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单发甲状腺结节的有效性研究分析
2021-12-23钟华
钟 华
(湖南省永州市中心医院超声医学科 湖南 永州 425000)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内分泌科常见疾病,发生率较高,传统治疗甲状腺结节以保守疗法、手术切除为主,其中保守疗法为姑息性疗法,无法彻底治愈,而手术疗法创伤性较大,对患者依从性有明显影响[1-2]。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应用超声引导开展介入治疗的方案开始得到关注。我院就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单发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5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开展超声引导介入治疗。50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为23~60(42.31±1.02)岁;其中实质腺瘤33例,囊腺瘤17例。患者在知情情况下加入研究;患者均为单发性结节。
1.2 方法
50例患者均予以超声引导介入治疗,超声仪为美国通用公司生产的GE LOGIC E9超声仪,探头:ML6-15,频率6 MHz~15 MHz。治疗前对患者开展血常规检查,了解患者是存在乙醇过敏,并记录凝血时间。常规对患者进行扫描,备好穿刺包、16-20G管针、利多卡因(国药准字为H35020528,生产商为福建金山生物制药公司)、医用无水乙醇(国药准字为F20110002,生产商为新乡市先丰医药新材料有限公司)。
患者仰卧,将患者肩部垫高,头部稍微往后仰,穿刺前对患者颈部予以扫查,明确患者病灶大小以及具体位置,于距离病灶较近且清晰的位置予以穿刺,期间避开颈动静脉等邻近器官组织。消毒后应用穿刺头对穿刺点进行探测,并应用光标对进针角度、深度进行检测,将引导线对准结节,予以利多卡因麻醉,经引导线置入管针至囊性结节预定位置,要求针尖保持在中间位置,依据结节缩小情况明确针尖位置,避免穿刺针发生脱出。注入硬化剂之前抽除囊液予以送检,并对囊液抽出量进行计算,并取无水乙醇注入病灶内,注入量为囊液量的20%,做好外渗预防。应用无水乙醇开展冲洗置换,直至液体色泽清亮,逐渐增加无水乙醇的浓度,保留10 min后将其抽尽,再取利多卡因3 mL注入。期间避免针管残留乙醇导致附近组织受到刺激,拔除穿刺针后再对甲状腺进行扫查。每次治疗穿刺点数量需在3个点以下,若患者结节体积在4 cm3以上,则需开展多次治疗,两次治疗之间需相隔2周。治疗3个月后再应用超声进行复查,对结节的吸收缩小情况予以评价。
1.3 观察指标
(1)甲状腺结节外观
治疗后患者肿块消失,则为(-);治疗后可辨认出肿块,则为(+);治疗后肿块形态为丘状,则为(++);治疗后肿块形态为半球状,则为(+++)。
(2)体积测量
对实质腺瘤、囊性瘤等不同性质的结节最大长径、两条结节横切面垂直径进行测量,计算结节体积,公式为结节体积=π/6×最大长径×横切面垂直径1×横切面垂直径2。
(3)TTF-1阳性表达情况
术前对甲状腺结节进行穿刺,应用7号针头对穿刺点进行3次抽吸,均匀涂片4张紫黄后,将标本固定于乙醇内并予以巴氏染色。依据细胞核异形性分为0~6级,级别越高表示恶性程度越明显。取细胞涂片鼠抗TTF-1孵育后加入氧化物酶标记后的羊抗鼠IgG,DAB显色,每次实验选择阴性对照。50%以上的细胞产生定位清除的棕黄色颗粒,则为阳性。阳性细胞数量超过50%则为为强阳性,阳性细胞数量为26%~50%则为中阳性,阳性细胞数量为10%~25%则为弱阳性,无着色或阳性细胞数量在10%以下则为阴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甲状腺结节外观比较
治疗后患者的甲状腺结节外观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甲状腺结节外观比较[n(%)]
2.2 不同性质病灶体积变化
治疗后实质腺瘤、囊腺瘤体积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实质腺瘤、囊腺瘤体积治疗前后变化(±s) 单位:cm3
表2 实质腺瘤、囊腺瘤体积治疗前后变化(±s) 单位:cm3
病灶类型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 P实质腺瘤 50 3.12±0.21 1.81±0.52 16.518 0.000囊腺瘤 50 3.20±0.22 1.12±0.31 38.691 0.000
2.3 TTF-1表达变化
治疗后观察组TTF-1阴性表达率高于治疗前,弱阳性、中阳性、强阳性表达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TTF-1治疗前后表达情况比较[n(%)]
3 讨论
甲状腺结节常见的良性病灶包括腺瘤、囊腺瘤,且患者多为单发性[3]。应用超声技术进行检查,可有效明确结节性质、数量、形态以及大小,可为病灶定性提供依据[4-5]。我院采用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单发甲状腺结节,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的甲状腺结节外观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质腺瘤、囊腺瘤体积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认为,介入治疗通过抽尽囊液,可使病灶缩小,改善外观,另外可利用瘤内硬化使病灶生长受到抑制[6-7]。
TTF-1是甲状腺肿瘤常见标志物,是与间皮瘤存在联系的单克隆抗体,在间皮瘤内为强阳性表达[8]。临床指出,乳头状甲状腺癌以及滤泡甲状腺癌等患者均存在TTF-1过表达额情况[9]。我院研究得出,治疗后观察组TTF-1阴性表达率高于治疗前,弱阳性、中阳性、强阳性表达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对患者病情改善以及TTF-1表达有显著意义。超声引导介入疗法同时贴合当下微创治疗的理念,其安全性高,且经济性好,术后不易残留瘢痕[10-11]。因此,针对结节壁较薄且囊液清晰的患者,首选超声引导介入治疗,且一次注射大多可得到较好的效果[12]。若患者为混合型甲状腺病变,采用超声引导介入治疗,也可实现患者对外观美容的需求,且可抑制病情发展[13-14]。后续还需对乙醇剂量与疗效之间的联系展开研究,并明确超声介入治疗的远期疗效。
综上所述,对单发甲状腺结节患者开展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可有效改善结节外观,缩小结节体积,降低TTF-1阳性表达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