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在H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脂肪斑块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1-12-20李伟峰刘惠钦范月辉李献军
李伟峰,刘惠钦,范月辉,李献军,梁 洁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四病区,石家庄 050000)
H 型高血压是指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症的原发性高血压。H 型高血压是一种慢性心血管疾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渐渐严重,高血压发生率日趋上升[1]。临床上高血压常伴有较多的并发症,其中导致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高[2]。当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易导致颈动脉脂肪斑块的出现[3]。颈动脉斑块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血管病变,表现为血流阻力升高、血液黏稠度升高以及颈动脉内脂质堆积、血液流动性出现减弱以及颈动脉壁出现增厚等[4]。超声波治疗属于一种无创治疗的技术,渐渐在血管性疾病的治疗中得到应用[5]。但应用在H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脂肪斑块治疗的研究还较少见。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波在H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脂肪斑块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 年5 月至2020 年5 月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H 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脂肪斑块患者118例,纳入标准:均符合对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6],并经我院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颈动脉脂肪斑块。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严重心脑血管受损者;②合并血液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者;③合并过敏性疾病者;④在妊娠期及哺乳期者;⑤对本研究的治疗不耐受或抵抗者;⑥资料不齐全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常规治疗组与超声波组,每组59例。常规治疗组中,男35例,女24例,年龄52~74 岁,平均(62.8±8.4)岁;超声波组中,男26例,女33 例,年龄53~74 岁,平均(63.5±7.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组患者进行常规降压、降血脂治疗: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1次/d,30 mg/次,晚饭30 min后吞服。口服阿伐他汀(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819,规格20 mg)进行降血脂治疗,每次剂量选择以20 mg 进行治疗,睡前口服,治疗6个月。超声波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进行超声波治疗,超声波以838B-M-C-Ⅱ型超声波治疗仪(深圳圣祥高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治疗,超声输出频率设定为800 kHz,将超声强度设定为0.75~1.25 kW/cm2,患者以仰卧位进行治疗,在颈动脉斑块附近及基底动脉走向处将探头分别放置在其中,每天治疗2次,且每次持续进行共30 min,以10 d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为间隔1周后进行,共连续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血压水平检测
采用标准水银柱血压测量仪测量所有患者右侧手臂上部肱动脉血压,5 min 1 次,在患者同一手臂、同一时间以及体位的血压测量,共进行3次并提取其平均值。
1.3.2 血脂及Hcy水平检测
在患者治疗前后采集静脉血5 mL,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指标及Hcy 水平测定,其中TG、LDL-C、TC及Hcy水平试剂盒购自日本协和公司,RANDOX质控血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日本OLYMPUS 2700型,结果使用电脑处理并进行计算。
1.3.3 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检测
将血浆分离后,离心半径10 cm,离心10 min,进行3 000 r/min,置于-20 ℃下进行保存待测。应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D-D、FIB水平进行检测,全部患者均由我院高资历医师进行检测,仪器为美国贝克曼ACL TOP700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
1.3.4 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直径、斑块积分及心率检测
以IE33 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颈动脉情况进行检查,患者取平卧位进行检查,诊断结果由两位技术人员作出,以二维法对患者IMT、斑块直径、斑块积分及心率进行检测。仪器购自飞利浦公司,探头频率为3~11 Hz 进行扫查。同时对斑块进行Crouse 积分[7],0 分说明无斑块,1 分为存在1 处斑块,斑块厚度低于2.0 mm,2 分为存在2 处斑块,斑块厚度均在2.0 mm左右,3分为存在2处斑块,其中1 处斑块厚度超过2.0 mm,4 分为存在2 处斑块,且斑块厚度均超过2.0 mm。
1.3.5 疗效标准
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血压、血脂水平恢复正常,颈动脉斑块消失;有效:血压、血脂水平明显改善,颈动脉不稳定斑块转为稳定斑块,或颈动脉稳定斑块消失;无效: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无改善,颈动脉稳定斑块未消失,或出现新发斑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对比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超声波组舒张压及心率均显著降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比较 ,n=59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比较 ,n=59
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bP<0.05。
2.2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变化情况
治疗后,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超声波组TC、TG及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n=59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n=59
与治疗前比较,aP<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bP<0.05。
2.3 两组患者D-D、FIB及Hcy水平比较
治疗后,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超声波组D-D、FIB及Hcy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D、FIB及Hcy水平比较 ,n=59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D、FIB及Hcy水平比较 ,n=59
与治疗前比较,aP<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bP<0.05。
2.4 两组患者IMT、斑块直径及斑块积分比较
