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改革路径

2021-12-22王素荣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46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教学改革初中数学

王素荣

摘要:在当前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与教学的融合成为众多教师研究的重点所在。对初中数学教学来讲,教师在教学中引入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利于丰富教学内涵,改善当前的教育教学现状,使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并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认知,进而深化教学改革。本文就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并针对二者融合中可能存在的限制性因素进行分析,对此提出有效改革措施,从而推动教学发展,促使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研究

立德树人是一个极具文化底蕴的概念,充分把握立德树人的概念内涵对于学科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十分必要的。“立德”具体指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同时也是人才的培养的重要基础,“树人”指向的是人才培养目标,当代教育重要任务是培养人、塑造人才灵魂,是“如何培養人”和“培养什么人”的根本解答。在此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思维、认知构架,帮助学生树立发展理念。不过在二者融合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限制性因素,如教师的教育理念落后、融合不彻底等情况,导致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应用价值难以被充分发挥,因此教师需要围绕这些限制性因素,落实改善措施,借此来改善教学现状,深化数学教学改革。

一、立德树人下改革数学教学的必要性

(一)顺应教育改革的发展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更多的教育理念被引入到教育教学中,其中对教学影响较大的是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以其深刻的内涵,为教师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同时,在素质教育下,教育部门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当代教育需求,围绕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开展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从而丰富教学内涵,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认知。对初中数学教学来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入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并挖掘教学中涵盖的教育元素,是积极顺应当前素质教育时代发展的体现,课堂教学也进一步实现改革。

(三)构架初中数学教学的全新格局

对初中数学教学来讲,教师转变自身的育人理念,侧重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融合,利于教学与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协同发展。目前,初中数学教师明确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开展有效教育活动是现代化人才培养之本,也是实现教育改革下全新教育目标的关键举措,同时为了满足学生综合化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开始在教学中围绕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引入全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融入,利于初中数学教师打造有内容支撑、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教育教学体系,且思政教育内容凭借其丰富的内涵,并进一步实现知识教育与认知教育融合的目标,构架数学教学的全新格局。

二、初中数学教学融合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存在的限制性因素

结合目前一些初中数学教师围绕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开展教学活动的情况来看,虽然目前思政教育元素已经成为初中学校发展自身教育水平、改良教育教学现状的关键要素,且在多元文化的催生下,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新时期育人协同工作的开展。不过在二者融合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限制性因素,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与教学的融合。首先,一些教师未顺应教育时代的发展,其教育理念相对落后,在教学中单一地认为思政教育理念的内涵在于“德育教育”,其应开设独立的课程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其落后的育人思想,导致立德树人教育思想与教学难以结合。其次,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与数学教学的融合并不彻底。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呼吁下,更多的教师开始转变自身的育人思想,积极在教学中引入并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不过因其自身对全新教育思想的理解并不透彻,导致立德树人教育思想与教学难以充分结合,既定的教育目标难以实现。

三、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改革对策

(一)教师转变育人思想,充分融合立德树人理念

对立德树人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来讲,教师育人思想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改革的进度。因此,在全新的教育时代,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顺应教育时代的发展,重视立德树人教育思想与教学的融合,从而改善当前的教育教学现状,丰富教学内涵。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需要对全新的教育背景和理念进行解读,寻找教学内容、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和全新教育理念之间的契合点,以此来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同时,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把控学生的主体性,要充分体现教师自身的引导价值,从而保证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发展。

例如,在同底数幂乘法应用教学中,笔者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结合德育教育理念开展了教学活动。本节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并可以借助所学的知识尝试自主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条理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其体会数学文化的内涵,使其树立创新意识等。在教学中,笔者引出了围绕德育理念、立德树人思想的案例:我国成功发射的捷龙一号运载火箭以“一箭三星”的方式将三颗人造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枚火箭的发射开启了我国航空航天领域的新篇章,现假设捷龙一号的飞行速度为104/s,则它飞行105秒一共飞行了多少米?这一问题不仅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存在密切联系,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民族自豪感,极具内涵。在教学中引出这一问题后,笔者引导学生列出算式,随后通过让他们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深刻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法则。这样,教师在立德树人教育背景下转变自身的教育思想,利于丰富教学内涵,改善当前的教育教学现状,切实拖动教学发展。

