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2021-12-22黄宝林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46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高中语文语文教学

黄宝林

摘要:高中语文课堂是开展德育教学的主要阵地,而且德育因素,对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如何在日常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的渗透,已经成为新的形势下每一位高中语文 教师必须重新审视和深入探讨的问题,对此本文作者從高中语文教师要仔细研究新课标,明确德育的要求与标准;高中语文教师要认真研究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 的传统美德;高中语文教师要注重研究学生的思想,了解学生的思想方式。在高中语文课堂渗透德育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深入研究语文知识,真正挖掘其中的德育元素,组织不同形式的语文授课形式,真正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思考、感悟,促进他们思想境界的提升,获得良好高中语文德育教学效果。在进行本文的论述中,笔者主要从开展高中语文德育渗透的意义以及具体的策略两方面进行此部分内容的论述,充分发掘教 材中的审美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观;高中语文教师要善于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向善热情几个方面做了详尽的阐述.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教学策略

立德树人是教学的根本目的。在开展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文尝试外,更为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侧重从学生的心理、价值观、思维方式等多个角度进行德育方面的教学,真正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促进高中语文德育高效课堂的成功构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从如下两大方面入手:

一、开展高中语文德育渗透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众所周知,高中生处在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教师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另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他们思维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真正从更多的视角看待相应的问题,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高中语文教师为了更为高效地进行相应的德育教学,可深入研究相应的教学内容,并结合具体内容的特性、学生的实际语文学习水平以及心理,灵活设置相应的授课模式,并在课堂上调整相应的教学节奏,注重课堂教学的生成性,真正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提升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

(三)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

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相应语文德育内容的授课,让他们真正吸收优秀的中华文化,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真正让他们成为价值观正确、综合素质高以及思想道德高尚的学生,真正满足新课程的教学要求。

二、开展高中语文德育渗透的策略

(一)深入挖掘教材,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爱国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养,也是一个国家凝聚力的集中体现。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深入挖掘教材,即真正挖掘其中爱国元素。与此同时,教师可通过讲授这些文章的方式,让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促进高中语文德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以《沁园春·雪》为例,在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从多种方式入手进行相应的授课,让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对文本背后情感的认知,促进他们爱国情感的形成。在此部分内容的论述过程中,教师注重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整体感受此首诗。教师带领学生整体阅读此首诗,让他对该首诗形成整体性的认知。其次,展示此首诗的背景。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此首诗的背景,并注重与学生进行互动,让他们更为深入地理解此部分内容。最后,开展交流。在具体的交流过程中,教师注重让学生从爱国的角度思考此部分内容,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背后的作者情感,使他们真正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的深厚情怀,促进学生爱国情感的形成。

(二)充分运用教学内容背景,促进学生达观精神的塑造

在开展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到语文学科与德育教学的最佳渗透点,将德育渗透到语文学科教学之中,构建启发渗透式课堂德育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同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为全面地了解作者的人生境遇,加深学生对相应文本背后情感的理解,可从不同的角度展示文章的背景,并在此基础上组织不同形式的高中语文授课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真正深入进行相应语文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更为全面地理解相应的文章内容,促进他们达观精神的塑造。

以《赤壁赋》为例,为了真正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达观精神,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授课中,教师使用多媒体展示此首赋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在被贬后写下的此首诗。与此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尝试换位思考,即让他们站在作者的角度进行相应内容的解析,真正使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相应的作者情感,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塑造。在实际的德育课堂上,教师重视与学生互动,并结合他们的语文学习表现进行相应的指导,真正促进学生达观精神的塑造。在此,教师展示一位学生的思考成果。学生一说:“在漫漫人生长河中,我们渺小得像是沙漠中的一粒沙子,也终究会走向灭亡。我们唯一能够知晓的是,活着的意义,真正在生活中经历历练,不断成长,并真正懂得感谢磨难。”通过充分运用教学内容背景,教师让学生更为全面地认知相应的内容,并从作者的角度进行相应文章的解读,促进学生达观精神的形成,提升整体的高中语文德育教学质量。

(三)采用情境教学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由于个人思维的局限性,导致他们不能更为全面地理解相应的内容,学生无法真正体会到古诗词的美。针对这种状况,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采用相应的情境教学方式,真正布置相应的情景模式,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古诗词的独有之美,促进他们审美能力的提升。

以《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为了提升学生的古诗词的审美力,教师使用多媒体营造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融入其中的情境中,并真正感受情境的独有之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如下的句子:“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与此同时,教师让学生结合实际的文章内容进行相应的赏析,真正让学生在意境赏析的过程中感受古诗的独有之美,并分析古诗词中字词的运用技巧,促进他们综合审美能力的提升。

(四)开展阅读分享会,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

一本好书像是一个良師益友。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定期组织学生阅读相应的文章,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分享空间,让学生真正运用个人的多种体验进行相应文字的解读,真正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塑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重点论述一位学生的思考成果。学生二说:“我分享的是《基督山伯爵》。这部书主要讲授的是一个年轻人在风华正茂的年纪受到他人陷害,并被捕入狱。在此之后,这个主人公并未真正放弃,在智者的帮助下,主人公逐渐获得多种能力的提升。通过阅读这个故事,我加深对‘希望’和‘等待’的认知。因为在时机不成熟时,我们唯一采取的方式就是等待,并始终在心中充满热忱。”通过运用阅读分享会的形式,教师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分享,促进他们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三、结语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话在现在的教育教学中已经很难被落到实处了.特别是高中教学一味地追求升学,让我们对学生的德育培养有所不足,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观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作为一名高中的语文教师有责任在日常的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渗透。语文教学不但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使命,同时还承担着培养学生道德意识、民族精神以及价值观念的历史责任。教师要重视德育,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德育渗透,切实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在开展高中语文德育渗透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构建德育内容与高中语文知识的衔接点,并注重构建符合学生认知的授课模式,使他们真正融入相应的场景中,鼓励他们去感悟,去分析,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构建,提升高中阅读德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唐俊安.化知为德——试论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5(2):39-40.

[2]杨慧颖.试析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018):184.

[3]袁竹霞.随文潜入心润物细无声——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12):4.

[4]欧阳琦云.以文之道润物无声——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强化德育渗透问题的再思考[J].语文知识,2016(021):45-46.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高中语文语文教学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