治疗后,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超声波组IMT、斑块直径及斑块积分均显著减小(P<0.01),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MT、斑块直径及斑块积分比较 ,n=59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MT、斑块直径及斑块积分比较 ,n=59
与治疗前比较,aP<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bP<0.05。
2.5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超声波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2.6 治疗前后颈动脉内—中膜超声图
治疗前H 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脂肪斑块患者颈动脉形成粥样斑块(箭头所指),治疗后H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脂肪斑块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下降至正常水平,见图1。
图1 治疗前后颈动脉内—中膜超声图
3 讨论
当血压长期的升高能够导致动脉粥样发生硬化,而高血压疾病是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主要原因[8-9]。颈动脉斑块是引发脑梗死的重要原因,当斑块脱发生落,易导致血管内出现栓子,进而造成血管阻塞以及脑组织血流灌注出现不足,使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反应,形成梗死灶[10]。临床常用的治疗颈动脉板块的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有研究表示,药物治疗颈动脉板块临床疗效并不十分理想。常用的治疗颈动脉板块的外科手术包括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支架植入术等,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是外科手术治疗为有创操作,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治疗安全性并不理想。超声波主要向颈动脉斑块发射超声波进行治疗,以高频振荡效应对颈动脉斑块进行消融[11]。同时,超声波能够对患者进行温热效应及理化效应治疗,温热效应能够对颈动脉内建立起良好侧支循环进行促进,而理化效应能够对患者的神经元进行激活,从而帮助患者的脑细胞提高携氧能力[12]。有研究表示,超声波治疗具有溶栓、消退斑块的效果,且对患者组织损伤具有一定选择性,不会对患者正常血管造成伤害。
在患者出现高血压后,其肾脏为受损伤的靶向器官之一,血压水平的升高与肾损伤发生发展呈正相关关系[13]。血压因素是高血压患者重要的危险因素,因此在临床上对高血压患者治疗常以降血压为主。当高血压患者出现心率异常,易导致患者出现心血管不良情况,影响到治疗效果[14]。本研究结果显示,在降压、降血脂治疗基础上采用超声波治疗的H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脂肪斑块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水平出现一定程度下降,其原因可能是硝苯地平缓释片具有抑制机体血压水平的药理作用,同时采用超声波治疗能够改善H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脂肪斑块患者颈动脉损伤,治疗效果显著。
机体血压与血脂水平变化密切相关,而血脂水平异常与机体颈动脉脂肪斑块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改善血脂水平是治疗颈动脉脂肪斑块的关键[15]。相关研究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血脂异常有密切联系[16]。长期高血糖可显著影响血脂代谢,使血清中TG 等水平升高,形成高脂血症,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17]。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在降压、降血脂治疗基础上使用超声波治疗的H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脂肪斑块患者TC、TG、LDL-C水平出现明显下降,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能够有效调控机体血脂水平,同时采用超声波治疗,能够起到消融患者动脉硬化粥样体、促进脂肪斑块溶解的作用,从而抑制患者血脂水平,从而发挥治疗效果。
FIB 是在肝脏中进行合成的血浆糖蛋白,通过凝血酶作用,该蛋白转变成FIB,继而交联成纤维蛋白,参与血栓的形成[18]。因此,当FIB水平升高则表示患者血液在高凝状态。D-D为凝血过程中纤维蛋白交联后降解所形成的一种FIB降解产物。当D-D水平升高,说明患者凝血功能及纤溶系统得到激活。在H 型高血压中,明显表现出Hcy 与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相关[19]。同时,Hcy 能够使血管内皮细胞出现毒性作用,使得血管细胞发生代谢紊乱,进而导致内皮细胞出现凋亡[20]。本研究结果显示,在降压、降血脂治疗基础上使用超声波治疗的H 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脂肪斑块患者D-D、FIB、Hcy 水平出现明显下降,说明该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能够有效改善H 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脂肪斑块患者高凝状态及凝血功能,可能是因为使用超声波治疗能够降低善H 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脂肪斑块患者血脂水平、促进患者血栓溶解。
IMT 已作为反映患者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常用替代指标,被成为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途径得到广泛的应用[21]。IMT增厚为颈动脉脂肪斑块的早期征象,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预测性。颈动脉出现斑块及硬化是出现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病理基础。相关研究显示,大部分脑血管疾病异常是颈动脉粥样斑块硬化导致患者斑块破裂继发血栓所导致[22]。本研究结果显示,在降压、降血脂治疗基础上使用超声波治疗的H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脂肪斑块患者的IMT、斑块直径、斑块积分出现明显下降,说明该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对H 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脂肪斑块患者病情恢复有明显的效果,究其原因,在降压、降血脂治疗基础上使用超声波治疗,能够发挥降血脂、消融脂肪斑块的作用,对患者病情恢复、预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在降压、降血脂治疗基础上使用超声波治疗对H 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脂肪斑块患者治疗,能够抑制患者病情进展及高凝状态,改善患者血压、血脂水平及凝血功能,改善患者斑块情况,为H 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脂肪斑块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杂志排行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的其它文章
- miR-508-3p靶向AFF4/TGFβ1信号通路调控人牙髓细胞分化的机制研究*
- 腹壁剖宫产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为透明细胞癌1例*
- 急性心肌梗死与2型糖尿病相关差异基因的GEO芯片分析*
- Effect of curcumin on palmitic acid-induced apoptosis and steroid production of ovarian granulosa cells by inhibiting HMGB1-mediated autophagy
- 白藜芦醇对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IHH4细胞恶性生物学特征及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
- 金丝桃苷对糖尿病肾病大鼠TGF-β1/smad通路及肾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