(二)挖掘教学中存在的立德树人思想

为了进一步实现立德树人下的教育目标,笔者认为教师要重视教材中德育内容的挖掘。初中数学教材在编排过程中会考虑到多项因素,教学知识不仅要涉及学生知识的掌握,同时也需要重视学生认知的掌握和多元素养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合理运用这些内容,围绕立德树人的内涵,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同时,为了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借助全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加入学习过程,从而提升教学实效,确保教育效果。

例如,教材中有很多需要学生了解的数学文化知识,因此教师可借助这些内容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认知。如,我国有名的数学典籍《九章算术》中最早提出了关于正负数的概念和运算定则,这些内容使得我国的数学领域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我国数学家熊庆来、陈景润等的研究成果居于世界前列,为数学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通过这些融入民族情怀内容的讲解,可以逐步建立并完善学生的价值理念体系,促使学生综合素养以及意识的发展。再如,在讲解“直角三角形”相关内容时,笔者为学生讲解了我国治水英雄大于巧妙运用直角三角形的邊角关系解决工程难题的案例,借此来拓展学生的视野,并借助全新的内容,发展学生的应用理念,教学效果极佳;在反比例函数教学中,考虑到学生之前学习了坐标系和函数的含义,因此笔者将x轴比作“学习懈怠时间”,将y轴比作“学习成绩”,随后随机为学生指出x和k上的数据,让学生计算y值,学生对反比例函数中的k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这一案例的提出也激励学生认真对待学习,并逐渐建立学生的学习自信。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寻找涵盖的德育元素,并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利于丰富数学教学内涵,从而构架全新的数学教学体系,促使学生综合能力以及多元化认知的发展。

(三)围绕立德树人理念,开展有效教育教学活动

在立德树人理念下,教师结合全新教育理念的内涵开展教学活动,利于学生综合素养以及能力的发展。为此教师在挖掘德育教育内容的基础上,需要借助有效的教学方式,构建精品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感知中树立正确价值认知。例如,在《图形的变化》教学中,笔者结合思维导图和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内涵,开展了极具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学生在本节知识学习之前,已经初步把握了图形变化的基本类型,有平移、轴对称、翻折等,在带领学生复习这些知识之后,笔者带领学生从定义、要素、性质等几个角度让学生思考图形的几个要素。随后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笔者将学生分析,使其在小组内分析变化图形对应点连线的大小、位置关系,并让他们根据变化的性质将其归类,归为全等变化和不全等变化,这样可以为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保障。在课堂的最后,笔者带领学生总结出图形的变化实际上是由实物变化抽象而来,图形的变化实质上是组成图形上点的变化。通过这样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方式,将图形变化这一知识体系化,并充分体现出全新教育理念和思维导图的应用价值,进而引导学生将各个相关的基础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利于学生知识的复习以及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完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

在全新的教育视角下,数学教师为了体现出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引导价值,同样需要完善教育评价机制。传统的教学评价过于单一,主要是教师结合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其评价,不过此种方式并不利于学生及时把握自身的学习情况,且他们的综合素养也难以提升。为此教师需要从多角度、深层次入手,结合学生的基本认知情况、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学习过程等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学习薄弱点,并逐步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和价值认知,促使学生多元化发展。同时,为了确保后续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评价情况,将教学内容进行完善,以此来确保后续教学的有效性,确保教学改革。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顺应时代发展,侧重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与教学的融合,利于丰富教学内涵,推动教学发展。为此,结合教育改革需求以及教育现状,初中数学教师要转变自身的育人思想,重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解读,并借助有效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进而提升育人效果,实现学生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穆广龙.基于立德树人理念的初中数学教学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6):26-27.

[2]孟伯谨.做好教学衔接  培养数学情愫——“初中数学第一课”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20(35):65-67.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教学改革初中数学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