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建构能力的策略

2021-12-20牛崴葳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古诗文建构诗词

牛崴葳

古诗文是一个富有民族色彩的古典世界,是文学、艺术的中国特色,是滋养中华民族成长的宝贵精深营养。语文教学是发扬与传承这一文化的重要阵地。古诗词教学对小学生的文化熏陶是无可替代的。

一、培养语言建构能力的关键是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

创设情境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走进古诗词,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通过语言文字传递的思想与文化,而创建出的一种真实的情境。一般可以通过音乐的渲染以及图画的展示等,更加生动的表现出诗词创作的具体生活情境,给人更多的启发,触动学生的心灵感受,让学生更加理解诗人的情感和生活处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理解是建构与运用的基础,通过理解去体会古诗文中的语言特点和风格,为深入解读古诗词做好准备。比如在进行《望天门山》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对诗仙李白作品的解读以及对诗人的孤独落寞的心情的理解有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开课伊始,我使用课件为学生呈现天门山的图片与视频,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走进天门山。在图片的选择上,侧重那种云雾缭绕,隐隐约约的,一峰孤立的图片。从视觉上给学生形成孤寂、落寞、高处不胜寒之感。再如《题西林壁》一课设计了读诗,画诗的环节,在画与交流的过程中,体会横看、侧看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视角,让学生在交流与讨论中,体会“岭”与“峰”的不同。从而深入理解远近高低各不同所表达的意味。

二、语言建构能力需要在多向互动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往的互动多以师生互动,生本互动为主。常走“作者介绍——自读一遍——齐读正音——解释一遍——再齐读——要求背诵”的老路子,时间短,目标集中,重记忆轻朗读,重背诵轻品味,形式单调,学生主动思考不足,理解单一,使得古诗词教学枯燥无味,导致一些学生对古典诗词敬而远之。因而就需要实现多项互动(包括师本互动、生本互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师本互动指教师在解读教材时,要把短诗读长,跳出古诗,看文化,看语言。如备课时需要查作者的生平,查写作背景等等。生本互动应分为课前互动、课上互动。课前互动是指学生以预习单为载体,要求学生课前精心准备,未雨绸缪。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三、设计与学习目标相吻合的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提升学生语用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識,提高能力。”作为语文教学内容重要之一的作业,优化其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丰富课余生活、发展独特个性,如将古诗改写成小散文、发挥想象进行创作小诗或综合运用——利用节假日办小报等等。

四、通过大量的古诗词诵读,丰富学生的语感,提升鉴赏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可见,诵读是感悟品味诗词的前提,只有通过反复诵读,读出它们内在的或激昂或低婉的音韵,才能体悟出诗词的意蕴内涵。要让学生在诵以读悟美,以读传美,并结合个人的体验、想象、思考,调动自己的信息贮存,予以再创造,从而获得美感的享受。

那么何时读,怎么读呢?

1.苏东坡说“三分诗七分读”,诗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见

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早读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读。如诵读、师生交互读、配乐吟唱等。学生在朗读诗词前应掌握诗词的写作背景和语言环境,把握作者流露的爱憎感情的基础上准确安排诵读的抑扬顿挫、节奏的快慢和气势的强弱,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历其境的艺术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知识、能力、人格、审美、文化等综合素养。

2.充分利用文化类电视节目,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目前,很多古诗词鉴赏类书籍、综艺节目,在我国大受欢迎。这些文学形式旨在倡导国人学习古诗文、积累古诗文、欣赏古诗文、传承古诗文,铸就民族精神,提升民族自豪感,塑造民族文化素养。让学生在观看节目的同时,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3.抓住“诗象”,在融情想象中悟情,加强实践,增强语感

“一切景语皆情语”。意境是主观的情意与客观的自然景物或生活画面相融合的艺术境界,它能引发读者的形象,并使读者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如讲授《诗意春色》一课时,让他们大胆的展开想象,说一说在读完诗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春景图?随后,教师通过图画、音乐、多媒体、语言描述等手段把学生带进诗人所创造的意境之中,让他们去认识、鉴赏、创造古诗的意境美,陶冶情操,增强语感。

总之,教学有法,贵在得法。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合理的运用以上策略,既能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理解古诗词的能力,又能在厚积薄发中提高学生语言的建构和运用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华传统的经典作品中汲取营养,来滋养自己的生命之树。当然,“语言建构”是一个新提出的教学目标,牵涉到许多认识上和技能及操作上的问题,本文难免挂一漏万。我们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讨、研究,认清其实质,才能摸索、总结出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猜你喜欢

古诗文建构诗词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诗词书法作品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诗词篇】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