断中超声造影检查、MSCT增强检查结果与穿刺活检病理诊断/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的相关性。

比较超声造影检查、MSCT增强检查不同直径肝癌的诊断符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取Kappa检验分析两种方法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当Kappa值>0.75时表示阳性和阴性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良好;当Kappa值在0.4~<0.75时表示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一般;当Kappa值<0.4时则表示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较差。

2 结果

2.1 肝癌的确诊结果

经穿刺活检病理诊断/手术病理诊断,12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中有65例肝癌,55例良性肝脏病变;65例肝癌确诊病例中,肝癌直径<1 cm的有25例,肝癌直径≥1 cm的有40例。

2.2 超声造影检查、MSCT增强检查对肝癌的诊断结果分析

以穿刺活检病理诊断/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诊断金标准,超声造影检查对肝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MSCT增强检查(P<0.05),见表1、表2。

表1 超声造影检查、MSCT增强检查对肝癌的诊断结果分析 单位:例

表2 超声造影检查、MSCT增强检查对肝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n/m)]

2.3 诊断结果一致性分析

在肝癌诊断中,MSCT增强检查结果与穿刺活检病理诊断/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呈中度一致,Kappa值为0.654,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与穿刺活检病理诊断/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呈高度一致,Kappa值为0.837。

2.4 超声造影检查、MSCT增强检查不同直径肝癌的诊断符合率比较

超声造影检查<1 cm肝癌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MSCT增强检查(P<0.05),而超声造影检查、MSCT增强检查≥1 cm肝癌的诊断符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超声造影检查、MSCT增强检查<1cm肝癌的诊断符合率比较[%(n/m)]

3 讨论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发病率,患者发病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肝区疼痛,随着疾病进展,患者肿瘤体积逐渐增大,逐渐侵袭周围组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4-6]。临床上主张对肝癌进行尽早诊断、尽早治疗,而由于肝癌早期阶段缺乏典型症状,易与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相混淆[7-8],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结节性病变,尽管其症状与肝癌相似,但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与肝癌的治疗手段存在较大差异[9],为确保患者得到准确的治疗,需对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与肝癌进行明确鉴别诊断。

MSCT增强检查主要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原理,通过注入造影剂,强化显示病灶轮廓,可获取更加清晰的病灶图像,再采用螺旋CT机自带的后处理软件处理扫描数据,实现图像重建处理,从而获得更加清晰的三维立体病灶图像,全面显示肝脏结构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便于医师观察患者肝脏病变情况[10-11],且螺旋CT机自带后处理软件,可利用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曲面重组、容积再现等多种影像图处理技术对CT图像进行重建,获取胸腔内三维立体图像,可清晰立体地显示病变情况,提高空间分辨率,克服了常规超声检查时分辨率低这一局限性[12-13]。超声是一种无创影像学检查手段,应用在肝癌、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诊断中,常规超声检查的成本较低,重复性强,可显示患者肝脏病灶的血流信号[14],但由于常规超声检查时的图像受到胸腹壁脂肪组织的影响,其图像分辨率较低,对于低速血流往往无法清晰显示,易导致漏诊、误诊,更适用于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初筛中。而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造影技术在临床诊断占位性病变中逐渐得到应用,超声造影检查主要是通过在人体中注入造影剂后对肝区病灶的轮廓进行强化显示,提高图像清晰度,医师可根据造影剂在肝区病灶的汇聚情况来判断肝脏病变性质,而由于超声造影大大提高了超声图像清晰度,可更加清晰地显示微小病灶[15-16]。

本研究发现,以穿刺活检病理诊断/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诊断金标准,超声造影检查肝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MSCT增强检查(P<0.05),MSCT增强检查、超声造影检查在肝癌诊断中的结果与穿刺活检病理诊断/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分别呈中度、高度一致,超声造影检查<1cm肝癌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MSCT增强检查(P<0.05),说明相比于MSCT增强,超声造影检查可灵敏、准确诊断肝癌,减少漏诊、误诊,且超声造影检查对于微小肝癌病灶的检出率高,可避免病灶过小导致的漏诊,这主要是因为超声造影检查具有实时显像的特点,可对病灶情况进行动态实时观察,避免漏诊,而MSCT增强扫描分为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三个期相,无法对病灶进行动态实时观察,易导致病灶在检查时被遗漏。

综上所述,超声造影、MSCT增强用于肝癌诊断中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尤其是超声造影检查,不仅可提高对肝癌的诊断准确性,还可提高对小肝癌的检出率。

猜你喜欢

占位性符合率造影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Role of telomere shortening in anticipation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CT与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胰体尾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