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有周围性眩晕的中青年偏头痛患者脑白质高信号的研究
2021-12-23崇立娟赵厚亮王文涛
王 伟,崇立娟,余 苗,赵厚亮,王文涛
(1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 江苏 徐州 221000)(2徐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4)
偏头痛是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中重度头痛,多发生于偏侧头部,常为搏动性,可伴恶心、呕吐、畏光和畏声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偏头痛已成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的致残性疾病。国外数据显示,偏头痛的全球患病率为11.6%[1]。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偏头痛年患病率为9.3%,女性年患病率达12.8%[2]。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头痛疾患是中国第8位致残性疾病,而偏头痛占到了头痛疾患的82.5%,高峰年龄在40~44岁[3],因此,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年龄选择为18~50岁。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而随着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技术不断发展与应用,神经影像学在探索偏头痛的发病机制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并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且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果[4]。很多研究显示偏头痛与脑白质损伤具有相关性[5]。而眩晕也是临床常见病症,与偏头痛二者可单独存在,亦可同时存在。周围性眩晕,即前庭周围性眩晕,包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性偏头痛、梅尼埃病及前庭神经炎等。目前,关于伴有周围性眩晕偏头痛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 WMHs)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基于MRI平扫对伴与不伴有周围性眩晕偏头痛患者的WMHs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周围性眩晕是否会增加WMHs的严重程度。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8年8月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经临床诊断为偏头痛患者。记录相关临床资料及影像资料,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居住地、病程时间(年)。纳入标准:年龄18~50岁;临床确诊偏头痛、相关指标完善;发病7天内完成了颅脑MRI检查。排除标准:①急性脑梗死、脑室周围或皮层下的软化灶、颅内占位以及其他临床明确诊断的脑炎、一氧化碳中毒、多发性硬化等累及脑白质的疾病以及图像质量不佳者;②肝、肾功能不全者;③患有颈椎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鼻窦炎、药物过度运用性头痛者。
1.2 研究分组
最终共纳入65例患者,男性12例,女性53例;年龄24~50岁,平均年龄(42.32±6.29)岁。按照有无周围性眩晕分为伴眩晕组(n=31)及不伴眩晕组(n=34)。
1.3 颅脑MRI检查及图像分析
采用GE Signa HD 3.0T磁共振扫描仪,扫描参数如下:轴位T1 FLAIR(TR 2 480 ms,TE 24 ms,层厚6 mm,FOV 24 cm×24 cm,矩阵320×256);T2WI FLAIR(TR 9 000 ms,TE 130 ms,TI 2 000 ms)。DWI采用单次EPI序列(TR 7 000 ms,TE 80 ms,层厚6 mm,FOV 24 cm×24 cm,矩阵 128×128,b=l 000 s/mm2)。
WMHs:是指在MRIT2加权序列(T2WI)、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T2-FLAIR)显示脑白质区域高信号改变,分为:呈点状、融合成片状的皮层下深部白质高信号(deep WMHs, DWMHs),呈细线样、帽状、晕状甚至可延伸至皮层下深部白质的脑室旁白质高信号(periventricular WMHs, PWMHs)。
记录各脑叶DWMHs的有无及个数、PWMHS的有无情况,应用ITK-SNAP软件测量WMHs体积。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经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以M(Q25,Q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伴眩晕组与不伴眩晕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的年龄分布尚无明显差异,均在42岁左右(P>0.05);无论伴与不伴眩晕组,女性患者均多于男性患者,两组间尚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居住地比较,伴眩晕组与不伴眩晕组城镇居民比例差异不明显(P>0.05),但伴眩晕组中城镇居民比例稍高。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伴眩晕组与不伴眩晕组WMHs检出率及分布比较
比较额叶、顶叶、颞叶以及额、顶颞叶总体DWMHs的检出率,伴与不伴眩晕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DWMHs病灶多发生于额、顶叶,且额叶多于顶叶;两组中PWMHs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均在90%以上(P>0.05)。见表2。
表2 两组DWMHs及PWMHs检出率及分布情况
2.3 伴眩晕组与不伴眩晕组WMHs病灶数量及体积比较
不伴眩晕组(34例):无DWMHs 4例;WMHs仅存在额叶14例、顶叶及颞叶均为0例,2例颞叶WMHs者同时存在与额、顶叶病灶(按病灶数目排序:额叶>顶叶>颞叶),在7例额、顶叶均存在WMHs中,6例额叶病灶数量多于顶叶。
伴眩晕组(31例):无DWMHs 5例;WMHs仅存在额叶21例、1例,颞叶0例;1例顶叶病灶数目多于顶叶、2例额、顶叶病灶数目相同。
PWMHs均表现为脑室前、后角旁细线样、帽状,两组中各有1例无WMHs。
从一定意义来讲,偏头痛患者WMHs主要位于额顶叶深部白质。
两组间DWMHs总个数及WMHs体积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将WMHs体积按照病程时间进行标化得到WMHs/y,伴眩晕组WMHs/y明显大于不伴眩晕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DWMHs总个数及WMHs体积
3 讨论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国内外均具有高的发病率、致残率,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偏头痛列为全球第三大常见疾病[6]。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神经影像学在偏头痛患者脑结构与功能方面的研究成为热点,有研究显示偏头痛患者存在脑白质损伤[7]。眩晕也是临床常见病症,同时发病率亦较高,其中以周围性眩晕更多见,大概占到75%[8]。眩晕常与偏头痛共病,那么二者共病是否会加重WMHs的损伤成为了本研究的重点。
本研究两组的年龄分布尚无明显差异,均在42岁左右;无论伴与不伴眩晕组,女性患者均明显多于男性患者,这一结果和YAO C Y等[3]的研究结果一致,而国内有关于6 056例住院眩晕病例的研究发现住院患者发病年龄在50~59岁占比最大,仍以女性多见[8]。考虑到个体对痛觉感受的差异,而这又与个体所在生活环境、受教育程度、文化背景等有关,但由于本研究是回顾性分析,部分资料缺失,因此仅纳入了患者聚居地这一指标,比较了农村与城镇患者所占的比重,结果发现伴眩晕组与不伴眩晕组城镇居民比例差异不明显(P>0.05),但伴眩晕组中城镇居民比例稍高,这可能与城镇居民对痛觉稍敏感,就医环境相对农村好有关,尚需进一步研究论证。
从WMHs分布及数量来讲,本研究发现无论伴眩晕组还是不伴眩晕组偏头痛与DWMHs关系更大些,而与PWMHs关系不大;两组均好发于额、顶叶,以额叶为著,这一结果与国内、外研究结果一致[7,9],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WMHs病灶的数量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其严重程度。将两组WMHs体积进行比较,发现无显著性差异。考虑到患者就诊时病程长短不一,且有文献报道WMHs严重程度与病程长短有关[10]。因此,本研究按照病程时间(单位:年)对WMH体积进行标化,发现伴眩晕组WMH/y明显大于不伴眩晕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周围性眩晕与偏头痛共病时能够加重对WMH的损伤。
综上所述,无论伴与不伴周围性眩晕的中青年偏头痛患者均以女性多见,常累及额叶深部脑白质;周围性眩晕与偏头痛共病时可能会加重对WMHs的损伤。患有偏头痛的患者、特别是伴有眩晕的偏头痛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积极预防并干预以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有很多临床指标未收集到,如与偏头痛发作相关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疼痛等级、发病侧等,且样本量较小,有待前瞻性、大样本、多中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